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鬧伴娘”的陋俗到底是怎麽(me) 來的?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布
原載於(yu) “我們(men) 愛宋朝”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五月廿二日甲戌
耶穌2017年6月16日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我們(men) 就會(hui) 看到媒體(ti) 爆出“鬧伴娘”的新聞。包貝爾婚禮上伴娘柳岩被男賓調戲的輿論焦點剛剛淡出人們(men) 的視野,西安又傳(chuan) 出一段“伴娘被襲胸猥褻(xie) ”的視頻,再次引發輿論口水仗。正當評論家對“鬧伴娘”陋俗口誅筆伐之際,廣東(dong) 佛山也發生了一起22歲伴娘疑因被伴郎團推搡而墜樓身亡的悲劇。
人們(men) 忍不住發出一聲怒問:“鬧伴娘”的陋俗到底要何時才罷休?
(柳岩的伴娘扮相)
我是研究曆史的,不敢說“鬧伴娘”何時會(hui) 休,不過卻可以追溯一下這一陋俗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有人說,“鬧伴娘”是中國才有的傳(chuan) 統習(xi) 俗;也有人說,“鬧伴娘”是東(dong) 方文化中“五千年性壓抑的總爆發”。
真的是這麽(me) 回事嗎?
從(cong) 習(xi) 俗的淵源來看,“鬧伴娘”應該是“鬧洞房”這一古老風俗的延伸。據曆史學家的考證,至遲在漢代就有“鬧婚”的做法了:新人婚合之時,賓客“往往飲酒歡笑,言行無忌,如近世鬧新房之所為(wei) 者”(參見楊樹達《漢代婚喪(sang) 禮俗考》)。這種“鬧洞房”的做法很可能自來部落文明時代的原始婚俗,其實並不合講究禮節的華夏禮法。東(dong) 漢末學者仲長統說:“今嫁娶之會(hui) ,捶杖以督之戲謔,酒醴以趣之情欲,宣淫佚於(yu) 廣眾(zhong) 之中,顯陰私於(yu) 親(qin) 族之間,汙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斷之也。”可見漢時“鬧洞房”之風盛行,讓正統的士大夫覺得有必要加以禁斷。
然而,盡管“鬧婚”之俗不受主流社會(hui) 待見,但還是在民間社會(hui) 頑固地流傳(chuan) 了下來。晉時,“世俗有戲婦之法,於(yu) 稠眾(zhong) 之中,親(qin) 屬之前,問以醜(chou) 言,責以醜(chou) 言,責以慢對,其為(wei) 鄙瀆不可忍論”。唐朝民間也是有“娶婦之家,弄新婦”之俗。
入宋之後,古老、原始的“鬧婚”風氣大為(wei) 收斂,這可能跟當時士大夫重建文明禮俗的努力有關(guan) 。但是在禮法不及的偏遠地方,還是保存著“鬧婚”的習(xi) 俗,據南宋莊綽《雞肋編》介紹,“南方之俗,尤異於(yu) 中原故習(xi) ”,其中婚俗“頗多異事,如民家女子,不用大蓋,放人縱觀。處子則坐於(yu) 榻上,再適者坐於(yu) 榻前,其觀者若稱歎美好,雖男子憐撫之,亦喜之而不以為(wei) 非也”。從(cong) 莊綽的敘述語氣可以知道,南方這一習(xi) 俗顯然是比較罕見的。
到了明清時期,“鬧婚”之俗就遍地開花了,幾乎各地都有“鬧洞房”的習(xi) 慣。一位明代學者觀察到,“此俗世尚多有之,娶婦之家,親(qin) 婿避匿,群男子竟作戲調,以弄新婦,謂之謔親(qin) 。”一名清朝文人也記述說:“揚州俗尚鬧房:合巹後,每夜洞房中,燭光如晝,滿座人聲騰沸,戲謔百端。新夫婦華服豔妝,對立繡帷前,任人擺弄。”揚州附近的淮安一帶,鬧洞房則是“侮弄新娘及伴房之女,淫詞戲語信口而出,或評新娘頭足,或以新娘脂粉塗飾他人之麵,任意調笑,興(xing) 盡而止。男家聽其所為(wei) ,莫可如何也”。
——如此情景,今天的已婚人士應該覺得眼熟,因為(wei) 他們(men) 新婚之時,恐怕也都經曆過。
那麽(me) “鬧洞房”可不可以說是中國特有的傳(chuan) 統習(xi) 俗、是“五千年性壓抑的總爆發”呢?持這一說法的人大概不知道,在西方社會(hui) ,從(cong) 古至今,其實都有類似“鬧洞房”的做法。比如羅馬時期,新婚之夜,鬧婚的人群會(hui) 咆哮一種下流的婚禮歌,如同中國鄉(xiang) 下的“鬧洞房”。即使在近現代,西方婚禮中還保留著一項習(xi) 俗:新郎與(yu) 新娘進入洞房時,新郎要當眾(zhong) 解下新娘的吊襪帶,拋給“鬧洞房”的親(qin) 友。至於(yu) 今天歐美年輕人“鬧洞房”的花樣,就更是五花八門了。
