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鉤】答客問:你為什麽要給女兒寫一本書?

欄目:書評讀感
發布時間:2019-04-10 23:54:05
標簽:《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曆史》、宋代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答客問:你為(wei) 什麽(me) 要給女兒(er) 寫(xie) 一本書(shu) ?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我們(men) 都愛宋朝”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三月初二日癸酉

          耶穌2019年4月6日

 

 

 

客:你今年又出了一本談宋代的新書(shu) ?

 

吳:是的,這個(ge) 月剛出了一本《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也是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品,是繼《宋:現代的拂曉時辰》《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之後,我在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的第三本書(shu) 。

 

客: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

 

吳:是的。在我女兒(er) 讀初中時,我便有意給她寫(xie) 一部關(guan) 於(yu) 宋朝的曆史讀物,跟她談談曆史故事,希望她能夠以一種溫情與(yu) 敬意看待我們(men) 的曆史與(yu) 傳(chuan) 統。我女兒(er) 從(cong) 小讀的是雙語學校,接受的是雙語教育,我不想她“忘本”。

 

這本書(shu) 其實也是寫(xie) 給我女兒(er) 的同齡人、家長以及所有對宋朝曆史感興(xing) 趣的朋友們(men) 。我真誠希望,我講述的宋朝有助於(yu) 一些朋友糾正過去對華夏曆史與(yu) 傳(chuan) 統的偏見、成見。

 

客:為(wei) 什麽(me) 會(hui) 想到寫(xie) 這麽(me) 一本書(shu) ?

 

吳:我十分崇敬的錢穆先生曾經說過:“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以往曆史,應該略有所知。二、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有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曆史之溫情與(yu) 敬意。三、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曆史有一種溫情與(yu) 敬意者,至少不會(hui) 對其本國以往曆史抱有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yi) ,而將我們(men) 當身種種罪惡與(yu) 弱點,一切諉卸與(yu) 古人。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以上諸條件者比較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我寫(xie) 《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的用意,即在於(yu) 此。

 

 

 

客:說得我心癢癢了,這本《知宋》到底講的是什麽(me) ?

 

吳:這本書(shu) 采取給女兒(er) 講故事的形式,選取了25個(ge) 極具代表性的曆史典故,通過講故事呈現宋朝的製度文明,並通過分析宋朝權力的架構、製衡、運作和得失,嚐試為(wei) “宋朝何以如此繁榮”以及“後來如何走向沒落”提供一種解釋。

 

客:為(wei) 什麽(me) 要采用講故事的方式?

 

吳:主要是基於(yu) 兩(liang) 個(ge) 考慮。第一,我相信對大眾(zhong) 來說,閱讀一個(ge) 情節曲折的故事,會(hui) 比閱讀幹巴巴的論文更有興(xing) 趣與(yu) 熱情,換句話說,我希望這本書(shu) 更有可讀性與(yu) 吸引力。

 

第二,故事其實也是“活的製度”,以前我寫(xie) 過不少介紹宋代政治、司法成就的文章,引來了一些反駁,反駁者質客:紙麵上的規定都是很動聽的,執行起來呢?那麽(me) ,現在我講述發生在故事裏(而不是寫(xie) 在紙麵上)、已經被執行起來的製度及其運作過程,是不是更有說服力一些呢?

 

客:你在寫(xie) 這本書(shu) 時,你女兒(er) 有什麽(me) 想法?

 

吳:我女兒(er) 是這本書(shu) 的第二個(ge) 讀者(第一個(ge) 讀者是我太太),我要求她讀完打印稿,既幫我校對錯漏之處,同時也可以讓她稍深入一點去了解宋朝曆史,進而能夠理解以宋製為(wei) 代表的傳(chuan) 統的華夏製度文明。

 

我女兒(er) 也確實從(cong) 頭到尾校對了一遍書(shu) 稿,並幫我繪製了書(shu) 裏的一張插圖《宋朝詔敕流程示意圖》。她還寫(xie) 了一篇文章,談她校對文稿的感想,這篇文章也以“女兒(er) 序”的形式收入《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中。

 

現在回想起來,真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我女兒(er) 給我校對書(shu) 稿時,剛剛讀高一,如今她已讀高三,快高中畢業(ye) ,馬上就要進入大學讀書(shu) 了。

 

客:你這本書(shu) 對你女兒(er) 的成長與(yu) 學習(xi) 帶來了什麽(me) 受益?

 

吳:很難說閱讀一本書(shu) 對女兒(er) 的學習(xi) 與(yu) 成長有什麽(me) 立竿見影的收益,但家庭的閱讀環境與(yu) 氛圍,確實會(hui) 給孩子的閱讀興(xing) 趣與(yu) 閱讀能力產(chan) 生深刻的影響,我女兒(er) 從(cong) 小就喜歡閱讀,讀的書(shu) 很龐雜,視野與(yu) 知識麵都比較開闊,從(cong) 小學開始,學校舉(ju) 行的課外知識競賽,她基本上都是拿第一。

 

其實我們(men) 並沒有刻意要求她讀書(shu) ,讀某一本書(shu) ,隻是家裏到處都是書(shu) 籍,父母都是讀書(shu) 人,孩子自然而然就養(yang) 成了閱讀的習(xi) 慣。我女兒(er) 現在讀高三,已拿到大學預錄取的offer,我想,這可能也是得益於(yu) 她從(cong) 小養(yang) 成的閱讀習(xi) 慣與(yu) 閱讀能力。

 

 

 

客:我是成年人,中年男人,也可以讀這本書(shu) 嗎?

 

吳:哈,成年人更需要讀一讀。這些年,我有一個(ge) 感觸,就是覺得我們(men) 的政治史、法學史、製度史敘述,基本上都是以對待“他者”的筆調來講述本國傳(chuan) 統,不管是自由主義(yi) 者的敘述,還是正統派人士的敘述。這構成了一百年來中國的一道比較奇特的文化景觀。這樣的偏見與(yu) 成見需要扭轉過來。看完這本《知宋》,我相信會(hui) 刷新您對宋朝製度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的認識。

 

客:看了《知宋》,我也“知宋”。

 

吳:哈,這個(ge) 口號好。我要轉給出版社。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