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榮】東陽石洞書院序

吳越形勝,攬東(dong) 南之秀色;石洞幽奇,聚山川之靈韻。紹興(xing) 十八年,郭公高義(yi) ,捐地辟嶺,啟建書(shu) 院,以興(xing) 庠序,澤被群蒙。

【劉端兒】遇見《論語》,綻放追光青春

2024年8月17日,我榮幸地加入了明德書(shu) 院,但是每天誦讀《論語》略早於(yu) 此。2018年5月,我送了媽媽一本錢遜先生解讀的《論語》作為(wei) 母親(qin) 節禮物,自此,我們(men) 家擁有了第一本《論語》書(shu) 。它開啟了我和媽媽誦讀《論語》打卡的生活,也成為(wei) 了我在追光之路上最長久的陪伴。

【元·楊俊民】正定文廟碑記專輯之五:《宣聖廟塑像記》

2025年是正定文廟祭孔釋奠禮恢複舉(ju) 辦20周年。今乙巳春仲上丁(3月9日)釋奠在即,特於(yu) 近期陸續刊發清光緒元年《正定縣誌·卷十一學校》中記載的金至清代正定府、縣兩(liang) 座文廟(廟學)相關(guan) 碑記,以了解古代正定廟學沿革及功能之梗概,敬請關(guan) 注。

【史哲文】方苞“義法”的多重內蘊

眾(zhong) 所周知,方苞“義(yi) 法”說是桐城派的代表理論之一。然而,今人或執其一端,或望文生義(yi) ,“義(yi) 法”的全貌則未能通觀。

【朱漢民】從“天帝”到“天理”“天”的理性化之路

殷商時期,“帝”與(yu) “天”作為(wei) 最高信仰對象逐漸融合,奠定了“六經”中“天”的信仰基礎。西周時期,“天”兼具自然屬性與(yu) 神靈屬性,祖宗崇拜與(yu) 自然崇拜合而為(wei) 一。早期儒家通過詮釋“六經”,將“天”發展為(wei) 兼具信仰與(yu) 理性的“天道”;宋儒進一步建構“天理”體(ti) 係,完成了“天”的哲學化進程。這一理性化進程未否定“天”的原始信仰,而是通過疊加新意義(yi) 推動···

【元·孛朮魯翀】正定文廟碑記專輯之三:《重修正定府學記》

2025年是正定文廟祭孔釋奠禮恢複舉(ju) 辦20周年。今乙巳春仲上丁(3月9日)釋奠在即,特於(yu) 近期陸續刊發清光緒元年《正定縣誌·卷十一學校》中記載的金至清代正定府、縣兩(liang) 座文廟(廟學)相關(guan) 碑記,以了解古代正定廟學沿革及功能之梗概,敬請關(guan) 注。

【周海琳】讓書院文化曆久彌新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植根於(yu) 中華文化沃土,有著深厚的曆史淵源和文化底蘊。作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承載者,書(shu) 院興(xing) 起於(yu) 唐、成形於(yu) 宋、傳(chuan) 承至明清,是古代重要的藏書(shu) 、修書(shu) 以及文化教育機構,也是思想文化傳(chuan) 承的重要場所和載體(ti) 。古代文章典籍得到保存,先賢思想得到闡釋,學術創見得到提倡,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得到傳(chuan) 承,遍布各地的書(shu) 院功···

【張洪義】朱陸會通視界中的“本心”問題——從楊祖漢的研究說起

楊祖漢的朱陸會(hui) 通研究集中在“本心”問題的討論上,無疑是找準了切入點。但從(cong) 工夫實踐角度看,朱陸對立的根源在於(yu) “本心”認取和長養(yang) 方式的不同。朱陸“本心”概念差異化的澄清,是會(hui) 通工作展開的基礎,同時也促成朱子“心”概念多義(yi) 性的融貫解釋。

【王澤春】《春秋公羊傳》桓公二年“此其目言之何”辨誤

通行本《春秋公羊傳(chuan) 》(附《音義(yi) 》)桓公二年“內(nei) 大惡諱,此其目言之何?遠也。”歷代注釋都隻是解釋個(ge) 別字詞及傳(chuan) 文,並沒有對傳(chuan) 文本身提出質疑。其實,“此其目言之何”存在問題:第一,“此其目言之何”應該為(wei) “此其言目之何”;第二,“目”應該是“見”的訛字,原本是“見”字。

【儒家郵報】第410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75年暨孔子2576年〔耶穌2025年〕3月7日

