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亞波作者簡介:吳亞(ya) 波,字廣毅,男,西元1986年生,陝西鹹陽人,曲阜崇儒學堂創辦人暨堂主。2006年開始從(cong) 事民間讀經教育推廣活動,2014年出版教育文集《為(wei) 什麽(me) 要讀經》。 |
讀經後如何跟社會(hui) 接軌?
——國學教育問答(八)
作者:吳亞(ya) 波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十七日戊戌
耶穌2017年7月10日
71、如何引導學生改正生活中的壞習(xi) 慣?
養(yang) 成一個(ge) 好習(xi) 慣。
72、如何培養(yang) 學生的愛國意識與(yu) 情懷?
了解越深,愛的越切。故讀經、讀史,學習(xi) 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便為(wei) 培養(yang) 愛國情懷。
73、如何杜絕校園欺淩事件的發生?
今之社會(hui) ,無道久矣,所謂校園欺淩,不過是社會(hui) 欺淩之縮影,短期內(nei) 無解。古人雲(yun) ,有道則現,無道則隱,若欲杜絕,不去上體(ti) 製,或可為(wei) 一法。
74、讀經後如何跟社會(hui) 接軌?
在整個(ge) 教育體(ti) 係中,凡私塾所教,皆基礎教育之事,不同於(yu) 某個(ge) 具體(ti) 的專(zhuan) 業(ye) 教育,如英語、計算機、汽車駕駛等培訓,若與(yu) 體(ti) 製教育對應的話,大致相當於(yu) 小學、初中、高中階段,隻不過體(ti) 製學校在此三階段雖然也是基礎教育,卻隻教些為(wei) 應試服務的知識罷了。譬如蓋房,私塾教育類似用質量合格的建材按照合理的設計結構蓋房子,專(zhuan) 業(ye) 教育則類似房子蓋成了,用它來做什麽(me) ,是作臥室、客廳,還是商鋪、倉(cang) 庫,要根據房屋大小和所處位置等因素決(jue) 定。所以在基礎階段,我們(men) 的核心隻有盡可能把它建的結構合理,堅實耐用,而非稍有風雨雪霜,便搖搖欲墜的豆腐渣工程。若能作此觀,讀完私塾如何與(yu) 社會(hui) 接軌倒也順理成章了,大致有以下七種選擇可供參考。
一、繼續學術深入。 此乃古來培養(yang) 學者的必經之途。每個(ge) 書(shu) 院其學術定位雖各有側(ce) 重,然卻能提供一個(ge) 遠離塵世浮華的安心為(wei) 學之地。故書(shu) 院雖不必人人能進,然有誌於(yu) 學術者,當勿輕舍此路。今有都江堰國學院、傳(chuan) 薪書(shu) 院、同濟複興(xing) 古典書(shu) 院、文禮書(shu) 院等皆當世明師宿儒主持,誌在為(wei) 當今之世培養(yang) 出一批真正的讀書(shu) 人。當然,若有誌於(yu) 學,有一方不受幹擾的淨土,無衣食之憂,便可讀書(shu) 用功,有問題借助現代通訊條件請教明師即可,所謂有讀書(shu) 人處,便是書(shu) 院。
二、開始專(zhuan) 業(ye) 教育。要在當世立足,必須學習(xi) 當世所需之知識技能。孔子以禮樂(le) 射禦書(shu) 數六藝為(wei) 教,足可見聖人對於(yu) 專(zhuan) 業(ye) 技能的重視。此六藝,簡言之,就是當時非常實用的六種謀生技能。有弟子通其一,有弟子六藝皆通。在良好的德行上再有此能力,自然得到當時列國的推崇和重用。一個(ge) 讀經十年,已趨成人的孩子,因為(wei) 深厚的國學涵養(yang) 及智識,會(hui) 逐漸表現出對一些專(zhuan) 業(ye) 越來越濃厚的興(xing) 趣,書(shu) 法、繪畫、古琴、雕刻、武術、維修、設計、建築、醫藥、外語等等。隻要經反複考核,其依然矢誌不渝,家長則可尋訪名師名校,令其一門深入。待到學成,便足以憑此於(yu) 此社會(hui) 安身立命。古人雲(yun) :良田百畝(mu) ,不如一技在手,正是此意。
三、直接走向社會(hui) 。一個(ge) 人為(wei) 人處事品人論事的能力,一部分來自讀書(shu) ,更大一部分來自社會(hui) 經驗教訓的累積和總結,所以芸芸眾(zhong) 生間就是實踐經典的最好場所。一個(ge) 私塾畢業(ye) 的學生,若一時尚且沒有明確的目標方向,不妨先步入社會(hui) 曆練幾年。因為(wei) 長期以來聖賢經典的陶冶熏染,已然形成正確的人生價(jia) 值觀,能夠依據經典的教導恰當的安頓各種人際關(guan) 係,形成足夠的免疫能力保護自己不受各種汙染。以主觀的生命與(yu) 客觀的社會(hui) 存在進行碰撞,通過嚐試不同行業(ye) ,尋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發現自己的人生使命,漸漸便會(hui) 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走的路。前麵看似所謂的彎路歧路,終將成為(wei) 其後期的寶貴財富。
