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肖群忠作者簡介:肖群忠,男,西元一九六〇年生,陝西彬縣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孝與(yu) 中國文化》《傳(chuan) 統道德與(yu) 中華人文精神》《中國民眾(zhong) 傳(chuan) 統人生智慧》《君德論--[貞觀政要]研究》《中國孝文化研究》《道德與(yu) 人性》《倫(lun) 理與(yu) 傳(chuan) 統》。 |
家教家風與(yu) 立德樹人
作者:肖群忠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閏六月三十日庚辰
耶穌2017年8月21日
近年來,在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過程中,中央媒體(ti) 對家風家教的宣傳(chuan) 引起了全社會(hui) 的共鳴和好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指出了要“三注重”: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那麽(me) ,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重視家庭?家教的核心內(nei) 容是什麽(me) ?家訓、家教、家風對立德樹人又能發揮哪些作用?這是我們(men) 欲加以探討的問題。
家庭及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生活在東(dong) 亞(ya) 這個(ge) 廣袤的土地上,形成了獨特的社會(hui) 結構與(yu) 文化傳(chuan) 統,地緣政治治理關(guan) 係沒有完全擺脫血緣家族關(guan) 係的影響,社會(hui) 結構呈現出一種家國同構的模式,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擴大,家更是“天下”這個(ge)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基礎。正是在這樣的社會(hui) 結構和文化傳(chuan) 統中,產(chan) 生了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倫(lun) 理政治思想。中國人就是在這種家國同構的社會(hui) 裏生活過來的,重視血緣親(qin) 情和家庭是我們(men) 民族的傳(chuan) 統和價(jia) 值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民族曆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旨在強調家庭對於(yu) 國家治理、天下興(xing) 亡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我們(men) 的生活共同體(ti) 。家是人的出生之地,是人的生活依托和物質家園。我們(men) 需要父母親(qin) 人的供養(yang) ,才能完成生理成長、學業(ye) 發展,才能成家立業(ye) 。不僅(jin) 如此,家還是我們(men) 的精神家園,如果我們(men) 缺乏一種家園感,我們(men) 的靈魂就無處棲息安頓,而難以安身立命。有父母才有家,這就是無數中國人過年時都要不遠萬(wan) 裏回家省親(qin) 的原因。
德育是家庭的重要功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ge) 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men) 從(cong) 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麽(me) 樣的家教,就有什麽(me) 樣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麵,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說的“愛子,教之以義(yi) 方”“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家長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往往可以影響一個(ge) 人的一生。中國古代流傳(chuan) 下來的孟母三遷、嶽母刺字、畫荻教子都是母教的光輝典範。
良好家風還是人生吉祥幸福的保障,是社會(hui) 文明的基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家風是社會(hui) 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隻是人們(men) 身體(ti) 的住處,更是人們(men) 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xing) 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hui) 。”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yu) 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yu) 殃。”家庭是社會(hui) 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hui) 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hui) 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hui) 文明。
德教是傳(chuan) 統家訓的核心內(nei) 容
家訓,主要是指父祖對子孫、家長對家人、族長對族人的訓示教誨。也有夫妻間、兄弟姐妹間的囑托和誡勉。它的形式豐(feng) 富多樣,但都具有言簡意賅、思想內(nei) 容精粹、實踐針對性強、文字淺顯易記、易於(yu) 教化實踐等特點。
家訓是家教、家風的文本規範體(ti) 現和經驗積累。家教是長輩對於(yu) 晚輩的實際教育活動。家訓家教的基本功能是倫(lun) 理教化功能,家訓家教在家庭、宗族中有效倡行了敦親(qin) 睦鄰、立身修德、謙恭處世等倫(lun) 理道德準則,熏陶培育出品德高尚、清正廉明、為(wei) 國為(wei) 民的名臣賢士。家訓與(yu) 家教培育促進了良好家風的形成,良好家風則構成了立德樹人育才的良好家庭環境與(yu) 風氣。
傳(chuan) 統家訓的內(nei) 容一般來說包括睦親(qin) 治家、教子立身、處世之道幾個(ge) 方麵。
