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dong) 晉南朝儒學的孕生與(yu) 構成
來源:“上海儒學”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二月十二日甲寅
耶穌2019年3月18日
2019年3月13日上午9時,“江南儒學”係列講座2019年第二場(總第六場)於(yu) 複旦大學光華樓哲學學院正式開講。本次講座的主題為(wei) “東(dong) 晉南朝儒學的孕生與(yu) 構成”,由複旦大學哲學學院才清華副教授主講,何俊教授主持。
會(hui) 議伊始,何俊教授就本次講座做了導言。他借助“江南儒學”係列講座第五場何益鑫博士所提到的“南歸的子遊之學”對於(yu) 江南儒學的意義(yi) ,指出子遊的思想可在一定意義(yi) 上作為(wei) 江南儒學的早期代表,而江南真正成為(wei) 儒學的一個(ge) 特定區域,則要要從(cong) 晉室東(dong) 渡以後才開始。
隨後,才清華副教授圍繞著“晉室東(dong) 渡到南朝”這一時期儒學思想的特點為(wei) 大家做了詳細講述。一方麵,才教授著重提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hui) 現實與(yu) 學術思想之間的關(guan) 聯,因此他認為(wei) 在思考這一時期的江南儒學概念時,可以從(cong) 外緣的視角對學術的發展路向作出分析。另一方麵,作為(wei) 案例,才教授又著重分析了東(dong) 晉門閥士族的形成對儒學發展的巨大影響。此外,才教授還強調如果從(cong) 複雜的學術狀況來看江南儒學的孕生,還應當注意到它與(yu) 江南本土族群的家學以及北方來的世家大族之家學間的淵源和張力。經由上述分析,才教授還進一步討論了這一時期的江南儒學對於(yu) 禮教的重視等特征。在她看來,如果以江南這一地域規定及魏晉南北朝這一時間規定來切入儒學,就一定要更廣泛的視野關(guan) 注它的諸多外部特征。
在講座中,才教授還引入了古人所說的南北學之差異說:“北人學問,淵綜廣博;南人學問,清通簡要”,並著重分析了魏晉玄學對南北朝思想成型的可能影響,她指出魏晉玄學重義(yi) 理、概念辯析與(yu) 理論建構等特點在某種意義(yi) 上構成了南朝儒學的學術特征;同時南朝思想本身自由與(yu) 包容的特性也一定程度上決(jue) 定了其對玄學思潮的接納。此外,才教授還指出如果從(cong) 南朝儒學思想的獨特性這一角度來展開研究,或可重新發現某些大哲不為(wei) 人所知思想麵向,例如皇侃、範縝等人。
講座最後,何俊教授做出了總結。他指出才清華副教授的講座不僅(jin) 為(wei) 我們(men) 認識江南儒學的開端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根據,而且也為(wei) 理解當時學術思想與(yu) 社會(hui) 環境之間的關(guan) 係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江南儒學研究作為(wei) 一種以哲學為(wei) 中心的研究,既不同於(yu) 一般的文化研究,又必須考慮思想與(yu) 環境的互動,本次講座為(wei) 該研究方法提供了一個(ge) 很好的範例。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