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順】發掘儒家資源以重建華夏文明

欄目:思想評論
發布時間:2017-07-10 20:29:44
標簽:
何光順

作者簡介:何光順,男,西曆一九七四年生,四川鹽亭人,文學博士,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學中文學院教授,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儒道思想比較、魏晉文學、中西詩學比較,著有《玄響尋蹤——魏晉玄言詩研究》。

發掘儒家資源以重建華夏文明

作者:何光順(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學教授)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表,原載《南方周末》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十七日戊戌

         耶穌2017年7月10日


  


圖為(wei) 2016年9月28日,當日是偉(wei)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誕辰2567周年紀念日,廣西武宣縣舉(ju) 行隆重的祭孔大典。(東(dong) 方IC/圖)

 

近讀孫向晨先生《現代個(ge) 體(ti) 權利與(yu) 儒家傳(chuan) 統中的“個(ge) 體(ti) ”》,頗受啟發。該文談到了當代社會(hui) 的個(ge) 體(ti) 自由包含雙重意義(yi) :個(ge) 體(ti) 權利和個(ge) 體(ti) 自律;認為(wei) 儒家傳(chuan) 統重視後者而缺少了前者,但儒家傳(chuan) 統中的個(ge) 體(ti) 自律意識可以成為(wei) 抵禦個(ge) 體(ti) 主義(yi) 消極後果的利器。


我個(ge) 人非常讚同作者說的不能隻著眼於(yu) 發掘儒家思想資源的現代價(jia) 值,而更重要的是以儒家思想所重視的道德個(ge) 體(ti) 來彌補或糾正現代社會(hui) 過度崇尚個(ge) 體(ti) 權利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西方社會(hui) 從(cong) 根底上說,是由基督教文明奠定的。但自近代以來,在對中世紀一元化基督教控製世俗社會(hui) 的反感中,一些西方社會(hui) 又走向了另一個(ge) 極端,即從(cong) 根本上放棄了基督教的道德價(jia) 值,而過度推崇個(ge) 體(ti) 權利,這導致了西方各種消極頹廢思潮的興(xing) 起。


極端個(ge) 人主義(yi) 、極端女權主義(yi) 、道德虛無主義(yi) 者、縱欲主義(yi) 者都在主張著自己的絕對個(ge) 人權利,忽略個(ge) 體(ti) 道德。當缺少了個(ge) 體(ti) 自律的束縛,那種對於(yu) 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個(ge) 人權利的提倡,就抽空了歐洲個(ge) 人道德的內(nei) 涵。在這種情況下,從(cong) 中東(dong) 進入的極端主義(yi) 宗教思潮也在西方文化內(nei) 部因著所謂多元價(jia) 值的提倡而長驅直入,從(cong) 根本上瓦解著西方文明,降低了其內(nei) 部凝聚力。

 

在否定了宗教權威後,當代西方文明過於(yu) 強調了法律的作用,而忽視了道德的價(jia) 值。法律是從(cong) 消極方麵防止政府、團體(ti) 或他人對個(ge) 人權利的侵奪,而道德則從(cong) 積極方麵在人們(men) 的內(nei) 心深處建立一種相互尊重與(yu) 友愛意識。


儒家思想資源沒有經曆基督教一元價(jia) 值絕對主宰社會(hui) 的時代,其關(guan) 於(yu) 個(ge) 人自律的思想對於(yu) 當代西方的個(ge) 人主義(yi) 文化具有療救作用。儒家所主張的修己、內(nei) 聖、慎獨的自律精神,無待於(yu) 上帝或神的預設,而隻在於(yu) 內(nei) 心的致良知、自誠明,在於(yu) 道問學的知行合一,這為(wei) 上帝消失的當代世俗社會(hui) 找到了防止某種道德滑坡的解毒劑,為(wei) 現代法治文明提供了有效的個(ge) 體(ti) 自律的精神資源。

 

孫向晨先生在文章中提到另一個(ge) 觀點,即認為(wei) 中國未來的方向應當是建立文明國家而不是民族國家。對此,我隻能部分同意。因為(wei) ,麵對已然存在的世界範圍內(nei) 的劇烈民族衝(chong) 突的事實,如果抽空了民族國家的內(nei) 涵,文明國家就會(hui) 成為(wei)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我看來,文明國家的普遍性必然要立足於(yu) 其本土的民族文化的德性文明的具體(ti) 性。中國作為(wei) 世界的源生文明國家,天然地具備了輻射周邊融合本土族群的文明優(you) 勢,隻有落實於(yu) 中國本土儒家的源生德性文明,中國境內(nei) 的各個(ge) 民族才具有不斷凝聚的向心力。


這種凝聚向心力同時因為(wei) 儒家文明的開放性,而能向世界優(you) 秀文明學習(xi) ,能夠在不同文明之間進行有選擇的嫁接與(yu) 聯姻。這就是東(dong) 亞(ya) 國家進入現代社會(hui) 更容易,而非洲進入現代文明極其艱難的緣故。

 

在民族國家和文明國家的雙重建構中,傳(chuan) 統儒家可以提供寶貴的思想資源。比如,儒家提倡的“天下”觀念,就內(nei) 含了“文明國家”和“民族國家”的雙重要義(yi) 。從(cong) 民族國家角度來說,這個(ge) 國家要實現內(nei) 部融合,要尊崇王道仁義(yi) ,要遵守禮樂(le) 法製。


這種王道仁義(yi) 和禮樂(le) 法製具有內(nei) 部融合華夏民族的功能,而從(cong) 文明國家來說,又肩負著對於(yu) 世界也即天下的道義(yi) 與(yu) 責任,在國際上就是防止強國欺侮弱國,阻止他國暴政對國民的殘害。

 

因此,沒有民族國家內(nei) 部凝聚的文明國家是脆弱的,沒有文明國家的天下擔當的民族國家是危險的。


當代中國的民族國家和文明國家建設,就當具體(ti) 落實為(wei) 儒家道德文明與(yu) 現代法治文明的結合,就是將儒家所提倡個(ge) 人自律、家庭文化、禮儀(yi) 規則與(yu) 現代法治所保障的個(ge) 體(ti) 權利、個(ge) 人自由、人人平等結合起來,以讓中國文明的複興(xing) ,既能凝聚內(nei) 部國民,又能具有世界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這樣,民族國家和文明國家的雙重建構,就是中國的未來方向。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