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阜城東(dong) 的楊樹林裏,基督教聖三一堂的奠基石孤零零地樹立在雜草叢(cong) 中,毫無開工的跡象。這座尚未開建的教堂因其規模大、位置敏感,已經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郭齊勇、張祥龍等國內(nei) 一大批知名儒學學者和儒家社團聯名反對,要求立即停建。
經過最近30多年的發展,基督教堂早已成為(wei) 中國鄉(xiang) 村的常見景象,但要在曲阜建一座教堂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ge) 魯西南的小城是孔子故裏、儒學家口中的東(dong) 方文化聖城、西方人想象中的東(dong) 方耶路撒冷,諸多光環讓曲阜的教堂之爭(zheng) 迅速上升為(wei) 一件令人矚目的文化事件。
曲阜基督教堂風波
作者:本刊記者 田 磊 發自山東(dong) 曲阜 來源:南風窗 日期:2011-01-15
在曲阜城東(dong) 的楊樹林裏,基督教聖三一堂的奠基石孤零零地樹立在雜草叢(cong) 中,毫無開工的跡象。這座尚未開建的教堂因其規模大、位置敏感,已經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郭齊勇、張祥龍等國內(nei) 一大批知名儒學學者和儒家社團聯名反對,要求立即停建。
經過最近30多年的發展,基督教堂早已成為(wei) 中國鄉(xiang) 村的常見景象,但要在曲阜建一座教堂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ge) 魯西南的小城是孔子故裏、儒學家口中的東(dong) 方文化聖城、西方人想象中的東(dong) 方耶路撒冷,諸多光環讓曲阜的教堂之爭(zheng) 迅速上升為(wei) 一件令人矚目的文化事件。
教堂之爭(zheng)
2010年聖誕節過後的第二天,記者在曲阜見到豐(feng) 宗潔時,作為(wei) 曲阜基督教會(hui) 主任的他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外界的壓力,不再高調地介紹即將開建的大教堂了。“現在外邊流傳(chuan) 的高度40多米,容納3000人,都是不準確的,我們(men) 的圖紙還在修改之中。”豐(feng) 宗潔說。
此前,正是新華社對聖三一堂建設規模的報道引發了外界的關(guan) 注。41.7米的高度遠遠超過了曲阜最重要的文化標誌24.8米的孔廟大成殿,而容納3000人則被認為(wei) 是暗含比擬是孔門3000弟子之意,這些都被批評者解讀為(wei) 不友好的含義(yi) 。
事實上,對於(yu) 這座教堂,不僅(jin) 僅(jin) 是儒學圈給予了強烈關(guan) 注,基督教會(hui) 同樣高度重視。7月奠基之時,中國基督教協會(hui) 會(hui) 長高峰牧師親(qin) 自到場參加,並將該教堂定位為(wei) “基督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交流的平台”。在當地的教會(hui) 事務中,籌建聖三一堂也一直都是一件大事,至少從(cong) 2002年就已經開始了,2006年山東(dong) 省宗教局批複了曲阜基督教會(hui) 建教堂的申請,並解決(jue) 了用地問題,“但當時一方麵不利於(yu) 團結,另外也不大符合政府總體(ti) 規劃,就一直沒有建,隻是臨(lin) 時建了一個(ge) 板房式的教堂供信徒集會(hui) 用。”豐(feng) 宗潔說。
在之前很多年,資金一直也都是個(ge) 難題,跟中國大多數內(nei) 陸縣城一樣,曲阜是個(ge) 經濟欠發達地區,信徒的數量也不是很多,據豐(feng) 宗潔說,隻有7000多人,“按照人口比例來說,這個(ge) 數字在全國都是屬於(yu) 偏少的”。依靠信徒的捐贈根本無力修建一座富麗(li) 堂皇的教堂。
