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中秋作者簡介:姚中秋,筆名秋風,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陝西人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教授、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華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重新發現儒家》《國史綱目》《儒家憲政主義(yi) 傳(chuan) 統》《嵌入文明:中國自由主義(yi) 之省思》《為(wei) 儒家鼓與(yu) 呼》《論語大義(yi) 淺說》《堯舜之道:中國文明的誕生》《孝經大義(yi) 》等,譯有《哈耶克傳(chuan) 》等,主持編譯《奧地利學派譯叢(cong) 》等。 |
原標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姚中秋:中華文明將為(wei) 世界提供何種智慧?
受訪者:姚中秋
采訪者:崔白露 徐雪瑩
來源:中國新聞網
當今世界正處於(yu) 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yu) 發展的世界潮流下,新風險與(yu) 新挑戰層出不窮,百年變局與(yu) 世紀疫情相互交織激蕩,人類前途命運麵臨(lin) 考驗。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成為(wei) 人類必須回答的重大問題。
“新冠疫情出人意料的反轉和迅速蔓延,加速了世界曆史的中國時刻之演進速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姚中秋近日接受“東(dong) 西問”獨家專(zhuan) 訪時如是說。他認為(wei) ,中國儒家思想和傳(chuan) 統價(jia) 值理念將為(wei) 解決(jue) 全球性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提供智慧。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國傳(chuan) 統價(jia) 值觀的當代發展
記者:作為(wei) “新儒家”代表人物,您認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價(jia) 值觀在當代有哪些發展?
姚中秋:一百多年來,中國發生深刻而全麵的變革,諸多傳(chuan) 統價(jia) 值不僅(jin) 沒有消亡,反而煥發新的生機。這表現在許多方麵,其中較為(wei) 重要的是對“平等”價(jia) 值的發揚。
在人類文明中,中華文明最早且較充分地以平等為(wei) 基本價(jia) 值。從(cong) 宗教根源來看,中國人敬天,在天之中人人平等;從(cong) 政治根源來看,秦朝掃平一切中間性權力,所有人成為(wei) “編戶齊民”,皇帝直接統治每個(ge) 國民,國民在政治上相互平等,也都擁有小塊土地耕種。政治平等、經濟平等成為(wei) 中國最重要的政治傳(chuan) 統。
近代以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革命的目標是實現最大限度的平等:在國際上推翻帝國主義(yi) ,實現中國與(yu) 他國的平等地位;在國內(nei) 消滅一切剝削階級,實現人與(yu) 人之間的平等。這是中國傳(chuan) 統平等價(jia) 值的升級版。
直至今天,包括英美在內(nei) 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缺乏這種政治觀念,他們(men) 或有世襲貴族,或有財產(chan) 貴族。他們(men) 更偏愛自由這個(ge) 價(jia) 值。略加觀察即可發現,既得利益群體(ti) 鍾愛自由,結果是極少數人富可敵國,進而把財富轉化為(wei) 權力,固化社會(hui) 階層。解決(jue) 辦法隻有一個(ge) ,即重歸平等價(jia) 值,阻止經濟、政治等級製的定型。
資料圖:某小學,學生經過校園裏的孔子雕塑並鞠躬。王東(dong) 明攝
記者:隨著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發展,傳(chuan) 統儒家思想如何與(yu) 馬克思主義(yi) 相結合?
姚中秋:清末民初,歐美列強將中國拖入支配性的資本主義(yi) 世界體(ti) 係之中。對中國來說,資本主義(yi) 、帝國主義(yi) 是全新的,傳(chuan) 統儒者不可能想到現代資本主義(yi) 和帝國主義(yi) 的體(ti) 係化水平之高和穿透力之大,因此儒家無法提供解決(jue) 方案。
西方各種思想中,隻有馬克思主義(yi) 提供了應對資本主義(yi) 和帝國主義(yi) 的有效辦法。馬克思生活在世界資本主義(yi) 的中心地帶,洞悉了其運作秘密;列寧生活在帝國主義(yi) 的薄弱環節,看清了其致命弱點。馬克思主義(yi) 提供了診斷資本主義(yi) 和帝國主義(yi) 內(nei) 在病理的方法,也提供了根除病灶的藥方。
儒家思想與(yu) 馬克思主義(yi) 最重要的結合,在於(yu) 解決(jue) 資本主義(yi) 和帝國主義(yi) 這兩(liang) 個(ge) 世界性問題。中國人以西方現代思想之精華,豐(feng) 富發展自身的思想體(ti) 係,構造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yi) ,找到了實現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道路,並實現了工業(ye) 化。
許多人以為(wei) 自己生活在自由主義(yi) 的全球化中,其實,這個(ge) 世界的根本問題仍是資本主義(yi) 之病和帝國主義(yi) 之惡。這給国际1946伟德界出了新課題:工業(ye) 化社會(hui) 如何控製資本主義(yi) ?在世界範圍內(nei) 如何抵製並最終消滅帝國主義(yi) ?這是世界曆史的中國時刻最為(wei) 重大的思想課題。要答好這張問卷,必須立足於(yu) 中國實踐,綜合運用中國思想資源和馬克思主義(yi) 理論資源,通過再度融合,實現思想上的創造發展。
資料圖:2020年9月28日,庚子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裏山東(dong) 曲阜舉(ju) 行,紀念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誕辰2571周年。記者張勇攝
新冠疫情凸顯“中國價(jia) 值”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相較一些國家嚴(yan) 峻的疫情形勢,中國在疫情防控上取得顯著成效。中西方在抗疫上采取的不同做法體(ti) 現了哪些價(jia) 值觀差異?在應對全球性危機時,中國的價(jia) 值理念能為(wei) 世界提供哪些新的可能?
