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八位皇帝,八個(ge) 無可奈何的小故事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我們(men) 都愛宋朝”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月十九日丁卯
耶穌2017年12月6日
1
北宋初乾德二年(964年),範質等三位宰相同日辭職,宋太祖隨後任命趙普為(wei) 相。但在頒發任命詔書(shu) 時碰上了一個(ge) 程序上的大麻煩:詔書(shu) 沒有宰相副署,不具備法律效力;而範質等宰相又已經辭職。
太祖想從(cong) 權,對趙普說:“朕為(wei) 卿署之可乎?”趙普回答皇上:“此有司職爾,非帝王事也。”最後,還是由領有“同平章事”(即宰相官銜)銜的開封府尹趙匡義(yi) 副署,才簽發了這道詔書(shu) 。
2
宋真宗朝有個(ge) 叫做劉承規的內(nei) 臣(宦官),“以忠謹得幸”,人也很能幹,曾領銜編修《冊(ce) 府元龜》。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劉承規病危,向真宗說了人生最後一個(ge) 心願:“求為(wei) 節度使”。其實就是得到虛銜過把癮就死。
真宗找宰相王旦商量:“將這官兒(er) 給他吧,承規待此以瞑目。”王旦堅決(jue) 不同意,說:“此例一開,他日若有別的內(nei) 臣求當樞密使,奈何?”真宗隻好打消了念頭。
3
宋仁宗想提拔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當宣徽使(相當於(yu) 宮廷總管),但廷議(類似於(yu) 內(nei) 閣部長會(hui) 議)時候未能通過,所以隻好作罷。過了一段時間,仁宗因為(wei) 受了張貴妃的枕邊風,又想將這項人事動議提出來。這日臨(lin) 上朝,張貴妃送皇上到殿門,撫著他的背說:“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皇上說:“得,得。”果然下了聖旨任命張堯佐為(wei) 宣徽使。
誰知,半路跑出一個(ge) 包拯來,極力反對,“反複數百言,音吐憤激,唾濺帝麵”。最後仁宗隻得收回成命。回到內(nei) 廷,張貴妃過來拜謝,皇帝舉(ju) 袖拭麵,埋怨她說:“你隻管要宣徽使、宣徽使,豈不知包拯是禦史中丞乎?”
4
神宗朝,一次因為(wei) 陝西用兵失利,神宗震怒,批示將一名漕臣斬了。次日,宰相蔡確奏事,神宗問:“昨日批出斬某人,今已行否?”蔡確說:“方欲奏知,皇上要殺他,臣以為(wei) 不妥。”神宗說:“此人何疑?”蔡確說:“祖宗以來,未嚐殺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開始破例。”神宗沉吟半晌,說:“那就刺麵配遠惡處吧。”
這時,門下侍郎(副宰相)章惇說:“如此,不若殺之。”神宗問:“何故?”章惇說:“士可殺,不可辱!”神宗聲色俱厲說:“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章惇毫不客氣地回敬了皇上一句:“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
5
南宋建炎年間,宋高宗欲將禦醫王繼先封為(wei) “武功大夫”,旨下,被給事中富直柔駁了回去。富直柔說,以伎術官換前班,法所不許,恕我不予通過。高宗吩咐宰相說,“此為(wei) 特例,繼先診視之功實非他人可比。可特令書(shu) 讀行下,仍諭以朕意。”
但富直柔再次拒絕在敕書(shu) 上“書(shu) 讀”,即簽字通過。最後高宗隻好收回成命:“直柔能抗論不撓,朕當屈意從(cong) 之。所有已降指揮可更不施行。”
6
宋孝宗是個(ge) 圍棋愛好者,“萬(wan) 機餘(yu) 暇,留神棋局”。內(nei) 廷中供養(yang) 著一名叫做趙鄂的國手。趙鄂自恃得寵,向皇帝跑官要官,孝宗說:“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大概孝宗也不忍心拒絕老棋友的請托,又給趙鄂出了個(ge) 主意:“卿與(yu) 外廷官員有相識否?”
趙鄂說:“葛中書(shu) 是臣之恩家,我找他說說看。”便前往拜見葛中書(shu) ,但葛中書(shu) 不客氣地說:“伎術官向無奏薦之理。縱降旨來,定當繳了。”趙鄂又跑去向孝宗訴苦:“臣去見了葛中書(shu) ,他堅執不從(cong) 。”孝宗也不敢私自給他封官,隻好安慰這位老棋友:“秀才難與(yu) 他說話,莫要引他。”
7
光宗朝,皇帝左右的近臣、私臣每每向光宗請求“恩澤”(即請皇帝恩賜個(ge) 大一點的官做),光宗總是說:“朕倒好說,隻恐謝給事有不可耳!”謝給事是時任給事中的謝深甫,曾多次抵製過光宗提拔請托的私旨。
樓鑰當中書(shu) 舍人時,也直接告訴光宗:對不合法度的私旨,“繳奏無所回避”。光宗很是顧忌,遇到禁中私請,隻能推掉:“樓舍人朕也憚也,不如且已。”宋光宗並不是一個(ge) 具有優(you) 良君主品質的皇帝,卻不能不尊重給事中與(yu) 中書(shu) 舍人封駁皇帝私旨的權力。
8
宋度宗有幾次繞過宰相機構,徑自下發“內(nei) 批”(即私旨),違背了為(wei) 君之道,監察禦史劉黻很憤怒,上書(shu) 批評他:“命令,帝王之樞機,必經中書(shu) 參試,門下封駁,然後付尚書(shu) 省施行,凡不由三省施行者,名曰‘斜封墨敕’,不足效也。臣睹陛下自郊祀慶成以來,恩數綢繆,指揮(即皇帝的詔敕)煩數,今日內(nei) 批,明日內(nei) 批,邸報之間,以內(nei) 批行者居其半,竊為(wei) 陛下惜之!”
劉黻還告訴皇帝:“政事由中書(shu) 則治,不由中書(shu) 則亂(luan) ,天下事當與(yu) 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他說的這些道理,度宗也不能反對。
現在,你還會(hui) 認為(wei) 宋朝是一個(ge) 所謂皇權專(zhuan) 製的朝代嗎?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