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淞】要“去民之患”,不要“驅逐低端勞動力”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7-11-28 22:58:13
標簽:
劉百淞

作者簡介:劉偉(wei) ,字百淞,西元一九八二年生,河南靈寶人,蘇州大學中國哲學博士。從(cong) 事儒家思想研究,習(xi) 行儒學優(you) 秀傳(chuan) 統,著有《儒學傳(chuan) 統與(yu) 文化綜合創新》《天下歸仁:方以智易學思想研究》等。


要“去民之患”,不要“驅逐低端勞動力”

作者:劉百淞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月初十日戊午

            耶穌2017年11月27日

 

天地之性,人為(wei) 貴。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ti) 的社會(hui) 關(guan) 係的總和。無論“為(wei) 富且仁”,還是“貧賤不移”,都體(ti) 現了人的高貴品質。

 

天地四時,秩序井然,有節製,有和樂(le) ,生生不息。

 

任何執掌權柄的官員都應順天應人,體(ti) 恤民艱,“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才不辜負人民的信任,才對得住自己的“良知良能”。

 

  

 

近期,謠諑幹擾了輿論動向。不信謠,不傳(chuan) 謠,盡力做到“謠言止於(yu) 智者”,是任何有良知的公民的社會(hui) 責任。

 

我們(men) 應該關(guan) 注北京市出現的“驅逐低端勞動力”的事件,及時糾正相關(guan) 人員的過火手段,反思其背後的觀念錯位、價(jia) 值缺失和政策短板,真正響應“要為(wei) 人民做實事”的新時代召喚。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一棵大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不嫌棄樹根深植泥土,位卑無威;一座城市,車水馬龍,金光熠熠,離不開勞動人民埋頭苦幹,勤勉進取。

 

一朵花,落在象牙床上,隻不過是華麗(li) 的點綴;落在深沉的大地上,就變成肥沃的滋養(yang) 。位置相異,職能也就不同。

 

官員的屁股很重要,腦袋更重要。大道理,誰都懂。教育普及了,大家都能理解“治政之要在於(yu) 安民,安民之道在於(yu) 察其疾苦”的古訓。那些被汙蔑為(wei) “低端勞動力”的社會(hui) 群體(ti) ,不是首善之區的疥癬,而是新時代的勞動人民;不是應當被驅逐的不速之客,而是應當享有尊嚴(yan) 的有功之人。

 

古人雲(yun)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領導幹部隻要能夠做到“以百姓心為(wei) 心”,洞察民心所向,詢問民瘼所在,解決(jue) 好民生問題,就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大城市不應該成為(wei) “高端人群”的園囿、精英群體(ti) 的庭院,而應該成為(wei) 勞動人民出彩的場地。如若一意孤行,變相推行“驅逐低端勞動力”的舉(ju) 措,隻會(hui) 讓更多的百姓失去職業(ye) ,陷入貧困。

 

陳煥章有言:“如果民眾(zhong) 失去了他們(men) 的職業(ye) ,他們(men) 將陷入貧窮;而假如民眾(zhong) 貧窮,他們(men) 將有越軌行為(wei) 。因此,政府安置人口,必須與(yu) 民眾(zhong) 自身生活習(xi) 性保持和諧”。以史為(wei) 鑒,興(xing) 替自知。

 

據雲(yun) ,此次“驅逐低端勞動力”直接引發了一些宗教組織的高度關(guan) 注。篝火狐鳴,眾(zhong) 人皆疑。從(cong) 謠諑到疑惑,問題正在發生變化。

 

  

 

隆冬時節,遭受驅逐,是群眾(zhong) 疾苦的真實寫(xie) 照。呂坤曰:“鰥寡孤獨、疲癃殘疾、顛連無告之失所者,惟冬為(wei) 甚。故凡詠紅爐錦帳之歡、忘雪夜呻吟之苦者,皆不仁者也。”拒絕“不仁”,呼籲“不忍”,必須真知真行。

 

什麽(me) 是真知真行?

 

那就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國務院“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中,要求政府提供公共租賃住房,而且“在城鎮穩定就業(ye) 的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ye) 大學生和青年醫生、青年教師等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符合當地城鎮居民公租房準入條件的,應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國是已定,相關(guan) 領導幹部不要置若罔聞,以免招致陽奉陰違之嫌。

 

  

 

勞動最光榮。沒有勞動人民的磅礴之力,趕考路上就會(hui) 充滿艱難困苦,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會(hui) 麵臨(lin) 更多的溝壑阻隔。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我們(men) 堅信“神州盡舜堯”,我們(men) 堅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一定會(hui) 建成!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