【餘東海】讓權力行於禮台上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21-10-18 02:46:04
標簽:權力、禮台
餘東海

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讓權力行於(yu) 禮台上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九月十三日己亥

          耶穌2021年10月18日

 

儒眼看台灣,民有民權,值得肯定;官無官威,令人遺憾。所謂漢官威儀(yi) ,就是官威的古典標準。官威來源於(yu) 權威和德威的統一,兩(liang) 者缺一不可。台灣政府和官員,權威和德威皆不足,根本原因在於(yu) 主體(ti) 文化、指導思想不佳。現代漢官威儀(yi) ,也隻有儒文化和新禮製才能提供,非自由主義(yi) 和民主製度所能,遑論三民主義(yi) 。

 

三民主義(yi) 導致民粹,破壞官威,自由主義(yi) 亦不利於(yu) 官威的養(yang) 成。我不太認同“把權力關(guan) 進籠子裏”的說法,就是因為(wei) 被“關(guan) 進籠子裏”的權力缺乏應有的尊嚴(yan) 。權力當然應該得到製約,但製約權力不應該以敗壞官員的尊嚴(yan) 和威嚴(yan) 為(wei) 代價(jia) 。

 

注意,官威與(yu) 民權不矛盾,而且相反相成。官有威嚴(yan) ,可以更好地維護良好的秩序,維護民眾(zhong) 的權利和利益。官威與(yu) 主權在民也不矛盾,就像古代西席,請不請,“主權”在主人;請來了西席,就要居之於(yu) 賓師之位,給予相應的權力和相當的尊重。同樣道理,官員獲得授權之後,其權力即具有合法性和尊嚴(yan) 性,就應該獲得上司下屬的禮敬和民眾(zhong) 的基本尊重。

 

東(dong) 海多年前就倡導,讓權力行於(yu) 禮台上。隻有禮樂(le) 製度提供的禮法並重的禮台,才能把對權力的製約和對官員的尊重圓滿地結合起來。特附兩(liang) 篇關(guan) 於(yu) 禮台的隨筆於(yu) 左。2021-10-14餘(yu) 東(dong) 海於(yu) 邕城青秀山下獨樂(le) 齋

 

附一、把權力尊在禮台上

 

民主政治是“把權力關(guan) 進籠子裏”,儒家則是要把權力尊在禮台上。當然,官員不被當作籠獸(shou) ,並非無製約。這個(ge) 禮台是指禮製,禮樂(le) 刑政兼備,禮法雙重邊界,意味著權力受到禮法雙重製約。

 

尊在禮台上的權力具備三重合法性。以儒立國,傳(chuan) 承道統,具有天道和傳(chuan) 統的合法性;以民為(wei) 本,為(wei) 民所授,具有民意合法性。其次,權力必須為(wei) 民所用,合禮合法地使用。這樣的權力,理應受到人民的崇敬服從(cong) 和國家的禮待。

 

這樣的禮台,既保障民眾(zhong) 應有的自由,也維護政治和道德相應的尊嚴(yan) 。民有民的自由,言論自由、信仰自由、沒有恐懼沒有匱乏的自由都不容侵犯。相反,官員有責任保護之。

 

同時,官有官的尊嚴(yan) ,也不容隨意冒犯。相反,人民應該維護之。官員的尊嚴(yan) 來源於(yu) 權力的合禮合法和官德的公正廉明。換言之,官威由權威和德威相輔相成。

 

教師說錯話,有師規;官員說錯話,有官紀,政府都可以管。唯獨民眾(zhong) 說錯話,政府不能管。相反,政府應該維護民眾(zhong) 的言論自由。對民眾(zhong) 不能高標準嚴(yan) 要求,不能要求民眾(zhong) 眾(zhong) 口一詞,群言一致,不能要求民眾(zhong) 言論合理觀點正確。對於(yu) 民眾(zhong) 的非禮、錯誤的言論,政府隻能以加強文化教育、道德啟蒙對治之。

 

侵犯、剝奪庶民的言論自由,是特別非禮惡劣的行為(wei) ,卻是古今中外極權主義(yi) 的通病,也是mb持之以恒的惡習(xi) 。這個(ge) 問題在儒時代必須、也必將得到根本性解決(jue) ,以法律的形式有效保護民眾(zhong) 應有的權利和自由,讓政治文明起來,讓社會(hui) 煥發新的活力和生機。

 

未來中華元首的產(chan) 生,程序大致如下:先由文化群體(ti) 共同推舉(ju) 出幾個(ge) 候選人,繼由政治群體(ti) 從(cong) 中選擇一人試用,期滿後全民表決(jue) 。得票數高於(yu) 一定的百分比則正式登基,若不合格則重新推選試用。試用期可以三年,執政期則可以二三十年。

