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教發展報告(2001-2010)》編纂座談會召開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11-01-12 08:00:00
2011年1月8日下午,《中國儒教發展報告(2001-2010)》編纂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五會議室召開。二十餘位專家學者針對由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彭永捷、方國根、董琳利、劉增光、崔曉姣等人編寫的《中國儒教發展報告(2001-2010)》草稿以及近十年來中國儒教的發展狀況展開熱烈討論。出席座談會的專家學者有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院長張立文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院牟鍾鑒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院長魏德東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向世陵教授、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彭永捷教授、孔子研究院溫海明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康曉光教授、人民出版社方國根編審、《光明日報》李亞彬編審、清華大學哲學係唐文明副教授、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任文利副研究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王瑞昌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王心竹副教授、獨立學者王達三等。座談會由報告編寫組負責人彭永捷教授主持。
彭永捷教授首先介紹了孔子研究院編寫《中國儒教發展報告(2001-2010)》的緣起、過程以及報告的設計、規劃。他認為,在新世紀過去的十年,“儒教重建”問題被明確提出,儒教作為當代文化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麵都有一定的進展,及時回顧和總結這十年的理論成果和實踐進展,是儒家文化建設和儒家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工作。孔子研究院部分學者一直關注儒教相關問題的理論研究,把儒教重建視作一個當代正在發展中的宗教現象,納入學術觀察、研究和跟蹤的範圍,及時進行史料搜集整理和學術總結。為此,孔子研究院組織了報告的編寫工作。報告內容共分為六個部分:綜述、組織機構、代表人物、重要論著、大事記、活動。隨後,編寫組成員董琳利、劉增光、崔曉嬌對報告各部分進行了介紹。
與會專家學者對報告進行了熱烈討論,一致肯定編寫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並就報告的價值定位、體例框架、收錄範圍、選裁標準、調查方法、合作網絡等提出了具體而中肯的建議和意見。此外,學者們還就儒教的曆史、現狀和未來發展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孔子研究院張立文院長表示,儒教作為當下正在發生的民族信仰重建活動,需要學術界積極的關注和研究。哲學院魏德東副院長對報告的編寫工作表示肯定,表示哲學院會從各個方麵對編寫工作給予支持。
最後,由報告編寫組負責人方國根編審對此次座談會進行了總結。他認為,對過去十年來儒教的發展狀況進行資料性的梳理和總結是十分有必要的工作。報告是階段性的、草創性的,需要繼續整理和修改。他對與會專家學者表示感謝,並請各位學者能夠繼續對編寫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柳河東先生主持的山西省當代儒學研究會等組織機構向座談會發來賀信。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站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