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歐陽輝純作者簡介:歐陽輝純,男,西元1976年生,湖南永州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貴州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著有《理念與(yu) 行為(wei) 的統一:中國倫(lun) 理思想論集》《傳(chuan) 統儒家忠德思想研究》《中國倫(lun) 理思想的回顧與(yu) 前瞻》《朱熹忠德思想研究》《儒家忠德思想與(yu) 實踐研究》等。 |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道德哲學思考
作者:歐陽輝純(貴州師範大學教授)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光明日報》理論版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三月十三日戊寅
耶穌2020年4月5日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引起了全人類的高度關(guan) 注和警惕。作為(wei) 哲學倫(lun) 理學工作者,我們(men) 可以從(cong) 道德哲學的角度反思這場肆虐人類的疫情,並加以理性分析和科學應對。
人類和自然共享一個(ge) 地球,人類本應有道德責任和義(yi) 務保護自然環境,愛惜野生動物和植物,但人類為(wei) 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和自我貪欲的滿足,不斷去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一些人認為(wei) ,人類憑借科學理性可以窮盡宇宙的一切奧秘,這種信念是“培根—笛卡爾式”的理想,即科學就是對所有的自然和社會(hui) 現象作“終極說明”,並且自信地認為(wei) ,萬(wan) 物的一切應該臣服於(yu) 人類的利益,服務於(yu) 人類的需求。大自然是供人類不斷開發和利用的資源庫,或者是任憑人類任意打扮和雕琢的無生命的客體(ti) 。但這種盲目自信,在自然的地震、海嘯、颶風、傳(chuan) 染性病毒等麵前,會(hui) 瞬間黯然失色。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工業(ye) 化進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產(chan) 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shang) 。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
從(cong) 道德境界的角度來看,這種道德觀念,實質是一種“天人二分”的思維模式:把人當作自然界的唯一主體(ti) ,其他動物、植物、微生物等,隻是具有低級生命體(ti) 征或無生命體(ti) 征的客體(ti) 。實際上,人類來自大自然,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大自然麵前,任何民族、族群、人種都應當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人類是自然生物鏈上最高級的物種。但人類不能為(wei) 了自我欲望的滿足,不遵守大自然生物鏈的平衡原則,肆無忌憚地去破壞大自然。人類應該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保護自然界的一切,與(yu) 大自然和諧共處。這是自然的道德要求,是環境正義(yi) 的原則要求,也是人類應盡的責任和義(yi) 務。
從(cong) 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來看,這種以人類為(wei) 事物的中心的學說被稱作人類中心主義(yi) ,也稱人類中心論,這一學說認為(wei) 人不僅(jin) 是自然的中心,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目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價(jia) 值都應當按照人類的價(jia) 值觀去解釋。人類中心主義(yi) 曾經在曆史上起到過積極作用,其主張解放人性,追求人的自由、平等與(yu) 價(jia) 值,幫助人們(men) 擺脫中世紀神學統治,將人從(cong) 天國拉回人間。但是,隨著西方近代工業(ye) 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men) 為(wei) 了追求更好更舒適的生活,為(wei) 了經濟的發展,在自我貪婪的欲望中,肆無忌憚地去破壞原本整體(ti) 和諧的大自然。1992年世界眾(zhong) 多科學家聯名發表《世界科學家對人類的警告》指出:“人類和自然正走上一條相互抵觸的道路。”這種“人類—自然”兩(liang) 元分離的思維模式,一直盤旋在現代一些人的道德記憶中。
如果說人類中心主義(yi) 具有致命的自負流弊,那麽(me) ,非人類中心主義(yi) 是否就具有道德上的正義(yi) ?非人類中心主義(yi) 是應對人類中心主義(yi) 而產(chan) 生的一種學說。這一學說認為(wei) 大自然自身具有內(nei) 在的價(jia) 值,人類應該賦予大自然應有的倫(lun) 理地位和道德權利,人類應當把道德共同體(ti) ,從(cong) 人與(yu) 人的範圍,拓展到大自然和整個(ge) 生態係統;認為(wei) 人們(men) 應當在倫(lun) 理上進行一次徹底的“倫(lun) 理革命”或“道德革命”,讓自然的一切存在物享受道德主體(ti) 的地位和道德資格,從(cong) 而跳出人類中心主義(yi) 的窠臼。但是,非人類中心主義(yi) 和人類中心主義(yi) 一樣,隻是從(cong) 一個(ge) 極端走向另外一個(ge) 極端。因為(wei) ,倘若將大自然的一切存在物都納入道德共同體(ti) 範圍,那麽(me) 人們(men) 就連踩死一隻螞蟻,拍死一隻蒼蠅,甚至是殺死自己豢養(yang) 的一頭豬,都應該承擔道德責任。人們(men) 在大自然麵前,將失去主體(ti) 性和能動性,麵臨(lin) 較大的危險。
恩格斯在回顧18、19世紀的科學發現之後,曾經這樣說:“新的自然觀就其基本點來說已經完備:一切僵硬的東(dong) 西溶解了,一切固定的東(dong) 西消散了,一切被當作永恒存在的特殊東(dong) 西變成了轉瞬即逝的東(dong) 西,整個(ge) 自然界被證明是在永恒的流動和循環中運動著。”“於(yu) 是我們(men) 又回到了希臘哲學的偉(wei) 大創立者的觀點:整個(ge) 自然界,從(cong) 最小的東(dong) 西到最大的東(dong) 西,從(cong) 沙粒到太陽,從(cong) 原生生物到人,都處於(yu) 永恒的產(chan) 生和消失中,處於(yu) 不斷的流動中,處於(yu) 不息的運動和變化中。”恩格斯基於(yu) 辯證唯物主義(yi) 的立場,對流動的處於(yu) 永恒變化的自然做了正確的解答。因此,我們(men) 既不要癡迷於(yu) 人類中心主義(yi) ,也不要沉溺於(yu) 非人類中心主義(yi) ,而是要堅持辯證的有機的自然觀。同時,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men) 應該在科技倫(lun) 理和道德原則的框架內(nei) 進行,而不是憑借人類的無節製的所謂自由意誌,以“去道德化”的立場為(wei) 所欲為(wei) 。
人類在向大自然索取物資與(yu) 資源的時候,應當尊重自然,服從(cong) 自然和社會(hui) 的環境正義(yi) 法則。這是人類智慧的一種體(ti) 現。
總之,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是人類社會(hui) 最基本的關(guan) 係。曆史教訓表明,在整個(ge) 發展過程中,不能隻講索取不講投入,不能隻講發展不講保護,不能隻講利用不講修複。人類隻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shang) 害最終會(hui) 傷(shang) 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馬克思主義(yi) 認為(wei) ,人靠自然界生活。人類在同自然的互動中生產(chan) 、生活、發展。中華文明強調要把天地人統一起來,按照大自然規律活動,取之有時,用之有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yu) 自然是生命共同體(ti) ,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