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雙11你剁手了嗎?沒關(guan) 係,本文給你安慰
作者:吳鉤
來源:首發於(yu) UC名家專(zhuan) 欄
來源: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九月廿五日甲辰
耶穌2017年11月13日
所有的傳(chuan) 統節日,都是經由習(xi) 俗的積累緩慢形成,比如中秋節,唐朝初年已有了中秋賞月的習(xi) 俗,但要到宋代時,才將農(nong) 曆八月十五確立為(wei) 中秋節。今天的互聯網商家卻能夠憑著巨大的商業(ye) 力量,平地起高樓一般將一個(ge) 原本平平淡淡的日子——陽曆11月11日打造成萬(wan) 眾(zhong) 追隨的購物狂歡節,真的是“厲害了,我的哥”。記得幾年前,年輕的網友還戲謔地將11月11日稱為(wei) “光棍節”,但是這幾年,每到11月11日,大夥(huo) 已改口相互調侃“剁手”了。
不過,我們(men) 也不要以為(wei) 隻有今天才有購物節,其實古人也過購物節。我翻看宋人筆記,便發現宋朝人幾乎將每一個(ge) 傳(chuan) 統大節都過成購物節。
就說宋朝的春節吧,從(cong) 大年初一至初三,“開封府放關(guan) 撲三日”,“關(guan) 撲”是流行於(yu) 宋朝的博彩、賭博遊戲,許多商販都喜歡采用關(guan) 撲的形式招攬顧客、促銷商品,常見的關(guan) 撲方式是擲銅錢,比如商家與(yu) 顧客約定,一件市價(jia) 10文錢的商品,你掏三枚銅錢擲在缽內(nei) ,如果都是正麵朝上,那麽(me) 這件商品你拿去;如果都是反麵朝上,對不起,錢留下,貨也不能帶走。
北宋時,政府平日禁賭,但重大節日通常會(hui) 放開賭禁,春節既然“放關(guan) 撲三日”,商家豈肯錯過促銷的機會(hui) ,於(yu) 是“坊巷以食物、動使(日用品)、果實、柴炭之類,歌叫關(guan) 撲,如(開封)馬行、潘樓街、州東(dong) 宋門外、州西梁門外踴路、州北封丘門外及州南一帶,皆結彩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麵(首飾)、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好(珍玩)之類”。連逛夜市的女性也喜歡跑到那裏看人關(guan) 撲:“貴家婦女縱賞關(guan) 賭,入場觀看,入市店飲宴,慣習(xi) 成風,不相笑訝”。
宋朝的端午也是購物節,主打商品是鮮花,因為(wei) 此時百花盛放,宋朝人又有在家插花的習(xi) 慣,“尋常無花供養(yang) ,卻不相笑,惟重午不可無花供養(yang) ”。因此,從(cong) 五月初一開始,杭城內(nei) 外,家家戶戶“都插菖蒲、石榴、蜀蔡花、梔子花之類”,“雖小家無花瓶者,用小壇也插一瓶花供養(yang) ”。花農(nong) 也趁著鮮花旺季大搞促銷,有位南宋人給杭州花農(nong) 算過一筆賬:“一早賣一萬(wan) 貫花錢不啻。何以見得?錢塘有百萬(wan) 人家,一家買(mai) 一百錢花,便可見也”。
七夕亦是一個(ge) 購物節。宋人過七夕,主題是“乞巧”,所以七夕期間商家推出的貨物,主要都是一些奇巧的小玩意,如以黃蠟製成的鳧雁、鴛鴦;“以瓜雕刻成花樣”的花瓜;用“油麵糖蜜”做成人物或動物形狀的“果食花樣”;跟今日“芭比娃娃”一樣的“磨喝樂(le) ”……這些巧物“皆於(yu) 街心彩幕帳設出絡貨賣”,以致汴京的大街“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複得出,至夜方散”。
七夕巧物的消費者來自兩(liang) 個(ge) 群體(ti) :姑娘家與(yu) 兒(er) 童。因為(wei) 姑娘家需要學習(xi) 巧智,兒(er) 童熱愛玩具。——看看,宋朝的商家已經明白,女性與(yu) 孩子是最具消費潛力的兩(liang) 大群體(ti) 。
宋朝的中秋節,同樣是一個(ge) 購物節,此時正是新酒上市的時節,於(yu) 是酒家都想方設法推銷美酒,在北宋東(dong) 京,“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麵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zheng) 飲”;在南宋杭州,每年中秋節前,各大酒庫(釀酒廠)新酒上市,必大做廣告,請歌妓代言品牌,“以鼓樂(le) 妓女迎酒穿街,觀者如市”,引得無數少年追隨爭(zheng) 飲。這一盛況,被南宋人楊炎正寫(xie) 入《錢塘迎酒歌》:“畫樓兀突臨(lin) 官道,處處繡旗誇酒好。五陵年少事豪華,一鬥十千誰複校?”