姚中秋:麵對同樣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同國家采取的對策大相徑庭,這是由不同的政治製度、經濟技術水平、政治價(jia) 值觀和社會(hui) 民情等多種因素所決(jue) 定的。
在疫情防控上,許多國家的做法效果不佳。欠發達國家可以用經濟原因解釋,但發達國家不缺錢也不缺技術,恐怕隻能用價(jia) 值觀來解釋。比如英國最初公然倡導“群體(ti) 免疫”,便體(ti) 現了自由主義(yi) 價(jia) 值觀的底層邏輯,即霍布斯所說的“自然狀態”,每個(ge) 人自生自滅。
自古以來,中國人心中最高的價(jia) 值是仁,政治的最高價(jia) 值是推行仁政。“仁”是“仁者愛人”,人命關(guan) 天。“仁政”在大禹那裏是“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在漢文帝那裏是養(yang) 治萬(wan) 民,自古至今,中國曆代政府都把厚生養(yang) 民當成自己的首要責任,重視人的生命並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使其生生不已。當前中國采取堅決(jue) 措施抗擊疫情,也基於(yu) 同樣的價(jia) 值觀,這是中國一以貫之的政治之道。
這種價(jia) 值觀就決(jue) 定了,中國人認為(wei) ,政府應具有道德責任感並積極有為(wei) ,根本的政治問題不是洛克所說的保障私人財產(chan) 權,不是美國聯邦黨(dang) 人提出的限製政府權力,而是通過各種製度設計,建立為(wei) 全體(ti) 人民服務的政府。
全球抗擊疫情的結果已表明,“仁”的理念最具人道主義(yi) 精神,普適於(yu) 人類。當然,仁是最抽象層麵的,它可被具體(ti) 分解。例如人與(yu) 人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相處的原則,應當是孔子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簡單地說,就是要互愛互敬。
資料圖:孔子研究院內(nei) 的展覽。記者韓海丹攝
記者:您曾提出“自由主義(yi) 的意識形態霸權宣告終結”,對此該如何理解?
姚中秋:首先,自由主義(yi) 絕不是西方自古就有的價(jia) 值和思想,而是一個(ge) 現代現象。自由主義(yi) 意識形態形成於(yu) 19世紀上半期,彼時英國初步完成工業(ye) 化,擁有巨大的比較經濟優(you) 勢,於(yu) 是主張自由貿易、企業(ye) 自由競爭(zheng) ,經濟自由主義(yi) 由此形成;與(yu) 此同時,通過工業(ye) 化特別是帝國主義(yi) 政策,英國從(cong) 外部攫取更多利益,有條件滿足更多民眾(zhong) 的利益訴求即“權利”,政治自由主義(yi) 由此形成。可以看出,自由主義(yi) 與(yu) 帝國主義(yi) 之間有內(nei) 在聯係。
19世紀中期至1990年,自由主義(yi) 意識形態始終隻是世界多元思想舞台中的角色之一,亦麵臨(lin) 激烈競爭(zheng) :最初是馬克思主義(yi) 及其所指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運動;隨後有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在廣闊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各文明古老的宗教、本土思想仍支配廣大民眾(zhong) 。許多人以為(wei) 現代思想史就是自由主義(yi) 思想史,這是極為(wei) 偏頗的,是西方學界編造的神話。西方國家的思想史隻代表少數國家,而廣大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第三世界國家的思想才是這個(ge) 世界上的大多數,有待去發現和認真對待。
自由主義(yi) 意識形態真正確立霸權地位,是在冷戰結束之後。美國人認為(wei) 自己是冷戰勝利者,將冷戰結束說成自由主義(yi) 的勝利,塑造了自由主義(yi) 萬(wan) 能的神話,並在世界大力推廣。但神話都會(hui) 反噬,始於(yu) 欺人,終於(yu) 自欺。
冷戰結束後,許多走自由主義(yi) 道路的國家並未實現國家發展。相反,中國這個(ge) 在國家意識形態層麵上不接受自由主義(yi) 的國家反而快速穩定發展。麵對這些“反常”,自由主義(yi) 意識形態無法自圓其說,其文化霸權也就無法維係。
