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峒土司向氏:愛國盡職 孝友傳(chuan) 家
作者:張佐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七月十一日乙酉
耶穌2018年8月21日
鄂西卯峒土司自元末初設至清中期改土歸流,曆傳(chuan) 13代360餘(yu) 年。卯峒土司向氏家訓內(nei) 容豐(feng) 富,倡導忠孝思想、注重道德教化,在明清土司家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土司家訓既有中原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價(jia) 值理念,又具地區民族特色。忠君愛國,恪盡職守。土司的世襲權力和社會(hui) 地位均來自朝廷封贈,因而對政府“具有感恩與(yu) 依附心理,外在表現為(wei) 忠君愛國的特質”。向氏家訓強調“凡我子孫,須上報國恩,下光前烈”。具體(ti) 來說,對於(yu) 土司承襲官,須精忠報國,恪盡職守,嚴(yan) 守官箴。對於(yu) 普通族人,身受國恩,必當先期完納錢糧貢賦,爭(zheng) 為(wei) 良民。向氏以武功起家,自元至清,“忠藎(jìn)自矢,往往見於(yu) 奉命禦侮之餘(yu) ”,在為(wei) 國征戰中屢建奇功。雖曾一度內(nei) 亂(luan) 式微,而“忠君愛國之心,安之若素”。三世向那吾勸誡屬員秉公辦事,“勿舞文以弄法,勿作奸以犯科”。後世土司亦特頒《飭各頭目廉勤無貪虐諭》,訓令司內(nei) 官員廉潔勤政。
敦行孝悌,勤勉耕讀。向氏家訓頗重人倫(lun) 孝悌,認為(wei) 古聖先賢最看重的就是“孝悌”二字,事父事兄,“務循冬溫夏清之典,體(ti) 隅坐徐行之文,大端克立,乃為(wei) 孝子悌”。卯峒土司曾專(zhuan) 門發布《勸孝悌示》,倡導士民敦行儒家家庭倫(lun) 理。向氏一族曆代多有顯赫軍(jun) 功,但仍崇尚“耕讀傳(chuan) 家”的文化傳(chuan) 統。向氏家訓勸導族人要勤耕讀,認為(wei) “負耒橫經”是最能成就人的事業(ye) ,隻有不懼披星戴月之苦,下得朝漸夕摩之功,孝順友愛、勤懇務農(nong) ,家族才會(hui) 長盛不衰。十四世向正業(ye) 諄諄告誡族人,“務敦孝友,務肄詩書(shu) 禮樂(le) ”,以振家聲而繼前賢。卯峒土司非常重視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三世向那吾為(wei) 開財源豐(feng) 衣食,頒布《廣墾植告示》,要求大力開墾荒地,種植桑麻,並特設農(nong) 官巡行,獎勤罰惰。卯峒土司也很重視文化教育。二世向喇喏曾因“勤政興(xing) 學,撫綏有道”,受到明成祖嘉獎,獲封撫夷將軍(jun) 忠義(yi) 伯。七世向政創建書(shu) 院,教育向氏子弟及民間俊秀。明崇禎年間,十世向同廷認為(wei) ,卯峒“雖曰邊夷,亦風俗宜厚,人文可興(xing) ”,而人不學不如物,士不通經不足用,欲振興(xing) 地方,必須創辦學校培養(yang) 人才,遂頒發《廣修學舍告示》,命各地就近修建學舍,延請名師課讀,並鼓勵司內(nei) 各方踴躍從(cong) 事。至康熙末年,卯峒司內(nei) 共建有“成才”“蒙童”等各類學校6處,有力推動了當地文化教育事業(ye) 的發展。
戒懼崇禮,講信修睦。向氏在卯峒擁有較高的社會(hui) 地位,因而特別重視維護家族形象和承擔社會(hui) 責任。向氏家訓對族人道德品行要求極為(wei) 嚴(yan) 格,告誡子弟“淫為(wei) 惡首,陰騭昭然”,要恪守禮教,戒絕淫行,以保持良好門風;賭博、六博、踏踘,皆“非賢者事”,嚴(yan) 禁子弟沾染這些不良習(xi) 氣。向氏家族期望子弟恭行禮儀(yi) ,謙卑自守,“雍雍有儒者之氣,循循有學士之風”。向氏家訓要求子弟做人要正直忠厚,切勿“貧富異施,以至瞞心昧己”;行事要本天良、常省惕,切勿爾虞我詐,喪(sang) 失本性;對待親(qin) 族,要尊祖奉宗,“敬耆老而慈幼稚”,敦行好禮,登堂無囂淩之氣,入室有親(qin) 遜之風;對待鄉(xiang) 裏,要以親(qin) 睦為(wei) 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和諧共處。
卯峒向氏家訓的部分規條內(nei) 容,直接取自《論語》《孟子》《詩經》《禮記》《易經》等儒家典籍,反映出中原文化對邊遠地區的深刻影響。向氏期望子孫能“以忠孝為(wei) 根本,詩書(shu) 為(wei) 性命,循規蹈矩,勿墜先聲”,鮮明地體(ti) 現了向氏家族的核心價(jia) 值取向,對邊遠民族地區社會(hui) 文化發展產(chan) 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