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餘東海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君子的標準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十月初六日己酉
耶穌2018年11月13日
君子之真偽(wei) ,非世俗所能辨也。例如,東(dong) 海以儒生自居,內(nei) 人嚐譏我偽(wei) 君子偽(wei) 道學,遑論外人。蓋世俗缺乏知人之明,不僅(jin) 以細節小事判斷人,甚至細節小事也是錯看。孔子事君盡禮,人以為(wei) 諂,得出的結論是孔子諂媚君主。諂媚者,當然非君子也。
世俗不能辨君子之真偽(wei) ,並非君子沒有標準,沒有真偽(wei) 。讀通儒經,下學上達,良知光明,自有知人之明,自能分辨聖賢與(yu) 盜賊,君子與(yu) 小人,分辨君子之真偽(wei) ,自能尊崇、親(qin) 近聖賢君子。也就是說,是君子自能知君子。
孔孟之道就是君子之道。君子的各種表現,包括文化特征、道德特點和思想特色,孔子在《論語》說得最多。
例如,君子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人不知而不慍,思不出其位,不器,不爭(zheng) ,不黨(dang) ,不憂貧,不為(wei) 稻粱謀,不求全責備。君子誌於(yu) 道據於(yu) 德依於(yu) 仁遊於(yu) 藝,懷仁務本,急公好義(yi) ,愛人以仁,助人為(wei) 樂(le) ,自省,坦蕩,主忠信,修己安人,守孝道,尊五美,摒四惡,行義(yi) ,篤親(qin) ,恭行,愛人,惠民,有恒,文質彬彬,名正言順,不憂不懼不惑,知命知言知禮知人,內(nei) 省無疚,謙遜誠信,不可欺罔,有過必改……
《論語》中,君子與(yu) 小人常常相對而言。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於(yu) 義(yi) ,小人喻於(yu) 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之;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君子理所當然信仰“性與(yu) 天道”。信仰的堅定程度,可稱為(wei) 信仰度。信仰度可分為(wei) 初級、高級、終極三級。士初級,不太堅定,可進可退;君子高級,非常堅定,不會(hui) 退轉;聖賢是君子之大者,絕對信仰,堅如金剛,永無磨損。信仰度與(yu) 德性、學術的正醇度成正比,一低皆低,一高三高。
十五有誌於(yu) 學,士也。學而時習(xi) 之的前提是信之。一定程度的信是學習(xi) 的內(nei) 驅力之一,故謂之初級信。君子而立,成就了基本仁德,建立了基本人格,也就堅定了信仰,故謂之高級信。君子於(yu) 精微處猶有疑惑,聖賢則圓證性天,學術圓通,精義(yi) 入神,故謂之終極信。
君子的標準,分而言之,不勝枚舉(ju) ;統而言之,三達德耳。君子所有的特征表現,都可以統歸於(yu) 仁智勇三德。三達德又屬於(yu) 仁本主義(yi) 三觀。三觀,一是世界觀,主要指本體(ti) 觀,又包括生命觀;二是人性觀,對人之本性和習(xi) 性的分析解悟,儒家最為(wei) 深刻;三是價(jia) 值觀,也就是道德觀,五常道就是五大價(jia) 值標準。關(guan) 於(yu) 仁本主義(yi) 三觀,詳見東(dong) 海《仁本主義(yi) 》一書(shu) 。
知識貴博而賤狹,三觀貴精而賤雜。儒之醇雜,看他三觀。對於(yu) 仁本主義(yi) 三觀,解之深、悟之透、信之堅、持之定,就是醇儒。醇儒就是君子儒。君子醇正,聖人大中至正,醇之又醇。如果三觀中雜入了異端外道的觀點,就是雜儒。如果立場不再儒家,就是一般雜家;如果立足於(yu) 異端外道,就是外道雜家。
三觀有偏差,標準就失準;三觀若反常,標準就顛倒。用佛道的道德標準來評判儒家,君子低品甚至虛偽(wei) 。以邪教的道德標準來評判儒家,聖賢就成了盜賊。反過來,很多異端外道的道德模範,以君子標準衡量之,就成了小人盜賊。故道德標準準不準、對不對,也是區分正道與(yu) 邪道、君子與(yu) 小人、聖賢與(yu) 盜賊的關(guan) 鍵所在。堅持錯誤的標準,言行就正常不起來。
世人常將正人與(yu) 君子並稱,兩(liang) 者有同有異。正人,正派正義(yi) ,敢作敢為(wei) ,然與(yu) 善人一樣,“不踐跡,亦不入於(yu) 室。”有說真話的勇敢,缺乏說真理的內(nei) 力。君子的責任感正義(yi) 感更高,能踐聖人之跡,能入儒家之室,智勇雙全,能夠弘儒傳(chuan) 道,傳(chuan) 播真理。
努力做一個(ge) 君子,這是自愛也可以更好地愛人,更好地、真正地愛家人、國人和國家。做君子吉祥,可以福蔭家人;說真理德大,可以德澤後人。真理弘揚起來,君子多起來,國家的文明度、社會(hui) 的和諧度、人民的幸福度就會(hui) 水漲船高。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