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家正而天下定”。“家正”依靠的主要是一種精神力量。它促使家族成員有以祖上某某的後代為(wei) 榮的自豪感。隻要不忘家風,遵循祖訓,當官的能當個(ge) 清官,不當官的也能做個(ge) 好人,從(cong) 事學術研究的,也會(hui) 有所建樹。以上則是德安義(yi) 門陳村複建的意義(yi) 所在。
我對“五四”的看法也經曆過一些變化。因為(wei) 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混在一起,前些年,對“新文化運動”反傳(chuan) 統這一麵持比較激烈的批評態度。這幾年來,不斷地讀書(shu) 學習(xi) ,對中國曆史的認知也是在一步一步的加深,有了一些新想法。
賽先生、德先生與(yu) 和先生代表著可持續發展的三個(ge) 支點:經濟發展、社會(hui) 公正和生態保護。與(yu) “和先生”同行,人類才有可持續的經濟和可持續的民主。不要讓經濟發展搶了“和先生”的地盤,這地盤是人類最後的家園。
來自20世紀曆史塵埃中的舊式啟蒙話語固然日益淺陋而可能遭遇“愛國青年”的鄙棄,那些抱殘守缺於(yu) 舊式話語而無視當代中國進步性及愛國青年之精神自覺的人固然可能呈現“遺老”狀而憤懣幽怨,甚至詆毀封殺新生力量,但新時代真正的價(jia) 值締造任務是否就可以通過何冰式的正能量演講而得到解決(jue) 呢?
近年國內(nei) 有所謂新文化運動者焉,其持論則務為(wei) 詭激,專(zhuan) 圖破壞。然粗淺謬誤,與(yu) 古今東(dong) 西聖賢之所教導,通人哲士之所述作,曆史之實跡,典章製度之精神,以及凡人之良知與(yu) 常識悉悖逆抵觸而不相合。
“大啟蒙”就是要破除這種異化現象,讓啟蒙理性不再以理性為(wei) 絕對中心,這就需要東(dong) 方智慧來平衡西式啟蒙的偏頗。“大啟蒙”恰恰是要找回人類的情感,以人情來對理性加以均衡,使得人類獲得一種完整的“情理結構”。
他們(men) 這種「醬缸」中華文化的做法,從(cong) 新文化運動,到魯迅,到柏楊,都非常流行。傳(chuan) 統中國確實有問題。但是激進的反傳(chuan) 統真的給我們(men) 帶來了美麗(li) 新世界嗎?歐洲激進革命以法、俄為(wei) 代表,也成為(wei) 清末以來中國革命者的模範,但其代價(jia) 明白可見。與(yu) 此相對,歐洲最成功的現代轉型是英國,而其轉型恰恰是保留了很多他們(men) 的傳(chuan) 統政治與(yu) 文化的保守革命。
中國和越南是唇齒相依的鄰邦,曆史上一直保持宗藩關(guan) 係,早在公元前2世紀兩(liang) 國已有頻繁的文化交流。
中日兩(liang) 國隔水相望,一衣帶水,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淵源。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的以家訓治家在文明交流中被東(dong) 鄰日本積極借鑒和模仿,形成其獨具特色的家訓文明。
朝鮮半島與(yu) 中國隔海相望,在古絲(si) 綢之路的文明交流中,曾經以文睦鄰,互補互惠,共同促進中亞(ya) 文化發展到高峰。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持續在全球蔓延,接連有外媒及國外政客指責中國數據不透明,甚至刻意隱瞞新冠肺炎發展情況,導致其他國家防控延誤。中國對此已作出回應,世界衛生組織代表也對這類指責予以反駁。在上周五進行的“普林斯頓與(yu) 大咖說”線上直播活動中,主講人複旦大學哲學教授白彤東(dong) 用生動的案例指出,全球化模糊了國際間自我與(yu) 他者···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引起了全人類的高度關(guan) 注和警惕。作為(wei) 哲學倫(lun) 理學工作者,我們(men) 可以從(cong) 道德哲學的角度反思這場肆虐人類的疫情,並加以理性分析和科學應對。
疫中雜記
疫中雜記
自由主義(yi) 的意識形態霸權終結後,中國思想將引領全球價(jia) 值重建,從(cong) 個(ge) 人主義(yi) 轉向親(qin) 親(qin) 仁民,從(cong) 厘定權利轉向行仁履義(yi) 。當然,中國將堅持“禮聞來學,不聞往教”的古訓,從(cong) 而開啟一個(ge) 思想、宗教多元並存的時代。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應該建構在全人類共同認可的道德基礎和價(jia) 值信念基石之上。“愛人類”是儒家“仁愛”思想底色,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過程中,儒家思想的現代性價(jia) 值不可低估。
數千年人類文明史,不時有瘟疫肆虐,人類與(yu) 瘟疫病毒的較量從(cong) 未停息,或將繼續。醫學“妙術”固然是戰勝病毒之利器,而百姓“仁心”尤不可缺席。願疫情中的普羅大眾(zhong) ,依於(yu) 仁義(yi) ,患難與(yu) 共,同舟共濟;願芸芸眾(zhong) 生,居安思危,凝心聚力,守望相助。
麵對疫情,我們(men) 人類能做的就是要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尊重自然界整體(ti) 生成發展的規律,不得以私誌和嗜欲去破壞原有的生態鏈,幹預自然界自身的運行規律,而應該“循理而舉(ju) 事”,根據事物自身的規律去做事;“因資而立功”,根據條件,依靠條件去做好你的事情,建立事功。總體(ti) 來講,就是要我們(men) “推自然之勢”,即循自然之規律。
疫中雜記
疫中雜記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