資料圖:福州一地學生舉(ju) 行傳(chuan) 統儒家拜師入泮儀(yi) 式。記者呂明攝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記者: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始終抱有偏見、誤解,甚至將中國的文化傳(chuan) 播視為(wei) 政治滲透。麵對這種挑戰,應如何更好地傳(chuan) 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姚中秋: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故事持偏見和抗拒態度,原因在於(yu) 故事中蘊含的中國價(jia) 值和文化,會(hui) 對西方國家國內(nei) 、國際權力秩序形成衝(chong) 擊。
講好中國故事,要弄清“講給誰”的問題。當前媒體(ti) 有大眾(zhong) 化、影像化特點,例如時下流行的短視頻有很強的平民化傾(qing) 向,深受普通民眾(zhong) 喜愛,原因在於(yu) 它們(men) 呈現出普通人的生活。因此,中國的傳(chuan) 播要走群眾(zhong) 路線,講好普通中國人的故事,通過他們(men) ,把中國發展的現實呈現給世界。
在国际1946伟德層麵,則需講清楚中國發展的內(nei) 在政治、經濟、文化邏輯。如果始終限定在別人的條條框框裏,就永遠講不好自己的故事。如果把西方認為(wei) 的個(ge) 人自由作為(wei) 主要價(jia) 值,那就無法講好中國的發展故事。
針對這種局麵,目前國內(nei) 有學者倡導曆史政治學,主張回到曆史和麵對事實,重建政治學理論,即基於(yu) 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的現實,中國国际1946伟德界需從(cong) 根本上構建新的社會(hui) 科學概念和命題。
記者: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在工業(ye) 化、科技等方麵開始處於(yu) 領先地位。相較於(yu) 硬實力,中國是否仍麵臨(lin) 一些軟實力方麵的困境?
姚中秋:古人說,“倉(cang) 廩實而知禮節”,這個(ge) 道理不僅(jin) 適用於(yu) 個(ge) 人,也適用於(yu) 國家。國家隻有先富強起來、具備硬實力,才有條件具備軟實力。
19世紀上半期,英國率先實現工業(ye) 化,擁有軍(jun) 事、技術、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在戰爭(zheng) 中不斷戰勝他國,世界便對其刮目相看。清末中國被英國打敗,隻能“師夷長技以製夷”,學習(xi) 其語言、技術、法律甚至政治製度,這就是英國相對於(yu) 中國的軟實力。
19世紀,法國人、德國人不會(hui) 正眼看待美國的思想、學術、文學和藝術。然而兩(liang) 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wei) 最強大的工業(ye) 國及戰勝國,其他國家就開始主動或被動地接受美國語言、思想、價(jia) 值、製度、藝術、教育。
因此,中國要先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才有可能形成軟實力。對於(yu) 一個(ge) 現代國家,尤其是中等規模以上的國家,工業(ye) 化是頭等大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最偉(wei) 大的成就正是領導中國實現工業(ye) 化,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擁有了“倉(cang) 廩實”和“堅船利炮”的硬實力。可以說,硬實力的事情慢不得,軟實力的事情急不得。
中國式的世界秩序新方案是“協和萬(wan) 邦”,實現共同富裕。19世紀中期以來,英美建構並維係的資本主義(yi) 世界體(ti) 係,以軍(jun) 事開路,並運用貿易、金融等手段聚斂世界財富。但中國最強盛時也沒有這麽(me) 做,而是憑借卓越的生產(chan) 能力和優(you) 秀文化,構建和維護“天下秩序”,其要義(yi) 是以自身文明幫助周邊民族實現發展,也就是明太祖所說的與(yu) 各國“共享太平之福”。
今天,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正是這個(ge) 天下秩序的升級版:以生產(chan) 為(wei) 中心,協助各國形成發展能力,實現共同發展。我相信,這樣的世界秩序新方案會(hui) 有越來越大的道德感召力。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