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孫海燕作者簡介:孫海燕,筆名孫齊魯,男,西元一九七八年出生,山東(dong) 鄄城人,中山大學中國哲學專(zhuan) 業(ye) 博士。現為(wei) 廣東(dong) 省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與(yu) 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wei) 儒家哲學、中國思想史、人性論等,發表學術論文20餘(yu) 篇,出版學術專(zhuan) 著《陸門禪影下的慈湖心學——一種以人物為(wei) 軸心的儒家心學發展史研究》。 |
孔子歧視女性嗎
作者:孫海燕(廣東(dong) 省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與(yu) 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表,原載《聯合時報》2015年12月25日
至今仍有很多人認為(wei) ,我國古代社會(hui) 的男尊女卑,跟儒家思想有很大關(guan) 係,孔子尤其是罪魁禍首。
說孔子歧視女性,倒也不算是無稽之談。至少《論語》“唯女子與(yu) 小人為(wei) 難養(yang) 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一句,白紙黑字寫(xie) 著,誰也無法抵賴。照一般理解,大意是說:“隻有女人與(yu) 小人難以相處;與(yu) 他們(men) 太親(qin) 近了,就恃寵而驕;疏遠了,又會(hui) 埋怨你。”僅(jin) 憑這句話,就使儒家在現代女性中失去很多認同者。
當然,替孔子辯白者也不乏其人,但理由真是五花八門,大致可歸納為(wei) 三派:
第一派可稱為(wei) 同情理解派。該派認為(wei) ,孔子的說法,準確說出了女性的某些性格特點,是事實判斷而非價(jia) 值判斷,無所謂歧視與(yu) 不歧視。因為(wei) 男性大多有類似經驗,和親(qin) 近的女性交往,她們(men) 常常會(hui) 扭扭捏捏,無理取鬧,甚至亂(luan) 發脾氣。除分析性格外,這一派尤其善於(yu) 尋找曆史原因,認為(wei) 古代社會(hui) 的女性在經濟和人格上都無法獨立,尤其是呆在家裏不讀書(shu) ,不免與(yu) 社會(hui) 脫節,心胸和視野因而大受局限,在一些事情上就顯得不可理喻,男人當然會(hui) 覺得“難養(yang) ”。
第二派可稱為(wei) 特定場景派。他們(men) 認為(wei) ,孔子的話不過是特定場景中的一句牢騷,被弟子記了下來,不代表他對女性的總體(ti) 態度。就像某女人受過幾次男人的騙,就罵一句“男人沒一個(ge) 好東(dong) 西”泄憤。結果呢?罵歸罵,她還是會(hui) 嫁人,生個(ge) 兒(er) 子還是愛得不行。同樣道理,孔子不是道貌岸然的古板先生,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樂(le) ,說不定哪天受了夫人的憋屈,向弟子們(men) 發點感慨罷了,大家何必太認真?有人則認為(wei) 孔子這裏是在談政治,文中的“女子”和“小人”,特指進入政治核心的外戚和宦官。更有人引經據典地考證了這句話的具體(ti) 場景:當時孔子在衛國,一次隨衛靈公出門,靈公坐在豪華的前車,身側(ce) 分別是以淫蕩著稱的夫人南子,和極善諂媚的宦官雍渠,三人談笑風生,招搖過市。孔子的車跟在後麵,顯得冷冷清清,才有此感慨。“女子”與(yu) “小人”,分別指南子與(yu) 雍渠。
第三派可稱為(wei) 訓詁翻案派。這派的觀點最為(wei) 出奇。有人訓“女”為(wei) “汝”,“女子”解釋成“你們(men) 這些學生”,整句話於(yu) 是被翻譯為(wei) “隻有你們(men) 這幾個(ge) 學生像小人一樣難以教養(yang) 。傳(chuan) 授淺近的知識,你們(men) 就不謙虛;傳(chuan) 授深遠的知識,你們(men) 又埋怨。”又有人將“與(yu) ”解釋成“嫁與(yu) ”,“女子與(yu) 小人”於(yu) 是成了將女孩子嫁給小人,整句話的意思也就全變了。這樣一來,孔子不但沒有輕視女子,反而特別關(guan) 心她們(men) 的婚嫁。還有人將“汝子”解釋成“你的兒(er) 子”,“小子”解釋為(wei) “小孩子”的,這句話的意思當然又有一番變化。
以上三種觀點,很難說哪個(ge) 一定對或錯。我個(ge) 人仍比較認同第一種,因為(wei) 孔子總體(ti) 上是一個(ge) 經驗主義(yi) 者,這句話更像在陳述一種閱世經驗。第二種當然也有道理,但老實說,這句話的具體(ti) 場景實在難以考證了。至於(yu) 第三種,則未免太過牽強附會(hui) 。
有人仍不免質問:就算孔子這句話沒有歧視女性,我國古代社會(hui) 男女不平等的事實,難道跟儒家無關(guan) 嗎?“三綱五常”中的“夫為(wei) 妻綱”,以及“三從(cong) 四德”等禮教,難道不是壓迫女性的嗎?
