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全國書(shu) 院高峰論壇已於(yu) 日前圓滿落幕,海內(nei) 外百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參會(hui) ,共同探討了如何在完成文化生命之傳(chuan) 承的同時,讓書(shu) 院“活”起來,並精神性地繼承,創新性地活化,安立書(shu) 院的現代性,擴大與(yu) 發揮書(shu) 院的教化作用。
第八屆全國書(shu) 院高峰論壇已於(yu) 日前圓滿落幕,海內(nei) 外百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參會(hui) ,共同探討了如何在完成文化生命之傳(chuan) 承的同時,讓書(shu) 院“活”起來,並精神性地繼承,創新性地活化,立足書(shu) 院的現代性,擴大與(yu) 發揮書(shu) 院的教化作用。
當前,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yu) 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是全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經濟發展進程放緩,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發酵,種種複雜的變量推動世界大變局不斷向縱深發展。因此,加強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堅持和平發展主旋律是解決(jue) 世界公共危機的重要途徑。
來三亞(ya) 學院後,除行政工作外,我還堅持著自己的一些學術興(xing) 趣,和同學們(men) 一起讀讀書(shu) ,組織一些讀書(shu) 會(hui) 。在讀書(shu) 的過程中呢,把自己的學術興(xing) 趣保持下來。寫(xie) 一些文章,參加一些學術會(hui) 議,與(yu) 同學們(men) 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雅斯貝爾斯說:“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chan) 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存在。”“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並被它重燃火焰。”所以如果要講中國哲學元理的話,就要回到軸心時期去。雅斯貝爾斯說的軸心時期是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期間。也是在那個(ge) 時期,中國已有了《周易》。我們(men) 需要回到哲學的源頭去,回到《周易》中去。
11月23日,《尼山叢(cong) 書(shu) ·國學經典音注》新書(shu) 發布會(hui) 暨“新時代國學經典傳(chuan) 承普及”研討會(hui) 在山東(dong) 曲阜孔子研究院召開,為(wei) 向社會(hui) 各界更好地宣傳(chuan) 和推介這套叢(cong) 書(shu) ,中國孔子網對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叢(cong) 書(shu) 總主編劉續兵和編纂團隊進行了專(zhuan) 訪,深度解讀該套叢(cong) 書(shu) 的學術價(jia) 值及當代意義(yi) 。
“文化傳(chuan) 承發展與(yu)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hui) 暨第十屆全國儒學社團聯席會(hui) 議,於(yu) 2023年11月24日在孔子研究院舉(ju) 行。近日,全國儒學社團聯席會(hui) 議秘書(shu) 長,中國實學研究會(hui) 會(hui) 長,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傑接受中國孔子網專(zhuan) 訪。采訪內(nei) 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青年學者吳鉤在他最新出版的《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不僅(jin) 敘述了宋神宗與(yu) 王安石的一生,更著重描述了王安石變法的完整過程,再現了這個(ge) 重要的曆史時刻。書(shu) 中對變法舉(ju) 措的出台、推行、爭(zheng) 議也都作了極細致的描述和分析,生動展現了北宋治國精英的群體(ti) 麵貌,再次引發人們(men) 對王安石變法的深入思考。
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作為(wei) 主辦方之一,在荀子的故裏邯鄲,召開了第一屆國際荀子研討會(hui) ,主題是“荀子思想的價(jia) 值和地位”。
雖然王船山是否真的是洪門的先賢很難考究,但我總覺得中國致公黨(dang) 的“致力為(wei) 公”和王船山論證的“公天下”,是一脈相承的。船山思想是一座高峰,是一座寶庫。清代學者劉獻廷稱:王夫之學無所不窺,於(yu) 《六經》皆有說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氣,聖賢學脈,僅(jin) 此一線。
國際學界對於(yu) 中華文明的曆史和發展、中華文明的當代意義(yi) 等問題,一直懷有濃厚的研究興(xing) 趣。6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對中華文化傳(chuan) 承發展的一係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麵係統深入闡述,在海內(nei) 外學術界引發熱烈反響,再次掀起國際學界研究中華文明的熱潮。
我們(men) 也發現孔子所倡導的價(jia) 值觀,在現代中國人的身上根本揮之不去,仍然主導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甚至今天中國出現了一係列社會(hui) 問題,在相當程度上也跟我們(men) 對孔子、對傳(chuan) 統的態度息息相關(guan) 。要讓孔子“博物館化”,有些太過一廂情願了;中國的現代化,根還是紮在中國傳(chuan) 統的土壤中。
熱烈歡迎大家參加我們(men) 明代哲學係列會(hui) 議的第五次會(hui) 議。前麵我們(men) 關(guan) 於(yu) 王陽明、方以智、劉宗周、湛甘泉,都舉(ju) 行了年度會(hui) 議,第五次是關(guan) 於(yu) 東(dong) 林學派。這個(ge) 係列將來我們(men) 還會(hui) 不斷地繼續下去。
大約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這段時間,被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等學者認為(wei) 是人類文明史上的“軸心時代”。在此時期,世界若幹主要文明——包括中華文明、古希臘文明、古印度文明——實現了理性覺醒。時至今日,軸心時代的這種覺醒仍深刻影響世界。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wei) 一體(ti) 、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jue) 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luan) 、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jue) 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jue) 定了一個(ge) 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係。
談到儒家,必言孔孟,而梁啟超對荀子評價(jia) 極高。梁啟超說:“漢代經師,不問為(wei) 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間,宗派屢變,一皆盤旋荀學肘下。”荀子在先秦諸子中為(wei) 何如此重要?與(yu) 孔孟相比,荀子思想有哪些獨特之處?近日,“道中華”就此話題專(zhuan) 訪了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yu) 社會(hui) 學學院教授孔定芳。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的進取精神,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於(yu) 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
每年高考成績出榜,各地頻頻曝出高分喜訊,惹得吃瓜群眾(zhong) 一陣羨慕,又是“別人家的孩子”。那麽(me) ,你見過400多年前的科舉(ju) 考卷嗎?被稱為(wei) 海內(nei) 外孤本的明代狀元試卷又長啥樣?古代學霸如何回答帝王之問?近日,“道中華”就此話題專(zhuan) 訪了山東(dong) 青州博物館圖書(shu) 資料中心主任朱伯霞。
8月8日,母愛教育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座談會(hui) 在廣州化州青愛實驗學校舉(ju) 行。該座談會(hui) 由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hui) 、開明慈善基金會(hui) 、華南理工大學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發展研究院和廣東(dong) 省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聯合會(hui) 聯合主辦。同時舉(ju) 行了嶺南母愛書(shu) 院揭牌儀(yi) 式座談會(hui) 。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擺在人類麵前的,一麵是生態環境問題導致的深層危機;一麵是科技飛躍性突破帶來的難題。對此,需要人類智慧全力以赴,東(dong) 西文化深入交流、整合,乃至發生新的躍遷,這是時代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