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將教師節改期為(wei) 9月28日孔子誕辰日》
來源:《南方都市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八月十七日辛酉
耶穌2018年9月26日
周洪宇。網絡圖
南都訊記者唐孜孜 9月28日是孔子誕辰。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再次建議,將教師節改期至9月28日孔子誕辰日。據悉,早在2015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周洪宇就曾向全國人大提出過相關(guan) 建議。
據介紹,過去將9月10日定為(wei) 教師節,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氣氛。
但周洪宇認為(wei) ,現在每年9月10日正值學校開學校務繁忙,無暇開展紀念慶祝活動,教師節對教師來說形同虛設。此外,現行教師節缺乏必要的曆史意蘊,無法彰顯中國教育傳(chuan) 統的文化內(nei) 涵,對於(yu) 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無特定底蘊。而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當今教學改革的方向,具有很強的鏡鑒意義(yi) 。
因此,他建議,由教育部報請國務院法製辦,申請修改《教師法》,將教師節由9月10日改為(wei) 9月28日孔子誕辰日。
周洪宇介紹,教育部教師司曾回複稱將此建議吸收至《教師法》的修訂,並提交國務院法製辦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他了解到,後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意見不一,因此未采納他的修改建議。但周洪宇認為(wei) ,有不同意見很正常,但對於(yu) “修改意義(yi) 不是很大”的觀點他並不讚成,他認為(wei) 將教師節改期到孔子誕辰9月28日,不但使教師節名實相副,更對加強中華優(you) 秀文化教育,傳(chuan) 承中華曆史文脈,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和深遠的曆史意義(yi) 。
建議全文如下:
教師節可否改期到孔子誕辰9月28日?
周洪宇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dang) 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事業(ye) ,尤其是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了教育在國家戰略中優(you) 先發展的地位。近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所作重要講話中,對此再次作了強調,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對教育事業(ye) 的高度重視。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ye) 。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在古代,孔子被推崇為(wei) “大成至聖先師”,被譽為(wei) “萬(wan) 世師表”。孔子在2500多年前倡導的“有教無類”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與(yu) 方法至今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yi) 。現行教師節設立30多年來對中國教育事業(ye) 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它喚起了社會(hui) 對教育的高度重視,激發了廣大教師的職業(ye) 自豪感,鼓舞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cong) 而以更加高昂的工作熱情,投身黨(dang) 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e) 。但客觀說來,現行教師節缺乏必要的曆史文化意蘊,無法彰顯中國優(you) 秀教育傳(chuan) 統的文化內(nei) 涵,對於(yu) 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並無特別曆史底蘊助益。
因此,將教師節改期到孔子誕辰9月28日,不但可以使教師節名實相副,更對加強中華優(you) 秀文化教育,傳(chuan) 承中華曆史文脈,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和深遠的曆史意義(yi) 。
我之主張將教師節改期到孔子誕辰9月28日,主要基於(yu) 如下理由:
一是教師節改期到孔子誕辰有利於(yu) 傳(chuan) 承中華曆史文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暨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第五屆會(hui) 員大會(hui) 開幕會(hui) 上講話時指出,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chan) 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流血脈,而孔子則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中國文化的象征符號,是中國教育文化的靈魂人物。孔子對中國曆史文化的影響無與(yu) 倫(lun) 比。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14年9月我國第30個(ge) 教師節來臨(lin) 之際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發表了《做黨(dang) 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的重要講話。他明確指出,教師的首要職責就是傳(chuan) 道。做好老師有四個(ge) 標準,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紮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的一生基本上都在從(cong) 事教育實踐活動,他為(wei) 後世樹立了教師“學而不厭”的敬業(ye) 精神和“誨人不倦”的忠誠態度。對教育事業(ye) 的忠誠,對高尚師德的堅守,為(wei) 教師職業(ye) 道德境界植入傳(chuan) 統文化基因,正是今天教師需要孜孜以求的理想大道。
孔子倡導的仁愛思想、君子之道、師者之道,與(yu) 今天教師節弘揚尊師重道的主旨一脈相承。隻有堅持從(cong) 曆史走向未來,從(cong) 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men) 才能做好今天的教育改革事業(ye) 。“君子三省其身”,教師節改期到孔子誕辰,正好賦予了這個(ge) 隆重節日一個(ge) 高尚靈魂、樹立了一個(ge) 流傳(chuan) 千古的楷模,從(cong) 而有利於(yu) 重塑教師職業(ye) 的尊嚴(yan) 與(yu) 魅力。
二是教師節改期到孔子誕辰有利於(yu) 營造教師節新氣象。
1984年初定9月10日為(wei) 教師節,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氣氛。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禮是生活的範式,在整個(ge) 現存的狀況中產(chan) 生一種適當的氛圍,使人以嚴(yan) 肅的態度對待事物、信任和敬意。”“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yun) 推動另一朵雲(yun) ,一個(ge) 靈魂喚醒另一個(ge) 靈魂。”將教師節改為(wei) 孔子誕辰,既是對傳(chuan) 統文化的尋根,更是喚醒民眾(zhong) 對自己曆史文化應有的“溫情與(yu) 敬意”,可賦予教師節2500多年的深厚曆史文化底蘊,開創教育事業(ye) 發展的新鮮氣象。
用9月28日做教師的節日,可以增加傳(chuan) 統文化含義(yi) ,新教師節與(yu) 國慶節臨(lin) 近,也有利於(yu) 提高全社會(hui) 的尊師重教氛圍。而現行9月10日教師節,正值學校開學校務繁忙,行政無暇有效開展紀念慶祝活動,教師們(men) 大多忙碌於(yu) 開學的各項工作,很難有時間與(yu) 心情享受節日,也不利於(yu) 教師職業(ye) 道德建設。而改為(wei) 9月28日,能與(yu) 中秋、國慶假期有一個(ge) 自然銜接,政府部門、社會(hui) 團體(ti) 和學校組織開展活動時間充裕,也有利於(yu) 刹住“送禮風”。借此,教師可增強自身的責任使命感,民眾(zhong) 亦可領悟孔子的教育思想,營造真正的尊師重道社會(hui) 氛圍,豈不一舉(ju) 多得?