 

關(guan) 於(yu) 政治文化群體(ti) 和候選人的資格認定,試用者、即攝政者的德行要求,精英選舉(ju) 和民眾(zhong) 認同的票決(jue) 辦法,屆時自會(hui) 出台各種詳細具體(ti) 的規定。對於(yu) 候選人和攝政者,民眾(zhong) 沒有選舉(ju) 權,但有否決(jue) 權。民意基礎沒要達到一定標準,攝政者不能正式登基,隻能退下讓賢。

 

論主權,人民最大,元首正式登基,須經全民同意;論治權,元首至尊,在禮製框架內(nei) 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尊嚴(yan) ,全體(ti) 官民禮應尊重遵從(cong) ;論教權,儒家最高,天子和官民都要接受中道教育。

 

對於(yu) 未來中華憲政、禮樂(le) 製度和元首產(chan) 生,東(dong) 海隻是進行了一些思想性、原則性、框架性的設想,供體(ti) 製內(nei) 外、海內(nei) 外有識有誌之士參考。具體(ti) 憲法條文、製度架構和選舉(ju) 辦法如何,於(yu) 上古禪讓製、曆代君主製、西式民主製和現行黨(dang) 主製具體(ti) 作何吸收繼承,現在言之過早也。餘(yu) 東(dong) 海作於(yu) 2018-4-19,集於(yu) 2019-11-26

 

附二:關(guan) 於(yu) 台灣

 

蔡總統帶著執政黨(dang) 走上街頭,是台灣政壇一大奇觀和笑話,也是政治民粹化的一個(ge) 碩果。對台灣政治和領導人,我既有所肯定又頗多不以為(wei) 然。蔣經國、李登輝、馬英九都不咋地,遑論蔡英文。

 

記得多年前在廣州與(yu) 幾個(ge) 朋友閑聊,說及台灣。我說台灣民主政治品質不高,馬上被秦暉打斷,論斷我受了黨(dang) 國宣傳(chuan) 的影響,不了解台灣實際情況。我立即住口止語,旁觀他們(men) 的熱烈。這類膚淺浮泛、浮在水麵而自以為(wei) 是的討論爭(zheng) 鳴,除了打發時間和聊博一笑,毫無意義(yi) 。

 

民主當然好於(yu) 極權,但民主並不意味著製度的最優(you) 和曆史的終結。它不但可以精益求精,補苴罅漏,還應該逐步超越,追求禮法並重。此非秦暉輩所能理解也。由於(yu) 三民主義(yi) 的不良影響,台灣民主天生具有民粹化傾(qing) 向,民意一重獨大,政府權威不足。此更非秦暉輩所能理解。

 

對於(yu) 權威,既要警惕,又不宜一味去權威化。儒家主張權威以德威為(wei) 基礎。我早有微博《官威》言:“官有官威,官威離不開權威,更離不開德威。德威一詞出自《尚書(shu) 》,原義(yi) 是以德行威。《呂刑》:“德威惟畏。”孔穎達疏:“以德行其威罰,則民畏之而不敢為(wei) 非。”這裏用來指道德的威嚴(yan) 。德威加權威,道德與(yu) 權位結合,德位相稱,道權合一,想沒有官威、想不受崇敬都不可能。”

 

東(dong) 海又有《禮台》言:“民有民的自由,言論自由、信仰自由、沒有恐懼和匱乏的自由,都不容侵犯。相反,官員有責任保護之。同時,官有官的尊嚴(yan) ,包括政治尊嚴(yan) 和道德尊嚴(yan) ,也不容隨意冒犯。官員的尊嚴(yan) 來源有二:一是合法合禮的權力,二是公正廉明的官德。官威由權威和德威相輔相成。”

 

這些道理,非民主派、民國派和國民黨(dang) 所能理解,遑論民進黨(dang) 。鬧笑話是必然的。笑話固然好於(yu) 謊話黑話,然政治常常出現這類笑話,也是台灣的悲哀。

 

東(dong) 海早就指出:“蔣介石不能尊崇熊十力錢穆們(men) ,卻大力抬舉(ju) 胡適輩,德威不足,權威喪(sang) 盡,敗退台灣一隅,也是咎由自取。”我現在特別理解熊十力先生的選擇。去台灣,也不過是保自身安全而已,不如主動入地獄更有意義(yi) 。現國民黨(dang) ,一門心思要拋棄地獄裏同胞而獨善,比起蔣介石的國民黨(dang) 又差得遠。比起國民黨(dang) ,民進黨(dang) 又等而下之矣。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