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哪些獨特的文化標識
作者:何錫蓉(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
來源:《解放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二月初三丙戌
耶穌2017年2月28日
《周易》提出“三才之道”,認為(wei) 天地人三才共同構成一個(ge) 大的生命整體(ti) 。三才之中,人為(wei) 貴,貴在有生命自覺,能夠為(wei) 天地立心。即是說,人在變化的環境和複雜的世界中要“尊時守位”“知常達變”,尋找一種合適的生存方式,並通過“修齊治平”,做一個(ge) 內(nei) 在道德修養(yang) 和外在“開物成務”“建功立業(ye) ”相統一的君子、賢人、聖人。做人是如此,作為(wei) 一個(ge) 家庭或一個(ge) 民族也同理。這些人生理念影響並強化了中國社會(hui) 的公序良俗,培育起中華民族的品格特征,成為(wei) 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共中央發布的《關(guan) 於(yu) 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ye) 過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與(yu) 時俱進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為(wei) 人們(men) 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wei) 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傳(chuan) 承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這段表述,從(cong) 三個(ge) 層次遞進對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形成過程、基本精神及核心內(nei) 涵予以高度的綜括與(yu) 凝練,展示出中華民族有別於(yu) 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對於(yu) 我們(men) 不忘來路、麵向現實、開拓未來具有重要意義(yi) 。
“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ye) ”,是中國人對待人生、對待事物的態度,是具有中國哲學特點的人生觀、價(jia) 值觀和世界觀。馮(feng) 友蘭(lan) 先生曾經概括中國哲學是“做人”的哲學,而“人”在傳(chuan) 統文化中從(cong) 來不是一個(ge) 單獨的個(ge) 體(ti) 。《周易》提出“三才之道”,認為(wei) 天地人三才共同構成一個(ge) 大的生命整體(ti) 。在這一生命體(ti) 中,天人、物我、主客、身心之間不是二元對立或彼此隔膜的,而是相通相融,相調相適的。三才之中,人為(wei) 貴,貴在有生命自覺,能夠為(wei) 天地立心。即是說,人在變化的環境和複雜的世界中要“尊時守位”“知常達變”,尋找一種合適的生存方式,並通過“修齊治平”,做一個(ge) 內(nei) 在道德修養(yang) 和外在“開物成務”“建功立業(ye) ”相統一的君子、賢人、聖人。做人是如此,作為(wei) 一個(ge) 家庭或一個(ge) 民族也同理。這些人生理念影響並強化了中國社會(hui) 的公序良俗,培育起中華民族的品格特征,成為(wei) 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這一人生態度和勤勉作為(wei) 中形成的一係列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與(yu) 時俱進,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反映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世界圖景、政治治理和社會(hui) 理想方麵的思考。其中,革故鼎新、與(yu) 時俱進,與(yu) 修齊治平、建功立業(ye) 相銜接,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曆經劫難而依然挺立的寫(xie) 照,也是對中國未來前途與(yu) 世界景象的堅定信念; 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與(yu) 尊時守位、知常達變相呼應,是中國人務實態度與(yu) 現世精神的反映,既不墨守成規,也不急於(yu) 求成,一步一個(ge) 腳印完成既定目標;惠民利民、安民富民,與(yu) 開物成務、建功立業(ye) 相接續,功業(ye) 為(wei) 了人民,是我們(men) 始終要堅持的總目標;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則是天地人三才一體(ti) 思想的邏輯演繹,既是曆史上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相和諧的反映,也為(wei) 今天建設生態文明,調節人與(yu) 自然、人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提供思想滋養(yang) 。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這6個(ge) 詞、18個(ge) 字,反映了個(ge) 人、社會(hui) 和國家層麵的多重價(jia) 值追求和理想圖式,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精神源泉與(yu) 文化根基。講仁愛、守誠信是傳(chuan) 統美德的要求,也涵養(yang) 個(ge) 人層麵的愛國、敬業(ye) 、誠信、友愛的價(jia) 值觀修養(yang) ;崇正義(yi) 、求大同是傳(chuan) 統的社會(hui) 理想,同時也延伸到核心價(jia) 值觀在社會(hui) 層麵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求;重民本、尚和合是中國傳(chuan) 統的政治治理理念,也與(yu) 核心價(jia) 值觀在國家層麵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相溝通。
這些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不僅(jin) 滋養(yang) 著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更是作為(wei) 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對當代政治治理、社會(hui) 發展、文化建構、民族精神等起著內(nei) 動力的作用,是中華民族全體(ti) 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不忘曆史才能開辟未來,善於(yu) 繼承才能更好創新。”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的,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jue) 當代人類麵臨(lin) 的難題的重要啟示。諸如應對戰爭(zheng) 危機、恐怖主義(yi) 災難、環境資源稀缺、空氣汙染、食品安全等,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都可以提供有益的啟示。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