【王澤春】《春秋公羊傳解詁》“所見異辭”句傳文誤補、解詁錯簡獻疑

哀公十四年的“所見異辭”句與(yu) 經文、傳(chuan) 文的上下文並無關(guan) 係;可能是何休之後,義(yi) 疏、音義(yi) 之前,通行本的傳(chuan) 抄者根據石經本《公羊傳(chuan) 》哀公十四年有“所見異辭”句給何休本補上了“所見異辭”句。隱公元年、桓公二年“所見異辭”句的解詁,哀公十四年、文公十八年解詁的錯簡就更加嚴(yan) 重了。

【董斌】懷念成中英教授:一位理想主義哲學家的終生惕勵

成先生雖已化作哲學星圖中的永恒坐標,但他用畢生心血搭建的東(dong) 西方智慧橋梁,仍將指引後來者穿越認知的迷霧,在媒體(ti) 倫(lun) 理的無人區豎起新的路標。

【方旭東】伴侶機器人:一種儒家辯護

隨著近代女性獨立意識的萌發,順從(cong) 不再被認為(wei) 是女性或妻子的美德,相反,它被看成玩偶或奴隸的特征。這種指控讓儒家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麵。而性愛機器人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儒家從(cong) 這種不利處境當中拯救出來,因為(wei) 機器人(物)就是機器人(物),哪怕它是多麽(me) 酷似真人的性愛機器人,人們(men) 對待機器人不用再擔心那種物化女性的批評。

【汪沛】“伴侶機器人滿足了儒家對理想妻子的想象”:何種儒家?誰的想象?

方旭東(dong) 從(cong) “儒家婦道的角度”,論證了伴侶(lv) 機器人(更常見的叫法是“性愛機器人”)滿足了儒家對理想妻子的想象,是完美順從(cong) 的婦德理想。本文旨在指出方旭東(dong) “儒家”論述之下的個(ge) 人主義(yi) 色彩,揭示將性愛機器人作為(wei) “理想妻子”的想象背後的暴力本質,並且闡發儒家夫婦倫(lun) 理中蘊含的他者哲學。

【劉強】“意”的回溯與周流——溫海明《論語明意》序

溫海明教授的大著《論語明意》即將付梓,承其美意,命我為(wei) 序,堅辭不獲,不得不勉為(wei) 其難,聊敘拜讀之心得如下。

【許石林】中式父子“如何走出這一步”

盡管時移世易,中式父子多數無法擺脫中國人的宿命和天性,而不得不選擇與(yu) 前人並無二致的父子關(guan) 係,但畢竟時代已不同,父子之間雖不能失於(yu) 狎褻(xie) 、誤陷猥昵,仍應該盡量多溝通,父慈子孝,萬(wan) 古不易,“多年父子成兄弟”固然罕有,而彼此內(nei) 心應主動開啟一線天光,不要被動消耗、僵持等待,盡量“走出這一步”。

【劉飛飛】身體隱喻抑或共同存在?——共同體可能性問題芻議

以形塑共同體(ti) 為(wei) 指歸的身體(ti) 隱喻,主要表現為(wei) 兩(liang) 種形式:一是基於(yu) 肢體(ti) 器官的“一體(ti) 化”,賦予心或首支配地位,強調主從(cong) 協調對於(yu) 共同體(ti) 良性運轉的意義(yi) ;二是基於(yu) 身體(ti) 與(yu) 其活動空間的嵌套關(guan) 係,將身體(ti) 與(yu) 共同體(ti) 同構化,使身體(ti) 生來就背負著諸種責任

【湯勤福】疑非聖人之言:朱熹論《孝經》

朱熹是重視《孝經》的,因為(wei) 《孝經》中蘊含著義(yi) 理。他認為(wei) 《孝經》傳(chuan) 自孔子與(yu) 曾子答問的內(nei) 容是“經”,其他“雜引傳(chuan) 記以釋經文”的內(nei) 容屬於(yu) “傳(chuan) ”。朱熹持仁體(ti) 孝用的觀點,從(cong) 天理論高度,闡述了仁之未發、已發與(yu) 孝的關(guan) 係,構建起一個(ge) 能夠解釋所有人際關(guan) 係的“孝—禮”結構。

【摩羅】司馬遷與王國維所列殷商先公世係異同考

王國維的殷商曆史研究,在維護中國文明古國身份、鞏固中國文獻真實性權威性方麵,作出了傑出貢獻。《殷卜辭所見先公先王考》《殷卜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二文雖然篇幅很短,卻重若千斤。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