三是教師節改期到孔子誕辰有利於(yu) 推動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孔子不僅(jin) 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世界範圍內(nei) 有著廣泛影響,是人類精神文明的主要導師。孔子在國際上擁有崇高的地位,他被認為(wei) 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影響世界人類文明進程,與(yu) 釋迦牟尼、耶穌和蘇格拉底等人齊名、對後世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的偉(wei) 大人物之一。美國出版的《名人年鑒手冊(ce) 》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依次排在前頭的是:孔子、柏拉圖、亞(ya) 裏士多德。
2005年10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3屆大會(hui) 批準,正式決(jue) 定從(cong) 2006年起,設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孔子教育獎”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首個(ge) 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國際大獎。“孔子教育獎”每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一次,主要表彰在全民教育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和個(ge) 人。2009年是孔子誕辰2560周年。當年9月27日晚上,也就是在曲阜孔廟舉(ju) 行祭孔大典前一天,首次設立的孔子教育獎榮譽獎授予了不丹教育部非正規及繼續教育計劃高級項目。
截止到2017年,“孔子教育獎”已成功評選表彰12屆,獲獎機構33個(ge) 。獲獎者遍布全球各個(ge) 地區,顯示了以孔子為(wei) 代表的中華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影響力。近10餘(yu) 年來,遍布全球的孔子學院已成為(wei) 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孔子學說已走向了世界各地。將教師節改期到孔子誕辰日有利於(yu) 推動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四是孔子誕辰具體(ti) 時間學術界意見不完全統一,但不影響確定將孔子誕辰確定為(wei) 9月28日,更不影響將教師節確定為(wei) 9月28日。
現在有一種說法,孔子誕辰的真正時間並不一定是9月28日,因此也不宜將之確定為(wei) 孔子誕辰,當然也就更不宜將教師節確定為(wei) 9月28日。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實它將孔子誕辰的真正時間與(yu) 將孔子誕辰確定為(wei) 9月28日兩(liang) 者混為(wei) 一談了。
在我看來,這兩(liang) 者雖有相關(guan) 性,但並不是同一個(ge) 問題,前者屬於(yu) 事實層麵的問題,後者屬於(yu) 價(jia) 值層麵的問題。對於(yu) 事實層麵的問題,由於(yu) 不同的學者所依據的史料不同,觀點自然有別。有些事實層麵的問題,估計爭(zheng) 一萬(wan) 年也不會(hui) 得出統一的結論。這在學術界早已司空見慣,不足為(wei) 奇。沒有統一結論,就不能確定將某日定為(wei) 曆史偉(wei) 人的誕辰?恐怕不能這麽(me) 簡單與(yu) 機械吧。
從(cong) 人們(men) 熟知的“軸心時代”有代表性的人物來看,孔子、釋迦牟尼、耶穌等人的誕辰,就沒有一個(ge) 是有確定日期的。孔子誕辰具體(ti) 是哪一天,因為(wei) 曆史久遠,史料缺乏,隻有其父母叔梁紇、顏征在知道,後人確實很難弄清楚。而且顏征在即使知道也沒說,這就成為(wei) 千古之謎。9月28日是經專(zhuan) 家學者推算出來的,得到相當程度的認可,也在相當長時間使用。現在有學者對此日期確定有懷疑,這很正常,作為(wei) 學術問題,完全可以繼續研究與(yu) 爭(zheng) 議。
釋迦摩尼相傳(chuan) 在農(nong) 曆四月八日誕生,曆史記載也多有出入,爭(zheng) 議甚大,但現在還不是稱此日為(wei) 佛誕?現在每年12月25日所謂的“聖誕節“,將耶穌誕生日定為(wei) 公元元年12月25日,更是沒有什麽(me) 史料記載,爭(zheng) 議多得海裏去了。為(wei) 什麽(me) 定在12月25日?據說是因為(wei) 從(cong) 那天開始,夜晚會(hui) 越來越短,也就是預示光明的來臨(lin) ,這顯然過於(yu) 牽強附會(hui) 。還有人說是由於(yu)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之前一直逼迫基督徒,而且羅馬人拜太陽神(十二月二十五日),君士坦丁信奉基督教後,基督教成為(wei) 國教(羅馬天主教),後來停止拜太陽神,而把這一天定為(wei) 耶穌誕生日。說法五花八門,但也沒有影響將之確定為(wei) 耶穌誕辰。
既然如此,為(wei) 什麽(me) 非要去糾結哪些難以甚至無法確定的曆史事實而影響曆史價(jia) 值的確定呢?難道不清楚這本身就是一個(ge) 後世人基於(yu) 其事實與(yu) 價(jia) 值雙重考慮而可以大致確定的問題嗎?
責任編輯:柳君
【上一篇】走讀溫州孔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