《朱子家訓》的作者是宋代大儒朱熹,他以弘揚理學為(wei) 己任,力求重整倫(lun) 理綱常、道德規範,重建價(jia) 值理想、精神家園。在這樣的背景下產(chan) 生的《朱子家訓》必然以道德作為(wei) 其核心,其內(nei) 容體(ti) 現出對五倫(lun) 關(guan) 係及其道德義(yi) 務的宣揚,當然也涉及到家庭關(guan) 係、社會(hui) 關(guan) 係的處理以及個(ge) 人修養(yang) ,但其開篇卻是先講各種人倫(lun) 道德義(yi) 務,具有某種非家訓而呈國教的意味。他的儒家宗師地位,使他所寫(xie) 的家訓就更多的具有官方正統道德宣示的意味,如其開宗明義(yi) 就說:“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夫之所貴者,和也。婦之所貴者,柔也。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當然家訓這種文本都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朱子家訓》除了這種倫(lun) 理綱常、道德規範的宣示外,也有一些人際之道的教訓,如“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於(yu) 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於(yu) 我,我必遠之。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仇者以義(yi) 解之,怨者以直報之,隨所遇而安之。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涉及齊家與(yu) 個(ge) 人修養(yang) 的如“詩書(shu) 不可不讀,禮義(yi) 不可不知。子孫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勿以善小而不為(wei) ,勿以惡小而為(wei) 之”。
朱柏廬《治家格言》顯然以治家為(wei) 重點,體(ti) 現了傳(chuan) 統中國人的家庭生活方式和齊家之道。它僅(jin) 522字,但其巨大影響卻一直延續到當代。其文首曰:“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ei) 外整潔。既昏便息,關(guan) 鎖門戶,必親(qin) 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si) 半縷,恒念物力維堅。宜未雨而綢繆,勿臨(lin) 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jian) 約,宴客切勿流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這些講究家庭清潔衛生,注意安全,節儉(jian) 持家,禮貌待客,未雨綢繆等等思想對於(yu)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持久深刻的影響。“施惠無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餘(yu) 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這些人際之道、處世之方也為(wei) 中國人所長期珍視。
吳越錢氏家族是指吳越國開創者錢鏐及其後裔。錢鏐為(wei) 五代時吳越國的開國國王,對杭州和江浙一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其子孫代代有名人,如清代乾嘉學派的代表人物錢大昕,當代政治家和學者錢其琛、錢正英、錢學森、錢偉(wei) 長、錢三強、錢鍾書(shu) 、錢複、錢穆皆是其後裔。《錢氏家訓》作為(wei) 一本王家家訓,既包括修身、齊家內(nei) 容,也包括治國平天下的內(nei) 容。四個(ge) 部分分得非常清楚,即個(ge) 人、家庭、社會(hui) 、國家。體(ti) 現了傳(chuan) 統家訓的修齊治平的全麵追求。一般家訓涉及國家政治治理內(nei) 容的不多,由於(yu) 它是地方王家家訓,因此,在第四部分專(zhuan) 門講政治治理原則和個(ge) 人官德官守。比如:從(cong) 政的基本原則:“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嚴(yan) 以馭役,寬以恤民。”治國不可能不謀利,利以養(yang) 民濟世,如何謀利?“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wan) 世者更謀之。”另外,還講到了官員的品德修養(yang) 問題:“大智興(xing) 邦,不過集眾(zhong) 思;大愚誤國,隻為(wei) 好自用。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集思廣益,力戒“愚而自專(zhuan) ”,保持謹慎、謙虛、禮讓之官德情操。最後要堅持“節用”的理財原則,“進賢”的人才原則,“興(xing) 學”的強國原則,“交鄰”的邦交原則:“務本節用則國富,進賢使能則國強;興(xing) 學育才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都是寶貴的政治曆史經驗的集中表達。
重視家教家風、立德樹人
家風是一個(ge) 家庭或家族在共同生活中,經過培育並代代相傳(chuan) 沿襲下來的,體(ti) 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整體(ti) 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風氣、風尚。家風對人的道德、人格的成長確實是通過無形的“熏育”,即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形式對人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在家人和睦、夫妻恩愛的家庭裏長大的孩子,往往大多具有健全的人格與(yu) 心理,也有較強的愛的能力。而在一個(ge) 天天充滿暴力、冷戰的家庭環境裏成長的孩子,其人格與(yu) 心理很難不受負麵影響。又比如,少年的主要學習(xi) 方式是模仿。因此,家長每天在幹什麽(me) ,孩子就會(hui) 模仿。如家長天天都在看書(shu) 學習(xi) ,就容易培養(yang) 起孩子學習(xi) 的興(xing) 趣與(yu) 熱情;而家長天天打麻將卻要孩子去學習(xi)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家教、家風不僅(jin) 對小孩這個(ge) 未來的公民發生影響,而且對已經成年的家庭成員也會(hui) 發生重要影響。家風對於(yu) 領導幹部家庭來說還具有倡廉、助廉,促進家庭吉祥幸福的作用。領導幹部的家風,不僅(jin) 關(guan) 係自己的家庭,而且關(guan) 係黨(dang) 風政風。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穀文昌、楊善洲等同誌學習(xi) ,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幹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嚴(yan) 格要求親(qin) 屬子女,過好親(qin) 情關(guan) ,教育他們(men) 樹立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觀念,明白見利忘義(yi) 、貪贓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為(wei) 全社會(hui) 做表率。從(cong) 政家庭的幹部是否能夠廉潔從(cong) 政,不僅(jin) 關(guan) 係到本人的從(cong) 政與(yu) 人生之路是否平安,而且也關(guan) 係到整個(ge) 家庭的吉祥安康。大多數從(cong) 政官員都是家庭的頂梁柱,一旦有事,對家人生活和子女心理都會(hui) 帶來很大衝(chong) 擊和影響,這種反麵教訓不可不引起我們(men) 重視。
責任編輯:柳君
【上一篇】【鄭臣】實踐哲學:中西哲學的交匯點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