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東】《論語》與我生活的一部分

欄目:青春儒學
發布時間:2021-05-10 15:20:43
標簽:《論語》

《論語》與(yu) 我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楊潤東(dong)

來源:“書(shu) 院研究”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三月二十日己酉

          耶穌2021年5月1日

 

編者按:2021年春季學期開設的《倫(lun) 理學與(yu) 生活》通識選修課上,蘭(lan) 州交通大學杜華偉(wei) 老師以儒家經典《論語》作為(wei) 重要學習(xi) 內(nei) 容,與(yu) 學生一起誦讀《論語》相關(guan) 篇章,一起探討《論語》中的孝道、好學、仁義(yi) 等思想,一起立誌在學習(xi) 經典中修身養(yang) 性。結課論文是學習(xi) 《倫(lun) 理學與(yu) 生活》的心得體(ti) 會(hui) ,孩子們(men) 在這份手寫(xie) 作業(ye) 中記錄著自己的上課經曆,表達著對教學方式、教學內(nei) 容的評價(jia) ,透露著對任課教師的認可與(yu) 感謝......

 

《論語》與(yu) 我生活的一部分

 

楊潤東(dong)

 

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要離開大學校園了,這是我參加的為(wei) 數不多的線下選修。大一的時候上過一次線下選修課,然後就是這門《倫(lun) 理學與(yu) 生活》了。

 

 

 

因為(wei) 個(ge) 人原因,在高中沒有對傳(chuan) 統文化過多地投入,同時加上環境的原因,在生活倫(lun) 理方麵又有所欠缺,因此就選擇了該課程,也希望能在選修的同時適當學習(xi) 東(dong) 西來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因為(wei) 專(zhuan) 業(ye) 課程還有外語學習(xi) 的壓力,自己的精神狀態不是特別好,下意識想通過這類課程來調節心態。

 

 

 

因為(wei) 外在原因,原本八周的課隻上了七周。其實七周也過得非常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經結課了。第一次來上課看了課程表以為(wei) 是男老師,結果讓人想不到是位女老師。

 

 

 

第一節課留給我的印象最為(wei) 深刻,因為(wei) 坐在第一排,就被老師叫了起來為(wei) 大家誦讀《論語》第一期的內(nei) 容,因為(wei) 好久好久沒有在課堂讀過文學類的作品,當時讀完我的臉唰一下子就紅了,感覺當時臉非常燙。

 

 

 

但到後來覺得這門課的氛圍還是比較輕鬆的,每個(ge) 同學都在積極分享他們(men) 對於(yu) 《論語》當中某一句話的理解與(yu) 認知。但很遺憾,我原本想遇到一篇能引起共鳴的句子來分享,可由於(yu) 種種原因我還是錯過了發言的機會(hui) 。

 

 

 

那麽(me) ,這次我就用書(shu) 麵的方式來分享我個(ge) 人比較喜歡的一段話: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wei) 下矣。”首先這句話直譯過來是:“生來就知道的,是上等;經過學習(xi) 後才知道的,是次等;遇到困惑疑難去學的,又是次一等了;遇到困惑疑難仍不學的,這種就是下等的了。”

 

 

 

因此孔子也將學習(xi) 分為(wei) 三個(ge) 境界,他從(cong) “在什麽(me) 情況下學習(xi) ”的角度出發,將獲得知識的方式分為(wei) 三種不同境界,即“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學之”,這三個(ge) 境界由高到低、由難到易的順序排列。

 

 

 

所謂“生而知之”就是指生來就知道,不必經過學習(xi) 。這種人生來就具有某種天賦,在某方麵可以無師自通,我們(men) 稱這種人為(wei) 天才。曆史上,有許多文官或平民並沒有學過兵法,但他在軍(jun) 事上也建立了卓著的功勳,這就是天賦異稟,比如太平天國楊秀清,本身是個(ge) 沒讀過書(shu) 的燒炭工,更沒有學過兵法,但是史書(shu) 記載他指揮作戰“暗含兵法”,可見他是個(ge) 軍(jun) 事天才。

 

 

 

王安石寫(xie) 過一篇《傷(shang) 仲永》,文中的方仲永就是一個(ge) “生而知之”的天才,他長到五歲也未見過書(shu) 寫(xie) 工具,然而有一天向父親(qin) 索要這些東(dong) 西,一眨眼的功夫寫(xie) 了四句詩,還題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作的詩,文采和道理都有令人稱道之處,這就說明他在這方麵有天分。不管怎麽(me) 說,我們(men) 必須承認,有些人的確可以生而知之,但畢竟是少數。

 

 

 

