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王琪】汶源書院:汶水之源的文化坐標

萊蕪是位於(yu) 山東(dong) 中部的一個(ge) 小城,有考證說東(dong) 夷的“嬴”部落便發源於(yu) 此,為(wei) 始皇嬴政先祖,先秦時亦曾以“嬴”為(wei) 名設國置邑,加之其境內(nei) 又曾有古牟國,故當地人自稱“嬴牟大地”。實際上,“萊蕪”之名始定於(yu) 西漢並為(wei) 後朝沿用,當時為(wei) 縣製,因治所設在淄水流域的萊蕪穀而名,屬泰山郡。悠遠醇厚的曆史傳(chuan) 承、山水相伴的文化哺育使得萊蕪這一方水土···

【王劍冰】花洲書院

披一身煙塵,我在四月的早晨走來,來看花洲書(shu) 院。鳥鳴清脆,河水蕩漾,白色的柳絮隨微風四處飛揚。

【翁懷燦】儒家信仰是否宗教?——對福建霞浦儒學實踐的回顧與展望

霞浦城鄉(xiang) 儒學實踐研究,雖然尚處於(yu) 初期的不成熟階段,但似乎向學術界透露了一條信息:儒學是否是宗教,還另有研究蹊徑一一可以從(cong) 研究鄉(xiang) 村儒學實踐著手,讓實踐檢驗真理,讓亊實勝於(yu) 雄辯。我想,霞浦縣城鄉(xiang) 的儒學實踐意義(yi) 即在於(yu) 此。

【王彬 戴和聖】正學書院:明清兩代皖北重要學府

在皖北地區,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書(shu) 院,蘇軾曾於(yu) 此處設立學堂,乾隆皇帝親(qin) 臨(lin) 題字贈聯,這就是位於(yu) “山川靈秀,有石如璧”的靈璧縣的正學書(shu) 院。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蘇軾出任徐州知州,“南望靈壁(璧),雞犬之聲相聞”,閑暇時常做客張氏園亭,探訪靈地名勝。

【朱清】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書院

中國曆史上,書(shu) 院作為(wei) 一種特有的教育組織,為(wei) 培育華夏經世安邦人才和傳(chuan) 承、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紀,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華民族走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中,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作出全麵部署。書(shu) 院複興(xing) 無疑是實施這一重要戰略的題中之義(yi) 。

【魯小俊】古代書院教育麵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舉措 ——兼論其對當下高校人才培養的···

古代書(shu) 院教育麵臨(lin) 的問題,大多緣於(yu) 科舉(ju) 考試的壓力。當下高校人才培養(yang) 的問題,多與(yu) 升學和就業(ye) 形勢相關(guan) 。

【楊哲】秀容書院:“三晉文化”展示和傳播的高地

忻州位於(yu) 山西省中北部,始建於(yu) 東(dong) 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距今已有1800餘(yu) 年曆史。相傳(chuan) 漢高祖劉邦北上抗擊匈奴被困後於(yu) “忻口”擺脫追兵,高祖欣然大悅,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得來。作為(wei) 一座曆史文化重鎮,忻州境內(nei) 有五台山、九塞第一關(guan) 雁門關(guan) ,是古代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白樸的故鄉(xiang) ,可謂是文化氣息濃鬱。

【趙連穩】士大夫對古代書院發展的特殊貢獻

士大夫是中國傳(chuan) 統社會(hui) 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中國的傳(chuan) 統書(shu) 院自唐末五代誕生到清末改製,經曆了千餘(yu) 年。士大夫的經世情懷使他們(men) 和傳(chuan) 統書(shu) 院相伴而行,在他們(men) 的堅持和推動下,書(shu) 院仍然得以薪火相傳(chuan) ,生生不息,對中國文化傳(chuan) 承、教育發展、人才培養(yang) 等都產(chan) 生了積極影響,在這個(ge) 過程中,士大夫作出了特殊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四海孔子書院:經典與六藝一體融合的中華文化新空間

幾千年來,書(shu) 院教育支撐著中華文化的發展,延續著中華文脈與(yu) 道統傳(chuan) 承。除了有官辦的書(shu) 院之外,民間學人亦代代相傳(chuan) ,興(xing) 教辦學,培養(yang) 人才。尤其是在宋明時代,一個(ge) 書(shu) 院的成立,意味著這個(ge) 地區將以此為(wei) 基點,形成一個(ge) 區域文教與(yu) 學術中心。在這裏,師友共學,著書(shu) 立說,並向周邊傳(chuan) 道講學。

河南登封嵩陽書院:千年尚學 文脈相繼

書(shu) 院,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hui) 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獨特的地位,且發生過舉(ju) 足輕重的影響。

