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熱潮下,仍有很多實質性問題亟待解決(jue)
作者:楊東(dong) 平
來源:“敦和基金會(hui) ”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五月十七日丁亥
耶穌2019年6月19日
傳(chuan) 統文化在中國的複興(xing) ,一方麵如火如荼,方興(xing) 未艾,另一方麵還有很多實質性、技術性的問題亟待解決(jue) 。從(cong) 100年前的五四到今天,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都認同一個(ge) 觀點——一個(ge) 文明的國家、文明的民族不能夠跟自己的傳(chuan) 統決(jue) 裂。正因為(wei) 如此,這些問題才特別值得關(guan) 注,這也是我們(men) 做《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發展報告2018》的一個(ge) 初衷。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dong) 平在第三屆LIFE教育創新峰會(hu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發展報告2018》發布會(hui) 上發言
十八大以來,尤其十九大以後,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已經上升為(wei) 國家的意識形態,作為(wei) 國家精神文明建設,文化自信的一個(ge) 基本的組成部分。教育部也專(zhuan) 門出了關(guan) 於(yu) 中小學開展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的指導意見。傳(chuan) 統文化的複興(xing) 從(cong) 民間的國學熱,到現在已經成為(wei) 一種自上而下的政府行為(wei) 、國家意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和敦和基金會(hui) 花了一年的時間,對當代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的現狀和問題做了比較全麵的掃描、研究,形成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發展報告2018》。
敦和基金會(hu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發展報告2018》資助項目負責人王萌,就項目價(jia) 值及敦和基金會(hui) 資助理念進行簡要介紹
這份報告當中,我們(men) 區分了幾個(ge) 不同的主體(ti) 。一部分是在中小學、高中、大學各階段,政府在學校推進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的規定性要求和實際開展的情況。
除了政府、公辦學校,近幾年來,社會(hui) 上最火、生長最快的是民間書(shu) 院、私塾、國學班等各種民間教育機構。一些義(yi) 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不到公辦學校上學,隻接受讀經教育,對此,教育部是禁止的,但這個(ge) 現象仍然普遍存在,這也說明民間自發的國學研習(xi) 熱情還是非常高漲。
另外,一些社會(hui) 機構,包括圖書(shu) 館、博物館、社會(hui) 組織、媒體(ti) 等,在這個(ge) 領域也形成傳(chuan) 統文化教育正在生長的很有能量的板塊。比如,鳳凰網的國學頻道、光明日報的國學版等等,還有一個(ge) 新媒體(ti) ,利用在線的平台和微信群進行傳(chuan) 統文化的學習(xi) ,這個(ge) 途徑也是近幾年發展得非常快的。
很多微信群,有的是以讀《論語》為(wei) 主,有的是讀王陽明為(wei) 主,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其中,有一個(ge) 讀王陽明的群,是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上班以前先讀,先在網上學習(xi) 半個(ge) 小時,有一個(ge) 老師領讀或者領講,然後再吃飯上班,天天如此。這些參與(yu) 者的熱心和熱情之高漲,出乎我的意料。
教育專(zhuan) 家、實踐者以及媒體(ti) 人,就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的重點、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國學教育並沒有形成自己比較清晰、比較完整的係統
公辦學校係統強調了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究竟如何貫徹落實仍是很大的問題。大多還停留在古典詩詞、文章的學習(xi) 層麵。古代經典究竟應該在中小學教育中占什麽(me) 樣的分量?這個(ge) 問題還沒有答案。
讀經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能不能用詩詞歌賦來取代經典學習(xi) ,代替四書(shu) 五經?即便以文學形式的學習(xi) 為(wei) 主的國學傳(chuan) 承,主要也還是以活動的方式,比如央視的《經典永流傳(chuan) 》。
國學教育並沒有形成自己比較清晰、比較完整的係統,包括教材。在不同的階段,有哪些東(dong) 西是必須學的,現在還沒有答案。
傳(chuan) 統文化教育還有很多實質性問題亟待解決(jue)
民間的國學學習(xi) 係統,百花齊放,最著名的是一個(ge) 台灣的學者(新儒家大師牟宗三的入室弟子)王財貴倡導的讀經模式。他主張從(cong) 小大量地讀,背30萬(wan) 字等等。對於(yu) 純粹的讀經,大家從(cong) 經驗上可能都會(hui) 感到它是有問題的,我們(men) 在21世紀培養(yang) 一個(ge) 兒(er) 童,用千年以前的方式是不是合適?這個(ge) 問題肯定會(hui) 持續爭(zheng) 論下去。即便是讀經為(wei) 主的機構他們(men) 的選擇也各不相同。對於(yu) 讀經的合法性或者合理性我們(men) 怎麽(me) 去確認,究竟哪些經典我們(men) 可以定性為(wei) 優(you) 秀的,是必須學的,是需要背誦,這個(ge) 問題到今天為(wei) 止沒有標準答案。
社會(hui) 教育係統當中,對於(yu) 道德教化,改善一個(ge) 地區的民風作用較為(wei) 明顯。如山東(dong) 的鄉(xiang) 村書(shu) 院,成為(wei) 鄉(xiang) 村的文化涵養(yang) 的渠道,的確有助於(yu) 改善家風、民風。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的背後,有很多複雜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除了定性問題,也有師資的問題。盡管教育部已經把書(shu) 法納入小學教育,實際上絕大多數學校都做不到,答案很簡單,就是沒有老師。即使有老師,也會(hui) 說沒時間,這就是應試教育,在應試教育體(ti) 係中,想要做更多的加法是非常困難的。
總而言之,傳(chuan) 統文化在中國的複興(xing) ,一方麵如火如荼,方興(xing) 未艾,另一方麵還有很多實質性、技術性的問題亟待解決(jue) 。正因為(wei) 如此,這些問題才特別值得關(guan) 注,這也是我們(men) 做《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發展報告2018》的一個(ge) 初衷。
對於(yu) 究竟是主張弘揚傳(chuan) 統還是反傳(chuan) 統,我們(men) 已經超越了20年以前的討論。從(cong) 100年前的五四到今天,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都認同一個(ge) 觀點——一個(ge) 文明的國家、文明的民族不能夠跟自己的傳(chuan) 統決(jue) 裂,還是要在繼承傳(chuan) 統的同時來創新,也就是要通過強基固本獲得繼續生長的力量,這也是我們(men) 對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的祝願。
(以上內(nei) 容根據楊東(dong) 平教授在第三屆LIFE教育創新峰會(hui) 上的發言整理而來)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