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論語》在現代社會(hui) 的實用性
作者:張英
來源:“書(shu) 院研究”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三月十二日辛醜(chou)
耶穌2021年4月23日
編者按:2021年春季學期開設的《倫(lun) 理學與(yu) 生活》通識選修課上,蘭(lan) 州交通大學杜華偉(wei) 老師以儒家經典《論語》作為(wei) 重要學習(xi) 內(nei) 容,與(yu) 學生一起誦讀《論語》相關(guan) 篇章,一起探討《論語》中的孝道、好學、仁義(yi) 等思想,一起立誌在學習(xi) 經典中修身養(yang) 性。結課論文是學習(xi) 《倫(lun) 理學與(yu) 生活》的心得體(ti) 會(hui) ,孩子們(men) 在這份手寫(xie) 作業(ye) 中記錄著自己的上課經曆,表達著對教學方式、教學內(nei) 容的評價(jia) ,透露著對任課教師的認可與(yu) 感謝......
淺談《論語》在現代社會(hui) 的實用性
張英
我國自古就是一個(ge) 重視綱常倫(lun) 理的國家,封建社會(hui) 時期一直將儒家思想作為(wei) 正統思想,而《論語》作為(wei) 一部儒家經典代表,它裏麵的道理更是有很多可以規範人的行為(wei) 舉(ju) 止,是有利於(yu) 構建一個(ge) 和諧社會(hui) 的。
當然,它不僅(jin) 僅(jin) 是適用於(yu) 封建社會(hui) ,它也會(hui) 在發展中與(yu) 時俱進,在具體(ti) 不同問題麵前有不同的作用。
《論語》中不是隻有深不可測的大道理,裏麵都是為(wei) 人處世的真本事,是立身處世的道德規範。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jin) 隻《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yi) 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也就是他說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
北大教授季羨林先生則說僅(jin) 僅(jin) 用《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這八個(ge) 字就能治天下。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施加給別人,這句話不僅(jin) 僅(jin) 可以用在人際交往之中。同樣,在政治上,在國家與(yu) 國家的關(guan) 係處理上,都是同樣適用的。
每一個(ge) 國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利益受到損失,那麽(me) 也就不應該去破壞其他國家的利益。近期,日本政府決(jue) 定將核廢水排放到海水中去,這樣是可以暫時解決(jue) 日本的環境問題,但是這會(hui) 破壞海洋環境,並且在五十七天內(nei) 將汙染大半個(ge) 太平洋,同時也就會(hui) 危害到其他國家。這種做法是極其不科學,也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他們(men) 應該尋求更加可靠的方法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
《論語》中很多言語都與(yu) 仁義(yi) 禮智信有關(guan) ,教人修身是它的主題。“仁”的核心思想應該是“仁愛慈善”;“義(yi) ”的核心思想應該是“正義(yi) 奉公”;“禮”的核心思想應該是“尚禮守法”;“智”的核心思想應該是“崇智求真";“信”的核心思想應該是“誠實守信”。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yu) 天下,為(wei) 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zhong) ,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意思就是我們(men) 在與(yu) 人交往之中,應該具備好的品德,這樣才會(hui) 受到別人的尊重。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yi) 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隻是《論語》中對人的道德問題規範的一個(ge) 例子。《論語》中需要我們(men) 學習(xi) 的東(dong) 西太多,它涉及的方麵十分廣泛,我們(men) 可以將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聯係在一起。
有人說《論語》中包含著一些封建時期的固執思想,不符合現代社會(hui) 的發展潮流,但是當我們(men) 主動拋棄那其中的愚孝愚忠思想,它裏麵真的是有很多我們(men) 依舊可以學習(xi) 的亮點。
現代社會(hui) 是一個(ge) 以法治為(wei) 主的社會(hui) ,盡管已經與(yu) 之前的封建社會(hui) 不同了,沒有了之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綱五常的束縛,但是人際關(guan) 係的處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論古今,我們(men) 都應該重視自我修養(yang) ,自我品德的修行。
同時,政治上的問題也是《論語》中一些經典可以解釋的。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不無道理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也曾經在亞(ya) 信第五次峰會(hui) 上引用《論語·學而》中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來強調:新形勢下,亞(ya) 洲國家要堅持既定目標,共迎機遇、共對挑戰,攜手開創亞(ya) 洲安全和發展新局麵。
198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發表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縱觀現今社會(hui) ,《論語》被運用在很多方麵,教育、管理、人際交往、政界更甚至是聯合國都在從(cong) 《論語》中選擇標語,所以說《論語》這本書(shu) 是與(yu) 時俱進的,是有生命力的!它是可以在這個(ge) 現代社會(hui) 繼續發展的!
作者簡介:張英,蘭(lan) 州交通大學2019級漢語國際教育專(zhuan) 業(ye) 學生,愛好攝影、聽歌、看電影等。
責任編輯:近複
【上一篇】【吳貴澤】意料之外的收獲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