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壯】“東萊先生”呂祖謙

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南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名臣。

【第八賢】格致誠正與性理感發之精微

《大學》“格致誠正”四字以“格”字最難解,“格”於(yu) 《說文解字》中釋為(wei) “木長貌”,即指樹木長枝條,其常用於(yu) 分隔區域,如柵欄、衣櫃、棋盤之用皆如是,使各物得歸其所。由此形象延申到萬(wan) 事萬(wan) 物,如延申到人事,則有“匡正”之義(yi) ,故《孟子·離婁上》有“人不足與(yu) 適也,政不足間也,惟大人為(wei) 能格君心之非”。

【孫忠厚】 梁漱溟對《論語》的“還原”性詮釋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梁漱溟論衡東(dong) 西文化而挺立中國文化的價(jia) 值,成為(wei) 公認的現代新儒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吳楠】讓徽學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20世紀80年代以來,徽州民間文獻和文書(shu) 不斷大規模麵世,引起了國內(nei) 學界廣泛關(guan) 注,促使徽學蔚然興(xing) 起。

講座預告|貝淡寧:批評性思考的批評(孔子與胡適的對話)

在孔教授(由貝淡寧扮演)和胡教授(由傑瑞米·拉普利亞(ya) (Jeremy Rappleye)教授扮演)的這場對話中,孔先生引用孔子的《論語》段落批評當今時代的教育中過分強調批評性思考。胡先生則基於(yu) 自由思想的啟發進行反駁。

【郭繼民】“漸”之豐厚意蘊

現代漢語中,“漸”為(wei) 副詞,無獨立義(yi) ,似毋須探討。然,古漢語中,“漸”義(yi) 頗豐(feng) 。拙文談“漸”,取其哲學之豐(feng) 厚意蘊。

魯小俊 主編《清代書院課藝選刊》12冊17種出版

書(shu) 院課藝,指書(shu) 院生徒考課的試卷,也叫課作、課卷。現今存世的書(shu) 院課藝,皆為(wei) 清代作品,估算起來,其數量相當可觀。但因課藝皆為(wei) 生徒所作,並非出自名家之手,曆來很少受到重視,往往任其散佚。

【陳衛平】方法論的自覺與儒學史的定位 ——讀《宋明儒學之重構——王船山哲學文本的···

河北大學程誌華教授80多萬(wan) 字的著作《宋明儒學之重構——王船山哲學文本的詮釋》(以下簡稱《重構》),是其曆經六年多研究的成果。最近十多年,相對研究程朱陸王日趨熱門,對於(yu) 王船山的關(guan) 注則比較少。

【柯小剛】上岸的沉淪,沉舟的遠揚

《邶風》最後兩(liang) 篇《新台》與(yu) 《二子乘舟》的相連,既是出於(yu) 人物故事的相續,也是給一代代讀者提出靈魂拷問的並置:麵對命運的洪流,你是選擇新台的光鮮亮麗(li) 而沉淪於(yu) 權勢的汙濁,還是選擇二子乘舟赴死的悲壯而升華於(yu) 生命意義(yi) 的永恒?

【李妍妍】中國古典學的時代創生及價值意蘊

古典學不是西方的專(zhuan) 利,中國也有自己的古典學。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hui) 在北京成功召開,標誌著中國古典學登上時代發展的國際性舞台。準確把握中國古典學的生成語境、學科邊界及價(jia) 值意蘊,對於(yu) 會(hui) 通中西學術空間、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具有極其重要的時代價(jia) 值意義(yi) 。

【張斯瑉】唯物史觀與馮友蘭文化觀

自20世紀初傳(chuan) 入中國以來,馬克思主義(yi) 作為(wei) 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hui) 和人類思維之規律的普遍真理,得到了越來越多先進中國人的認同和接受,並通過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結合,最終成為(wei) 他們(men) 認識和改造中國社會(hui) 的強大思想武器。

【孫霄】儒家生態智慧對美國文藝複興時期文學的跨文化影響

19世紀30—60年代的美國文藝複興(xing) 時期是美國民族文化建立的重要時期,這場文藝運動中的作家們(men) 關(guan) 注到美國現代化進程中所出現的自然危機與(yu) 人的精神危機,於(yu) 是將目光轉向了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從(cong) 中國古典文化中汲取儒家生態智慧,積極建構美利堅民族的新文化。

著名學者鮑鵬山蒞臨“孔氏南宗家廟孔子文化大講堂”開講“孔子的意義”

3月17日,春風和煦,著名學者鮑鵬山攜夫人及眾(zhong) 弟子到訪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廟,在“孔氏南宗家廟孔子文化大講堂”開講“孔子的意義(yi) ”,為(wei) 現場聽眾(zhong) 帶來了一場深刻的思想盛宴。孔氏南宗家廟管委會(hui) 主任、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促進會(hui) 孔子文化傳(chuan) 承工作委員會(hui) (簡稱“孔傳(chuan) 會(hui) ”)副會(hui) 長孔令立,率領管委會(hui) 團隊於(yu) 家廟正門熱情迎接鮑鵬山夫婦一行。

儒家文化遺產數字化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3月19日,儒家文化遺產(chan) 數字化創新研究院揭牌儀(yi) 式在山東(dong) 曲阜舉(ju) 行。

馮兵 著《倫理、政治與禮樂哲學:先秦儒學的三個麵向》出版

本書(shu) 共分五章, 分別從(cong) 先秦儒家的人性論、政治哲學、製度倫(lun) 理、教育倫(lun) 理與(yu) 道德教育思想、禮樂(le) 哲學等層麵展開。

孔子研究院學者參加山東大學中國經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2025中國經學論壇

3月15日-17日,孔子研究院研究員陳以鳳、助理研究員曹景年參加在濟南舉(ju) 行的山東(dong) 大學中國經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hui) 暨2025中國經學論壇並作交流發言。

【楊光亮】江西書院文化 ——千年文脈的精神傳承

九州文樞,書(shu) 院為(wei) 鑰;千年文脈,鍾靈毓秀。江西,素有“文章節義(yi) 之邦”之美譽,書(shu) 院文化在這裏生根發芽,綿延千年。

【星光】崔瑗《座右銘》的處世智慧與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

東(dong) 漢崔瑗的《座右銘》,是中國文學史上首篇以“座右銘”命名的自省文本。

【胡棟材】氣論哲學:在比較對話中進行思想創造

“氣”是中國哲學和中華文明的核心範疇之一,氣論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和生活世界。中國哲學某種意義(yi) 上就是氣的哲學。

【吳忠偉】朱熹的格物“窮理”與“切己”之學

朱熹為(wei) 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宋代理學多元格局的終結者。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