“生而知之者”的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達到的,大多數人都處在“學而知之”與(yu) “困而學之”的境界。“學而知之”是說通過學習(xi) 充實自己,體(ti) 現了人的主觀能幼性。孔子從(cong) 不認為(wei) 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曾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是說,自己不是天才,之所以懂得很多東(dong) 西,是因為(wei) 自己的後天努力。“學而知之”強調的是學習(xi) 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個(ge) 境界人人可以達到,就看願不願意。

 

 

 

“困而學之”是說平時用不到的時候就不學習(xi) ,等遇到困難,要用這方麵的知識了,這才返回去學習(xi) 。“書(shu) 到用時方恨少”說的就是這個(ge) 道理。不管是知識還是技能,都是需要積累的。知識不能到用的時候才去學習(xi) ,這樣做時間倉(cang) 促,效果不好。

 

 

 

“困而學之”雖然不如“學而知之",但在遇到困難通過學習(xi) 來解決(jue) ,這種態度還是可取的。如果遇到團難還不知學習(xi) ,這種無所謂的態度才真正可怕。由此可見,“生而知之”雖然得天獨厚,但仍然需要通過“學而知之”來鞏固或加強,再不濟也要做到“困而學之”,否則天才也會(hui) 變成庸才。

 

 

 

通過對這句話的解讀,現在我想通過這句話來分享和回憶一下我的三年大學是如何度過的,是如何從(cong) “困而不學”到“困而學之”再到“學而知之”的一段過程。

 

 

 

我是2018年入的學,剛來學校因為(wei) 環境與(yu) 氛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緊迫的環境變得寬鬆了起來,因為(wei) 之前我是一個(ge) 比較散漫的人,第一學期便沉浸在了學習(xi) 以外的所有地方,上課不聽課,課後的作業(ye) 也基本是抄,也就進入了所謂的“困而不學”的狀態,這樣渾渾噩噩的狀態持續了一個(ge) 學期,好在最後考試,一是由於(yu) 試題簡單,二是最後一段時間的約束,讓自己懸崖勒馬了回來,沒有掛科,就這樣結束了第一學期。

 

 

 

第一學期的寒假不知出於(yu) 什麽(me) 原因,自己也說不上來,可能是自己血液裏流淌著不屈、不認輸的韌勁吧,我覺得我必須做出一些改變。因此我從(cong) 學習(xi) 英語開始,以通過英語四級為(wei) 目標。

 

 

 

起初的幾天人往往做事是比較興(xing) 奮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也不是很久,由於(yu) 之前背的單詞遺忘了,或者堅持的過程比較枯燥,一度嚴(yan) 生了想放棄的念頭,但好在堅持了下來。一點點、一步步大概堅持了四個(ge) 多月,六月中旬開始考試了,考完試的當天下午我就對了答案,因為(wei) 想知道自己是否通過努力與(yu) 堅持取得進步,但很遺憾,往往事與(yu) 願違。

 

 

 

於(yu) 是我又開始第二次準備,每天背單詞、練聽力、刷視頻,周末去輔導班補課,現在回想起來依然五味陳雜,無數的夜晚失眠,洗完頭後水池裏掉的無數頭發質疑著我的堅持與(yu) 執著,詞匯過了一遍又一遍,真題做了一套又一套,以為(wei) 自己準備的已經是無懈可擊了。

 

 

 

考試再一次來了,考完後的自己十分忐忑,我又忍不住對了答案,結果晴天霹靂,感覺又有點懸了,但我調整了心態以順其自然的態度度過著每一天,成績出來之前還是照常背單詞、練聽力,到了出結果那天我通過了分數線,隻記得看到成績的一瞬間整個(ge) 手機屏幕已經被淚水打濕,這也是第二個(ge) 階段“困而學之”。

 

 

 

然後突如其來的疫情就爆發了,開學進入了無限期的推遲階段,那段時間在家裏瘋狂學英語以準備六級,開學後的第二學期剛來不久就進行英語考試了,結果令人差強人意,又沒過。晚上我和室友去爬了座山,讓自己平複了下來就又開始準備,無時無刻不在學英語,第二次考六級就過了。查成績那天還是在家,同樣的時間點,同樣的場景,隻是這次眼淚沒有流下。

 

 

 

到現在我已經準備考雅思了,同時也不全把時間與(yu) 精力放在學英語上,有時間還會(hui) 看會(hui) 兒(er) 金融、投資、思考方麵的書(shu) 來提高自己的認識,一次次的成長磨勵與(yu) 失敗已經讓我變得堅不可摧了。

 

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已經進入“學而知之”的階段了!

 

 

 

作者簡介:

 

楊潤東(dong) ,蘭(lan) 州交通大學2018級物流管理專(zhuan) 業(ye) 學生,愛好健身籃球、投資學。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