看過美國奇幻小說《冰與(yu) 火之歌》的讀者應該記得,小說中的“維斯特洛大陸”也有“鬧洞房”的習(xi) 俗:婚禮與(yu) 婚宴之後,男人們(men) 會(hui) 抬起新娘,扯去她的衣服,給她講粗魯的黃色笑話,送入洞房。這一情節並不完全是文學家的虛構,而是有著西方社會(hui) “鬧婚”習(xi) 俗的影子。
因此,與(yu) 其說“鬧洞房”是中國才有的傳(chuan) 統,不如說是人類社會(hui) 原始性狂歡習(xi) 俗的遺存。在婚前性教育十分匱乏的古代,“鬧洞房”還發揮了“趣之情欲”的性教育功能。
將“鬧洞房”習(xi) 俗說成是“五千年性壓抑的總爆發”,也似是而非。因為(wei) “鬧婚”習(xi) 俗出現之初,並不存在什麽(me) “性壓抑”文化,恰恰相反,那時候社會(hui) 的性禁忌極少,結婚往往就是集體(ti) 性的性狂戲。在“鬧婚”習(xi) 俗盛行的魏晉—南北朝、中晚明、晚清,民間社會(hui) 也不存在你想象中的“性壓抑”。從(cong) 曆史來看,實際上是婚姻禮法越弱化的地方與(yu) 時代,“鬧婚”之俗就越厲害。
那“鬧伴娘”又是什麽(me) 時候形成的呢?這個(ge) 問題得從(cong) “伴娘”的出現說起。
從(cong) 我們(men) 現在看到的史料來看,宋代以前的婚禮上似乎是沒有“伴娘”這一角色的。南宋時,民間結婚,男方迎婚之時,要“雇借官私妓女乘馬,及和倩樂(le) 官鼓吹,引迎花簷子或粽簷子藤轎,前往女家,迎取新人。迎至男家門首,時辰將正,樂(le) 官妓女及茶酒等人互念詩詞,攔門求利市錢紅。……方請新人下車,一妓女倒朝車行捧鏡,又以數妓女執蓮炬花燭,導前迎引”。有人認為(wei) ,這裏的“妓女”便是伴娘的雛形。需要說明的是,宋朝的妓女並不是今人所理解的性工作者,而是指歌妓、女藝人。
至遲在明代,民間婚禮上便出現了伴娘。晚明文人馮(feng) 夢龍編撰的《情史》說,“吳中女子初嫁,必有伴娘,主教導新婦及插戴事。”到了清代,伴娘已經成了各地婚禮的“標配”。據《清稗類鈔》記載,“新嫁娘之有伴娘也,各省皆然,一曰喜娘”。
不過,明清時期的伴娘,跟我們(men) 今天在婚禮上見到的伴娘,並不完全一樣。今天的伴娘,一般都由新娘的親(qin) 友充任;而明清時期的伴娘,則是職業(ye) 伴娘,是新娘家聘請來的,酬勞不低。
從(cong) 事伴娘這一行當的,一般都是年輕貌美的女孩子,“妝束入時,善自修飾,天足細腰,殊可人意”。她們(men) 的工作,主要是指點新娘的服飾、化妝、禮節,並教導洞房事宜。由於(yu) 伴娘長相豔麗(li) ,“鬧房之人視線所集,不於(yu) 新嫁娘而於(yu) 伴娘矣”;又由於(yu) 伴娘的工作性質本來就有些曖昧,對於(yu) “鬧婚”的行為(wei) 自然是心中有數,應對專(zhuan) 業(ye) 。
於(yu) 是“鬧洞房”的焦點對象,便從(cong) 新娘、新郎轉移到伴娘身上。結婚的人家聘請伴娘,大概也有轉移焦點、保護新娘的考慮,比如在清代的衡州,“每於(yu) 未婚之前,必由媒氏傳(chuan) 語女家,聘伴娘一二,以容貌清麗(li) 歌曲工雅者充之。俟親(qin) 迎日,肩輿而來,而客乃任意調笑。”蘇州也是如此,“鬧洞房”的親(qin) 友客人,“既失新郎,而對於(yu) 新娘又無可鬧,於(yu) 是不得不鬧伴娘。故坤宅伴娘,必擇美貌年輕者”。
——這便是中國民間社會(hui) “鬧伴娘”的來曆。
(民國老照片上的西式伴娘)
但有一點我們(men) 需要講清楚:古代的“鬧伴娘”與(yu) 今天的“鬧伴娘”,性質是不一樣的。傳(chuan) 統伴娘乃是職業(ye) 伴娘,新婚之家聘用伴娘,目的之一也是為(wei) 了應付“鬧洞房”,換言之,“被鬧”本來就是職業(ye) 伴娘的本職工作。而今日的伴娘,則是從(cong) 西方婚俗引入的角色,跟傳(chuan) 統伴娘並無傳(chuan) 承關(guan) 係,她們(men) 通常都是新娘的親(qin) 友,既不承擔“被鬧”的職責,也缺乏應對“鬧”的專(zhuan) 業(ye) 經驗。因此,比之傳(chuan) 統的職業(ye) 伴娘,今日伴娘在“鬧婚”中受到的傷(shang) 害,至少從(cong) 主觀感受的角度來說,是更加嚴(yan) 重的。
“鬧洞房”、“鬧伴娘”這種帶著原始部落婚俗印記的習(xi) 俗,確實非常low了,尊重傳(chuan) 統婚姻禮法的人,具有現代文明教養(yang) 的人,都不應該玩這個(ge) 。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