如果不是尼山論壇的舉(ju) 辦,聖三一堂的建造計劃不會(hui) 這麽(me) 快得以實現。尼山論壇全稱是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舉(ju) 辦地就在曲阜不遠的尼山,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提出,以開展世界不同文明對話為(wei) 主題。2010年9月,第一屆的對話正是在中華文化與(yu) 西方基督教文化之間展開。這也為(wei) 修建聖三一堂營造了最好的輿論氛圍。
“最近幾年,年輕一代對基督教比以前寬容多了。”在豐(feng) 宗潔看來,這也是興(xing) 建基督教堂的一個(ge) 有利條件。事實上,在記者的采訪中,當地人對這座教堂的寬容出乎意料。對於(yu) 記者走訪的大部分普通村民而言,對他們(men) 身邊傳(chuan) 說中的這座大教堂,更多的隻是新奇。近年來,隨著曲阜打造文化旅遊聖地的努力,各種各樣風格的文化建築,一座接一座拔地而起,對於(yu) 普通曲阜人而言,建一座教堂,還是修一座孔廟,沒有什麽(me) 實質差別。
聖三一堂絲(si) 毫也沒有打破小城的平靜,但是,卻招來了外界鋪天蓋地的反對聲。最重要的是由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張祥龍、山東(dong) 大學哲學與(yu) 社會(hui) 發展學院教授顏炳罡、首都師範大學儒教研究中心主任陳明等10位知名學者聯名簽署的反對信。
信中稱:“在 ‘三孔’之地建造耶教大教堂,無疑唐突中華文化聖地,傷(shang) 害儒家文化信眾(zhong) 情感,有違海內(nei) 外炎黃子孫心願,不符合建設‘中華文化標誌城’和‘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初衷。”並要求,“鑒於(yu) 在中華文化聖地修建耶教大教堂問題的敏感性、複雜性以及可能由此引發的激烈爭(zheng) 議,應當立即停建曲阜耶教教堂,如選址仍在曲阜附近,至少應滿足五個(ge) 條件:不宜在‘三孔’、‘三孟’以及周公廟視線範圍內(nei) ,至少須在孔廟、孟廟以及周公廟50華裏以外;高度不宜為(wei) 40餘(yu) 米,不宜超過孔廟、孟廟大成殿的高度;規模不可容眾(zhong) 3000人;不宜建成中國最大的耶教堂;建築風格不宜為(wei) 哥特式風格。”
對於(yu) 這些反對聲,基督教會(hui) 低調地給予了回應。在12月28日全國政協民宗委舉(ju) 辦的“和諧宗教”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上,中國基督教協會(hui) 副總幹事單渭祥牧師提及此事時稱,宗教和諧必須以尊重和包容為(wei) 前提、以交流和對話為(wei) 途徑,切不能強調自身特點產(chan) 生狹隘和排他,不能用 “此消彼長”的傳(chuan) 統思維方式去應對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交流與(yu) 共融。
當地政府也迅速改變了口風,記者在曲阜宗教局采訪時,該局負責人也稱,對於(yu) 此事,政府已經有了統一回應,“目前,詳細設計尚未確定,下一步曲阜市將采取穩妥措施推進基督教堂建設。”
豐(feng) 宗潔也說:“具體(ti) 什麽(me) 時候能建成,最終建成什麽(me) 樣,現在也都說不準了。”又像過去5年多一樣,聖三一堂的修建計劃陷入了停滯狀態。
式微與(yu) 興(xing) 盛
反對修建基督教堂,在曲阜曆史上,這並不是第一次,早在清末光緒年間,就曾發生過另外一樁大事。根據曲阜地方誌記載,光緒24年,一美國神父到曲阜傳(chuan) 教,看中了古城中一個(ge) 叫古泮池的地方,打算買(mai) 下大片土地,建造教堂以抗衡儒教。當時孔府的主人衍聖公孔令貽聞訊後非常惱怒,一方麵會(hui) 同當時的曲阜知縣孫國楨邀集了以孔鼎臣為(wei) 首的孔氏族人聯名上書(shu) 朝廷,請朝廷出麵幹涉外教侵入;一方麵聯合曲阜城內(nei) 外的紳商名流共同募捐在古泮池建起“文昌祠”,供奉文昌帝君,祈求科甲功名的昌盛。
最終,美國神父意識到官居一品的世襲衍聖公及其龐大的家族絕非好惹,若激起公憤,很難在此地站住腳,於(yu) 是改在曲阜西關(guan) 外路南建立了福音堂,作為(wei) 傳(chuan) 教基地。