【王帆】揭陽學宮:儒學殿堂演繹紅色經典

揭陽,位於(yu) 古五嶺之一的揭嶺之陽,是潮汕曆史文化發祥地。南宋紹興(xing) 十年(1140年),揭陽複置縣,首任知縣孫乙建造揭陽學宮,擇址於(yu) 縣治東(dong) ,即今榕城區韓祠路東(dong) 側(ce) 。揭陽學宮是古代揭陽縣學,最初稱儒學署,亦謂“孔廟”“文廟”,兼有祭孔與(yu) 官學功能。其悠遠綿長的文化積澱、恢宏精卓的建築藝術,為(wei) 揭陽這一粵東(dong) 古邑增添了厚重底蘊和人文魅···

河北正定文廟舉行癸卯春期釋奠禮

2023年2月28日為(wei) 癸卯春仲上丁日,為(wei) 傳(chuan) 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河北省儒學會(hui) 在正定文廟舉(ju) 辦癸卯春期釋奠禮,社會(hui) 各界人士200餘(yu) 人共同致敬大成至聖先師和曆代先賢先儒。河北省儒學會(hui) 副會(hui) 長康誌鋒、高士濤、梁世和、張振奇,副秘書(shu) 長吉恩煦、郭君銘、張明辰,正定縣政協原主席徐玲,廣宗縣政協原主席李雲(yun) 豪,正定縣文化廣電體(ti) 育和旅遊局···

【張恒】範仲淹:宋代書院與教育繁興“第一人”

曆史學家錢穆嚐言:“宋學精神,厥有兩(liang) 端:一曰革新政令,二曰創通經義(yi) ,而精神之所寄則在書(shu) 院。”書(shu) 院承載了宋人接續道統、重建學統、清整政統的情懷與(yu) 使命。宋代書(shu) 院之興(xing) ,如《宋史》所言,始於(yu) 晏殊邀範仲淹掌學應天書(shu) 院。範仲淹不僅(jin) 將應天書(shu) 院塑造成為(wei) 天下書(shu) 院之典範,而且力倡地方興(xing) 學、推動教育改革,其所教導、提攜的人才或在齊魯···

【楊強】河東書院:巡鹽禦史創辦的著名學府

山西運城因處黃河之東(dong) 古稱河東(dong) ,緣鹽運司駐紮於(yu) 此管理鹽池而名運城。運城曆史悠久,人文薈萃,教育發達。名將關(guan) 羽、詩人王勃、文學家柳宗元、史學家司馬光、劇作家關(guan) 漢卿、理學家薛瑄、“戊戌六君子”之一楊深秀等即是這一方沃土的重要代表人物。運城西北十裏的河東(dong) 書(shu) 院是明清時期山西教育的一顆璀璨明珠。河東(dong) 書(shu) 院由巡鹽禦史創辦,環境···

千年傳承,尊師明禮——癸卯春季拜師典禮

師者父母,春風化雨,師者匠心,止於(yu) 至善!

趣說北京:國子監街——北京僅存有牌樓的街道

北京國子監街東(dong) 起雍和宮大街,西至安定門內(nei) 大街,全長669米,平均寬度11米。清成名“成賢街”,乾隆皇帝讚其為(wei) “京師為(wei) 首善之區,而國子監為(wei) 首善之地”。因孔廟和國子監在此而得名。

河南登封嵩陽書院:千年尚學 文脈相繼

書(shu) 院,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hui) 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獨特的地位,且發生過舉(ju) 足輕重的影響。

【劉遠芳】黃安書院誌

書(shu) 院是私人或官方所設的聚眾(zhong) 講學修習(xi) 之所,在傳(chuan) 授傳(chuan) 統學問、培植科舉(ju) 人才等方麵發揮過重要作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劃黃州府屬黃岡(gang) 、麻城、黃陂三縣各一部建黃安縣(1952年易名紅安)。建縣後,在地方士人推動和官方支持下,境內(nei) 陸續創辦過若幹書(shu) 院,對地方文化教育和士習(xi) 民風產(chan) 生過重要影響,萑苻之地漸成淳樸之區。

訪千年嵩陽書院 感受儒家文化傳承

春雪依依,古柏森森,紅牆青瓦間傳(chuan) 出幾句儒家經典的吟誦之聲……在22日的“寫(xie) 意中國——探訪漢字起源”主題宣傳(chuan) 采訪中,記者探訪了河南登封市區北約二公裏處嵩山南麓的嵩陽書(shu) 院。是日清晨,登封忽降細雪,映襯得整個(ge) 嵩陽書(shu) 院愈發肅穆。美景難得,引得遊人紛紛駐足欣賞,拍照留念。

【楊強】河東書院:巡鹽禦史創辦的著名學府

山西運城因處黃河之東(dong) 古稱河東(dong) ,緣鹽運司駐紮於(yu) 此管理鹽池而名運城。運城曆史悠久,人文薈萃,教育發達。名將關(guan) 羽、詩人王勃、文學家柳宗元、史學家司馬光、劇作家關(guan) 漢卿、理學家薛瑄、“戊戌六君子”之一楊深秀等即是這一方沃土的重要代表人物。運城西北十裏的河東(dong) 書(shu) 院是明清時期山西教育的一顆璀璨明珠。河東(dong) 書(shu) 院由巡鹽禦史創辦,環境···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