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餘東海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伊教最好乃至唯一的出路
——回儒微論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十一月廿七日癸巳
耶穌2019年12月22日
回儒,又稱儒家型穆斯林,是伊斯蘭(lan) 教中國化、儒家化的曆史成果,主要活躍於(yu) 明末清初。他們(men) 生長在中國,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然信仰伊教,在從(cong) 事伊教經典、教義(yi) 的翻譯闡述時“以儒詮經”---以儒家思想闡釋伊教教義(yi) 。被稱為(wei) “懷西方之學問,習(xi) 東(dong) 土之儒書(shu) ”、“以東(dong) 土之漢文,展天方之奧義(yi) ”。
回儒特色是“以儒詮經”,留下了不少“伊儒相通”的論述。王岱輿《正教真詮》說:“吾教大者在欽崇天道,而忠信孝友略與(yu) 儒者同。”劉智《天方性理自序》說:“雖載在天方之經,而不異乎儒者之典;遵習(xi) 天方之禮,即猶遵習(xi) 先聖先王之教也。聖人之教,東(dong) 西同,今古一。”
藍煦《天方正學自序》說:“天方經語略以漢字譯之,並注釋其義(yi) 焉,證集儒書(shu) 所雲(yun) ,俾得互相理會(hui) ,知回儒兩(liang) 教道本同源,初無二理。”馬注《清真指南》說:“西域聖人之道同於(yu) 中國聖人之道,其立說本於(yu) 正,知天地化生之理,通幽明死生之說,綱常倫(lun) 理,食息起居,罔不有道。”
回儒在闡述其世界觀和伊斯蘭(lan) 神學時,大量使用中華文化概念並襲用儒道的本體(ti) 論,隻是在“無極”“太極”之上另設“真一”。如馬注所說:“萬(wan) 物不能自立,必賴於(yu) 兩(liang) 儀(yi) ,兩(liang) 儀(yi) 必本於(yu) 太極,太極必本於(yu) 無極,無極必本於(yu) 真一。真一乃造化之原主,無極乃萬(wan) 命之原種,太極乃萬(wan) 性之原果,兩(liang) 儀(yi) 乃萬(wan) 形之原本。”
回儒提出“忠主忠君”的“二元忠誠”論。王岱輿說:“夫忠於(yu) 真主,更忠於(yu) 君父,方為(wei) 正道。”劉智《天方典禮》說:“君者,主之影,忠於(yu) 君即所以忠於(yu) 主也。”“一時不心於(yu) 君,即為(wei) 不賢,一事不合於(yu) 君,即為(wei) 不忠。”“王者,代真主以治世者也。王者主體(ti) ,若影之隨形。”
回儒對儒學道德原則和政治原則有一定程度的肯定。王岱輿《正教真詮》說:“若夫孔孟之道,修身齊家治國與(yu) 吾同者,吾焉敢妄議其是非哉!”“夫君為(wei) 臣綱,父為(wei) 子綱,故文武之職必由於(yu) 君王,子孫之名定出於(yu) 父祖。”王岱輿又以五常道闡釋伊教的念禮齋課朝“五功”,讓“五功”染上了儒家色彩。
儒化即道德化、文明化、和諧化。對於(yu) 伊教來說,意味著去原教旨化和文明化,與(yu) 極端主義(yi) 和恐怖主義(yi) 徹底決(jue) 裂。這是伊教最好乃至唯一的出路。不過,伊教儒化特別難,恐怕比馬教儒化更難。或許,隻有王道政治之下導之以德、齊之以禮、製之以法,伊教才有可能有所儒化。
餘(yu) 東(dong) 海初作於(yu) 2017年9月—10月
定稿於(yu) 2019-12-4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