與(yu) 那個(ge) 時代遍布全國的更加慘烈的教會(hui) 案相比,曲阜的教堂之爭(zheng) 並不引人矚目,很快就被遺忘了,那次爭(zheng) 端,也是有記錄可考的唯一一次在曲阜當地的基督教和儒家的正麵衝(chong) 突。
一直到1980年代,儒學開始緩慢複興(xing) ,基督教在中國的傳(chuan) 播更是進入了較好的時候。而且,二者形成鮮明對比,基督教的傳(chuan) 播一方麵低調行事,小心翼翼地處理著與(yu) 政府和其他宗教的關(guan) 係,另一方麵則是信徒數量的大幅度增加,擁有著越來越強大的信眾(zhong) 基礎。
曲阜的聖三一堂無論最終會(hui) 建成什麽(me) 樣子,都掩蓋不了一些讓人尷尬的事實:在這樣一個(ge) 孔孟故裏、東(dong) 方文化聖城、居民多半都是孔子後裔的小城,儒學的式微和基督教信仰的強勢之間的對比愈發鮮明。
在記者的采訪中,這種尷尬的現實多被學者們(men) 歸咎於(yu) 曆史的原因。知名儒家學者蔣慶是這次簽名的發起人之一,在他看來,儒家文化近百年來受到“文革”徹底反傳(chuan) 統的無情摧殘,現在又受到商業(ye) 化肆無忌憚的利用,已元氣大傷(shang) ,儒教信仰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在這種情況下基督教信仰乘虛而入,曲阜也不能例外。
孔廟之高,耶穌之近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各類宗教信仰的複蘇一直都是在兩(liang) 個(ge) 層麵展開的,一類是真正地將信仰根植於(yu) 生活,用於(yu) 靈魂安頓,這類信眾(zhong) 多集中於(yu) 大城市,富人和精英階層;另一類出於(yu) 一種功利性的目的,希望通過信教而得到神的庇護,免除災禍,祈求平安、財運、地位等。
這種精神依戀和神靈庇護的需求,從(cong) 來都不是儒家所提供的。“如果說宗教本身可以劃分為(wei) 關(guan) 於(yu) 群體(ti) 意義(yi) 建構的宗教與(yu) 關(guan) 於(yu) 個(ge) 體(ti) 生命救贖的宗教的話,以此岸和社會(hui) 關(guan) 注為(wei) 重心的儒教顯然屬於(yu) 前者,而基督教則是後者的典型。”陳明說。
今天的儒教所呈現出來的麵貌是拒芸芸眾(zhong) 生於(yu) 千裏之外的。以曲阜為(wei) 例,無論是傳(chuan) 統留存下來的孔府家廟,還是近年來修建的各種各樣的儒家建築,從(cong) 建築形態而言,無不是森嚴(yan) 高聳的官府式建築,從(cong) 日常功能來說,多是建起高高的圍牆,設立保安,收取門票,與(yu) 一般公眾(zhong) 毫無幹係。
“漢代以後儒學確實在與(yu) 政治結合過程中產(chan) 生了許多問題,後來更形成諸多弊端,儒學的官學化造成了‘官氣十足’。”陝西師範大學儒學研究所所長韓星說,但這隻是儒學在政治方麵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且曆代的大儒一直在努力通過回歸先秦孔孟,弘揚儒家的真精神——人文理性精神,也就是今天所說的以人為(wei) 本的精神,這種精神已經成為(wei) 一種可貴的政治文明傳(chuan) 統,在這種精神價(jia) 值的影響下,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社會(hui) 雖然沒有現代程序民主,但有民本思想可以與(yu) 現代民主接榫。
事實上,在10位學者的聯名反對信中,同樣提到,曲阜建造基督教堂的根本原因,不在於(yu) 時下基督教在中國的熾熱,而在於(yu) 中華文化主體(ti) 性的挑戰。當務之急,是激活孔廟(文廟)等傳(chuan) 統儒教道場的信仰功能,徹底擯除其現行商業(ye) 和旅遊的色彩。須知,古今中外尚未聞有任何一個(ge) 國家與(yu) 民族,其宗教信仰場所由文物部門或旅遊部門把持,並向前來朝聖禮拜的人們(men) 收取門票費用的做法。
信仰的競爭(zheng)
