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苑靜】良好家風有助提升社會責任意識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7-03-01 14:42:05
標簽:


 

良好家風有助提升社會(hui) 責任意識

作者:李苑靜(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二月初四日丁亥

           耶穌2017年3月1日


 

社會(hui) 是一個(ge) 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ti) ,要求每個(ge) 成員都要積極承擔與(yu) 自身角色相適應的社會(hui) 責任。社會(hui) 成員能否切實履行社會(hui) 責任,關(guan) 鍵在於(yu) 社會(hui) 責任意識的養(yang) 成。社會(hui) 責任意識是指社會(hui) 群體(ti) 或個(ge) 人在特定社會(hui) 曆史條件下形成的,為(wei) 建立美好社會(hui) 而承擔相應責任、履行各種義(yi) 務的自覺意識和人格素質。良好的社會(hui) 責任意識養(yang) 成主要通過兩(liang) 個(ge) 層麵來推動:一是通過道德教化形成責任自覺,構建積極的社會(hui) 責任意識;二是依靠他律如規製、懲處等促使社會(hui) 成員履行社會(hui) 責任,這是消極的社會(hui) 責任意識。家風家教在內(nei) 容上弘揚、傳(chuan) 遞積極的社會(hui) 責任價(jia) 值觀,在養(yang) 成方式上采取積極的教化手段,提升家庭成員的道德修為(wei) ,促進整體(ti) 社會(hui) 責任意識的提升。因此,良好家風對於(yu) 積極社會(hui) 責任意識的構建意義(yi) 重大。

 

第一,家風傳(chuan) 遞積極的社會(hui) 責任價(jia) 值觀。家風是一個(ge) 家族代代相傳(chuan) 沿襲下來的體(ti) 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價(jia) 值觀念、審美格調和整體(ti) 風尚、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其核心是家族子孫代代恪守的家訓、家規。家訓是家族的核心價(jia) 值觀,而家規則是家族內(nei) 部的“基本法”,良好的家風對於(yu) 家庭成員社會(hui) 責任意識的養(yang) 成具有潤物無聲的“教化”之功。

 

從(cong) 古至今,無數家族都將世代累積下來的美好品行、道德情操、精神追求等沉澱在家訓、家規之中,傳(chuan) 遞著積極的社會(hui) 責任價(jia) 值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是北宋範氏家族家國情懷的真實寫(xie) 照,其家規中“誌高遠、厚人倫(lun) 、睦四鄰、儉(jian) 養(yang) 德、清白吏、守規矩”等內(nei) 容,均體(ti) 現出在道德品行上追求完善、完美的積極態度。明代《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si) 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見窮苦親(qin) 鄰,須加溫恤”、“讀書(shu) 誌在聖賢,非徒科第;為(wei) 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等家訓,無不體(ti) 現出向善、勤儉(jian) 、愛國的道德情懷。晚清時期,麵對世風日下的時弊,林則徐手書(shu) “十無益”格言,作為(wei) 林家傳(chuan) 承百年的家訓,開啟了林家“淡泊、仁愛、勤勉”的家風……家風可以為(wei) 一個(ge) 家族灌注靈魂,成為(wei) 全體(ti) 家族成員長久的精神血脈,在思想內(nei) 涵上促進家庭成員道德修為(wei) 的提升和完善;更能夠傳(chuan) 遞美德、延伸善行,積極促進社會(hui) 整體(ti) 責任意識的提升。

 

第二,家風通過教化自律來形成社會(hui) 責任意識。家風傳(chuan) 承的關(guan) 鍵是家教。長期以來,家教都是我國社會(hui) 教化係統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良好的家風家教能夠浸潤心田,潛移默化地提升道德水準,促使家庭成員形成責任自覺。

 

首先,家教是全天候、全方位的教化,其內(nei) 容豐(feng) 富多樣。家長對孩子的家教內(nei) 容遠比術業(ye) 有專(zhuan) 攻的教師所傳(chuan) 授的知識更豐(feng) 富,其終極旨歸是將孩子培養(yang) 成人格完善、道德高尚的社會(hui) 人。其次,家教是全感式的教化,通過言傳(chuan) 身教、先行示範、親(qin) 情感化等特有方式,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家長通過孝老愛親(qin) 、友善鄰裏、勤儉(jian) 持家、淳樸仁厚等行為(wei) 表現,成為(wei) 自覺踐行良好家風的榜樣,體(ti) 現“身正為(wei) 範”的力量。家教還是一個(ge) 持續、潛移默化的過程。孔子曾雲(yun)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生動地說明循環往複、經久不息的熏陶能產(chan) 生強大的正麵教育效果。家族成員之間正是通過不斷感染和感化,逐漸將美德、善行在家族內(nei) 部廣為(wei) 擴散,成為(wei) 大家共同的言行準則。再次,家教重在引導成員自律,將責任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家教的目標是要求家族成員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促使家訓、家規所傳(chuan) 遞的思想內(nei) 涵深深紮根於(yu) 受教育者心裏,內(nei) 化為(wei) 他們(men) 的理念和認同,並最終外化為(wei) 主動行為(wei) ,這是教化的最高境界,也是社會(hui) 責任行為(wei) 由“能為(wei) ”轉向“有所為(wei) ”的關(guan) 鍵。

 

第三,積極推進家風建設,促進社會(hui) 責任意識培育。家風需要一個(ge) 家族、一個(ge) 家庭一代人乃至幾代人長時間的積澱才能形成。傳(chuan) 統家風注重家庭成員的道德自律,重視道德的教化力量,在當下仍然被廣泛認同;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更要賦予家風新的時代內(nei) 涵,與(yu) 時俱進。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是我國社會(hui) 道德建設的價(jia) 值主導,也理應成為(wei) 家風建設的價(jia) 值支撐。新時期,我們(men) 應將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價(jia) 值追求——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融入家風建設中,積極引導家庭成員樹立崇高的家國情懷,以中國夢作為(wei) 價(jia) 值體(ti) 認和追求,將個(ge) 人理想、家庭願景和社會(hui) 目標有機統一;樹立高尚的道德品格,在家則孝、於(yu) 友則信、於(yu) 國則忠;樹立仁愛之心,“仁者愛人”,愛己、愛他人、愛自然、愛社會(hui) 。同時,我們(men) 也要建立良好的家庭關(guan) 係,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中營造良好家風;重視家庭禮儀(yi) 教育,注重禮儀(yi) 素質和禮儀(yi) 行為(wei) 的養(yang) 成,培養(yang) 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做到“誠於(yu) 中而行於(yu) 外,慧於(yu) 心而秀於(yu) 言”。

 

良好的家風,有助於(yu) 家族內(nei) 部倫(lun) 理與(yu) 道德的養(yang) 成,讓後代子孫銘刻在心、代代受益;家庭是社會(hui) 的細胞,良好家風的延展,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道德力量,有助於(yu) 全體(ti) 公民構建積極的社會(hui) 責任意識,促進社會(hui) 整體(ti) 道德水平的提升。建設良好的家風,是社會(hui) 生活的豐(feng) 富與(yu) 內(nei) 化,更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