對這類問題,我們(men) 必須采取一種曆史主義(yi) 的立場,否則不易得出公正的結論。應該肯定,中國古代確實存在男女不平等的事實(即使現代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儒學確實在總體(ti) 上呈現出一種男性中心的立場。但同時必須明白,問題的關(guan) 鍵在於(yu) 儒學誕生於(yu) 一個(ge) 男性中心的曆史階段,不是由於(yu) 儒學主張男性中心才產(chan) 生了男女不平等。換句話說,就算當時沒有儒學,或者有其他的意識形態,也很難保證女性不受壓迫。何況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及其後繼者孟子,都是當時最有愛心的知識分子,且都是在母親(qin) 的教化下長大成才,說不定他們(men) 對母親(qin) 的情感還深一些,若說他們(men) 比當時的一般人都要輕視女性、壓迫女性,是令人難以想象的。環顧人類文明史,那些曆史上較為(wei) 先進的民族,基本上都是男性中心的社會(hui) ,婦女的地位比中國還差的多得是。
總體(ti) 上看,在儒學中,女性和男性作為(wei) “陰”和“陽”,就像電池的兩(liang) 極,是同等重要的。但儒家大體(ti) 認為(wei) ,男人的社會(hui) 責任大一些,女人的家庭責任大一些。“夫為(wei) 妻綱”之類,也不是要丈夫支配妻子的意思,而是要丈夫為(wei) 妻子作表率。但我們(men) 切忌走上另一種極端。比如傳(chuan) 統家庭主張“男主外,女主內(nei) ”,在現代社會(hui) 已必須予以修正,但我們(men) 不能矯枉過正,反過來提倡“女主外,男主內(nei) ”(這在一些特殊家庭當然也可以),鼓勵每個(ge) 女人都要做風風火火的“女漢子”,在各領域都與(yu) 男人爭(zheng) 一日之長。因為(wei) 男女平等,主要是就人格尊嚴(yan) 而論,至於(yu) 在心理、生理、智力方麵,則要承認男女各有長短,相親(qin) 相敬、分工協作才是男女相處的王道。
圍繞男女性別,當今社會(hui) 上還流行著不少似是而非的觀點。比如一些家長認定“男孩要窮養(yang) ,女孩要富養(yang) ”。問他們(men) 女孩富養(yang) 的原因,回答是要女兒(er) 多見見世麵,培養(yang) 其高貴氣質,免得以後被壞男人用幾頓好飯,或幾件漂亮衣服拐跑了。這類想法,或許也不能說毫無道理,但終究並非可行之道,社會(hui) 上道德敗壞、驕奢淫逸的富家女也多得是。說到底,無論窮養(yang) 富養(yang) ,最終都還是要靠教養(yang) 。沒有教養(yang) ,形不成健康的人格,不能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男孩女孩都會(hui) 出大問題。
責任編輯:近複
【上一篇】【楊德俊】王陽明江西抗災害救民困
【下一篇】【張鳳篪】疫中雜記(十一)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