雖然官方的表態已經讓曲阜的教堂風波逐漸歸於(yu) 平靜,但網上簽名支持10位學者反對建教堂的各界人士依然在滾動增加,熱度不減,儒家學說生命力之頑強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不過,在陳明看來,文化本身應該無所謂衝(chong) 突,隻是與(yu) 利益交織。韓星也認為(wei) ,中國曆史上,從(cong) 來都沒有發生過一例宗教戰爭(zheng) ,黃巾起義(yi) 、太平天國都不過是用迷信包裝的世俗戰爭(zheng) 。因為(wei) 沒有宗教偏見,沒有宗教戰爭(zheng) ,使得各種宗教傳(chuan) 進中國後,爭(zheng) 鬥鋒芒都被過濾,進而相互尊重,彼此共存。
今天所出現的爭(zheng) 論,與(yu) 民國初年梁啟超建立孔教會(hui) 一樣,更多的是出於(yu) 對中華文化主體(ti) 性的焦慮,所做出的本能反應。“雖然不至於(yu) 有什麽(me) 劇烈衝(chong) 突,但在未來若幹年,中國社會(hui) 肯定會(hui) 上演各種宗教文化的競爭(zheng) 。”韓星說。
中國正在進行著的道德建設,是一場在全球化過程中的道德建設,與(yu) 早已建立了科學傳(chuan) 播模式的基督教相比,孔子那些極具宗教魅力的言行、思想和人格,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傳(chuan) 播,怎麽(me) 運用,都還是沒有答案的大課題。
在曲阜采訪時,記者認識了一位以儒學傳(chuan) 播為(wei) 己任的民間人士段炎平。2005年,他建立了曲阜儒者聯合會(hui) ,致力於(yu) 培養(yang) 一批青年國學人才,“也就是培養(yang) 儒學自己的經師,就像基督教的牧師一樣,脫離生產(chan) ,專(zhuan) 事講經。”段炎平說,儒學傳(chuan) 播最大的問題不在於(yu) 缺乏研究者,而在於(yu) 缺乏傳(chuan) 播者,將講經布道作為(wei) 職業(ye) 的一群人。
2010年,段炎平終於(yu) 在全國範圍內(nei) 招到了第一批18名全日製學生,多是在完成義(yi) 務教育後,放棄了繼續讀書(shu) 的打算。“他們(men) 的家長更多的是將我這裏看成是一個(ge) 職業(ye) 學校一樣。”段炎平說,畢業(ye) 之後,他們(men) 要麽(me) 自己開設私塾,要麽(me) 就去做書(shu) 院老師,這類的社會(hui) 需求已經越來越多,找工作早就不成問題。不過,記者詳細了解後也發現,這18名90後一代的學生,家境條件大都比較優(you) 越,事實上並無謀生之憂。
段炎平的書(shu) 院就設在孔府旅遊區外不遠處的一所破房子裏,18個(ge) 學生日日讀《論語》,誦儒家經典,嚴(yan) 格按照孔夫子的教導起居學習(xi) ,每年有專(zhuan) 門的時間四處遊學。
“這麽(me) 大一個(ge) 國家,總共才招到18個(ge) 孩子。”這讓段炎平有點難過,不過,明年報名的已經超過30個(ge) 了。在段炎平看來,信仰的競爭(zheng) 不該僅(jin) 僅(jin) 停留在口水式的爭(zheng) 論中,儒學的傳(chuan) 播不是廟堂之高的宏大爭(zheng) 論,而應該回歸民間,深耕基層。將孔子那些樸素而溫暖的生活態度最大範圍地傳(chuan) 播到民間,根植於(yu) 民眾(zhong) 心中。
記者離開曲阜的那個(ge) 下午,正是聖誕讚美歌會(hui) 的最後一天。豐(feng) 宗潔在那個(ge) 簡陋的臨(lin) 時教堂中,帶領著信徒高聲讚美耶穌,讚美歌穿越圍牆,回蕩在荒涼的魯南鄉(xiang) 村。聖三一堂的奠基石已經被周圍建築工地飛揚的塵土遮蔽得模糊不清。段炎平也在他的陋室中,教孩子們(men) 讀《三字經》,背《論語》,彈古琴,頌古樂(le) 。他們(men) 都不大聽得懂那些事關(guan) 文明衝(chong) 突的宏大爭(zheng) 論,但是,信仰正在真切地成為(wei) 中國人的問題,人們(men) 的選擇與(yu) 爭(zheng) 論無涉,與(yu) 權力無關(guan) 。
來源網址: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