宋代的成都,民風好逸樂(le) ,更是每一個(ge) 月份都有購物狂歡節,叫做“十二月市”:“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我們(men) 隨便挑兩(liang) 個(ge) 月份,到成都逛逛購物節。二月春光明媚,那就二月逛蠶市吧。顧名思義(yi) ,蠶市是一個(ge) 促銷養(yang) 蠶用具的購物節。不過實際上,在蠶市中銷售的商品,並不是隻有養(yang) 蠶的“箱篚”之類,而是“貨蠶農(nong) 之具花木果草藥什物”,是一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展銷會(hui) 。為(wei) 招攬顧客,蠶市上還有各種文娛表演。蘇轍寫(xie) 有一首《記歲首鄉(xiang) 俗•蠶市》詩,描述的便是成都蠶市的盛況:“枯桑舒牙葉漸青,新蠶可浴日晴明。前年器用隨手敗,今冬衣著及春營。傾(qing) 囷計口賣餘(yu) 粟,買(mai) 箔還家待種生。不惟箱篚供婦女,亦有鉏鎛資男耕。空巷無人鬥容冶,六親(qin) 相見爭(zheng) 邀迎。酒肴勸屬坊市滿,鼓笛繁亂(luan) 倡優(you) 獰。蠶叢(cong) 在時已如此,古人雖沒誰敢更。異方不見古風俗,但向陌上聞吹笙。”
九月的成都藥市,熱鬧場麵不亞(ya) 於(yu) 蠶市。宋人記述說,“成都九月九日為(wei) 藥市。詰旦,盡一川所出藥草異物與(yu) 道人畢集,帥守置酒行市以樂(le) 之,別設酒以犒道人。是日早,士人盡入市中。相傳(chuan) 以吸藥氣愈疾,令人康寧。”九月九日重陽節,藥市拉開序幕,一大早,全川所出藥材,都匯集於(yu) 藥市,甚至有波斯商人也販“海藥”(進口藥材)入市貨賣。藥商吆喝,道士站台,官府也在市中置酒助興(xing) 。即便不買(mai) 藥的士人,也紛紛走入藥市“深呼吸”,因為(wei) 相傳(chuan) 吸入藥市上彌漫的藥氣,可以祛病延年。由於(yu) 藥市太熱鬧,九月九日遊觀藥市便成了宋代成都人的一項遊樂(le) 節目,官府也鼓勵人們(men) 盡情遊樂(le) :“官為(wei) 幕帟棚屋,以事遊觀”。
更有意思的是,成都的藥市、蠶市,還有扇市、香市、寶市,都在大慈寺舉(ju) 行。大慈寺乃是佛門勝地,相傳(chuan) 唐三藏就在大慈寺受戒;同時大慈寺又“地居衝(chong) 會(hui) ,百工列肆,市聲如雷”,是宋時成都“十二月市”的重要交易平台。出世與(yu) 入世、淨土與(yu) 紅塵,在這裏仿佛消彌了界線,用宋人侯溥的話來說:“佛以靜為(wei) 樂(le) ,故凡塔廟,皆潔精謹嚴(yan) ,屏遠俗紛。獨成都大聖慈寺,據闤闠之腹,商列賈次,茶爐藥榜,蓬占筳專(zhuan) ,倡優(you) 雜戲之類,坌然其中。”
但侯溥並不認為(wei) 紅塵的喧囂、購物節的世俗狂歡會(hui) 玷汙佛家的清譽,而是認為(wei) 這恰恰是人間繁華的表現:“以遊觀之多,而知一方之樂(le) 也;以施予之多,而知民生之給也;以興(xing) 葺之多,而知太平之久也。”
對於(yu) 今日的“雙11”購物狂歡,也應作如是觀。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