四、通過自考讀研。若有誌於(yu) 仕途的學生,私塾完成,可選此路。以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為(wei) 例,具體(ti) 步驟為(wei) ,先全麵詳細了解自學考試的相關(guan) 政策法規,而後選擇自己感興(xing) 趣或擅長的專(zhuan) 業(ye) ,在指定的時間報名,去指定地點參加考試。因為(wei) 沒有入學考試,也沒有學曆限製,自學考試對於(yu) 讀經學生來說絕對是一條比較可行的獲得文憑的方式。而這些指定的課程能否通過,全在於(yu) 學生個(ge) 人是否用功。從(cong) 專(zhuan) 科開始,考完專(zhuan) 科可以繼續考本科。隻要學生時間充足勤奮踏實,五年之內(nei) 可獲得本科文憑。此時若想繼續深造,則可參加全國統一舉(ju) 辦的碩士研究生考試。因為(wei) 此時,執自考本科學曆和執其他全日製高校畢業(ye) 的本科學曆並無不同,都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此時各自回顧之前十數年的教育經曆,相信必定是別有一番感受。我所知道的浙江杭州初陽書(shu) 院與(yu) 湖南衡陽和澤書(shu) 院,在此處已實踐多年,可供選擇。
五、可以出國學習(xi) 。若欲出國學習(xi) ,私塾畢業(ye) 之後開始,這樣規劃顯然更加合情合理。倘若沒有深厚的國學底蘊,即便出國,也容易流於(yu) 膚淺,迷失於(yu) 國外的五彩斑斕中,不知哪些是西方高度文明的表現,那些隻是西方膚淺皮毛而已。試想,一個(ge) 失去記憶的人尚且在現實中會(hui) 惶惶不安,何況一個(ge) 失去記憶的民族國家,又如何正確的應對各種文化思想的衝(chong) 擊!清末的留美幼童顯然在此處是一個(ge) 完美的結合,既有四書(shu) 五經的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本,也有西方科學知識的學習(xi) 為(wei) 用,最後大都有所成就。至於(yu) 具體(ti) 途徑,社會(hui) 上自有機構專(zhuan) 做此事,谘詢了解之即可。
六、大學階段接軌。目前民辦的北京人文大學國學院、北京華夏管理大學都麵向讀經學生開綠燈。讀經學生不必參加高考,可以國學特長生的身份直接入讀此校,成為(wei) 該大學的正式學生,學習(xi) 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經過數年的進修,畢業(ye) 時可以拿到大學畢業(ye) 證書(shu) 。如今,隨著國家對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力度的不斷加大,在讀經教育遍地開花讀經學生越來越多的同時,設立國學院的大學也越來越多,隨著社會(hui) 的進步,我相信,各大學國學院爭(zheng) 相為(wei) 讀經孩子的進修深造提供便利的時間也將越來越近。因為(wei) 誰都知道,讀經長大的孩子,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文化精英群體(ti) ,是尚待打磨的璞玉,哪個(ge) 大學最先接納他們(men) ,哪個(ge) 大學將最先脫穎而出,成為(wei) 新世紀大學的翹楚。因為(wei) 人才將從(cong) 這裏誕生,並將進入社會(hui) 各界大顯身手,為(wei) 我們(men) 沉屙已久的社會(hui) 注入新的血液。
七、直接留校任教。現在很多大學生,文憑雖至本科乃至研究生,畢業(ye) 後擁往“國”字頭“公”字頭企事業(ye) 單位乃至各級學校相比,讀完私塾的孩子,留校從(cong) 事與(yu) 讀經相關(guan) 的工作,無論在專(zhuan) 業(ye) 對口方麵,還是在工作本身的意義(yi) 方麵,都毫不遜色。或當讀經老師,或從(cong) 事與(yu) 讀經相關(guan) 的工作,皆可。孟子雲(yun) :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之學者。有誌於(yu) 教育誌業(ye) 的人士,一定不會(hui) 錯失私塾讀經這條最能通往成就有深度文化教養(yang) 的各類人才的坦途。
75、為(wei) 什麽(me) 有人讀經了和未讀一樣?
同樣學習(xi) 交通規則,有人嚴(yan) 格遵守,有人常闖紅燈,何故?
76、怎樣使學生愛讀經,快樂(le) 讀經?
無論愛與(yu) 不愛,快樂(le) 與(yu) 不快樂(le) ,讀經乃做人分內(nei) 事,是責任,是義(yi) 務,有此見識,其餘(yu) 皆不是問題。
77、讀經教育怎樣才能普及?
此為(wei) 執政者欲長治久安必須考慮之事,不過現已在體(ti) 製內(nei) 日漸普及,然仍需要時間,我輩做好當下分內(nei) 事即可。
78、怎樣讓經典為(wei) 己所用?
信、解、行、證。
79、如何更高效的讀經?
遵循古法,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即可,何必高效?孔子所謂: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80、在讀經教學中如何具體(ti) 落實目標管理?
先生在給學生布置學習(xi) 任務時,務求內(nei) 容明確,標準明確,時間明確,而具體(ti) 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xi) 狀態則可適當忽略,隻要能完成學習(xi) 目標即可。先生唯在結果上嚴(yan) 格考察,使其能在一個(ge) 相對寬鬆的環境中學習(xi) ,以培養(yang) 學生的學習(xi) 主動性與(yu) 自學能力。
責任編輯:柳君
【上一篇】【劉洪瑋】詩苑
【下一篇】【郭齊勇】錢穆《國史大綱》述評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