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洪波 趙瑤傑 姚嶽】2012 年書院研究綜述

2012年書(shu) 院研究成果蔚為(wei) 大觀,據不完全統計,出版學術著作17部,發表博士論文2篇,碩士論文26篇,期刊論文318篇,會(hui) 議論文6篇,報紙文章36篇。

【鄧洪波 趙路衛】2011年中國書院研究綜述

2011年書(shu) 院研究成果頗豐(feng) ,據不完全統計,發表相關(guan) 文章240餘(yu) 篇,出版著作5部,完成博士學位論文1篇,碩士學位論文8篇。這些論著圍繞書(shu) 院改製研究、書(shu) 院傳(chuan) 統與(yu) 當代教育研究、教會(hui) 書(shu) 院研究、書(shu) 院曆史個(ge) 案研究、書(shu) 院與(yu) 地方社會(hui) 關(guan) 係研究、書(shu) 院與(yu) 文學、學術研究、書(shu) 院藏書(shu) 研究、書(shu) 院研究綜述、海外學者對書(shu) 院的研究等九方麵呈現其研究成果。···

嵩陽書院與道統傳承 ——韓星先生在書院論壇上的發言

第八屆全國書(shu) 院高峰論壇已於(yu) 日前圓滿落幕,海內(nei) 外百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參會(hui) ,共同探討了如何在完成文化生命之傳(chuan) 承的同時,讓書(shu) 院“活”起來,並精神性地繼承,創新性地活化,立足書(shu) 院的現代性,擴大與(yu) 發揮書(shu) 院的教化作用。

【江波】拜謁南軒書院

南軒書(shu) 院位於(yu) 寧鄉(xiang) 市官山下,由南宋理學大師、教育家張栻創立。明世宗在嘉靖三年時下旨將羅帶山改名為(wei) “官山”,再次建以張栻之號命名的南軒書(shu) 院,並禦書(shu) 匾額;清穆宗在同治八年時下詔“大小文武官員至此止步下車”。

【陳穀嘉】我與嶽麓書院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當代嶽麓書(shu) 院恢複辦學及建設發展史上,老院長陳穀嘉先生是其中舉(ju) 足輕重、值得致敬的傑出人物。陳老傳(chuan) 道治學數十年,桃李栽培無數;接續書(shu) 院傳(chuan) 統千載,薪火相傳(chuan) 無窮。如今陳老年屆九旬,依然筆耕不輟,關(guan) 心愛護嶽麓書(shu) 院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yang) 。

【朱曉華、朱玉文】一副對聯,讀懂嶽麓山

唐代詩人劉禹錫大概沒有想到,他在《陋室銘》開頭寫(xie) 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比襯名句,能在曾寓居近十年的湖南找到最好的注腳——嶽麓山。這座海拔僅(jin) 300.8米的小山峰,放在群山畢集的湖南,委實不夠高聳,但它在湘人精神世界中的高度,足以媲美珠穆朗瑪峰。

【趙秋麗 馮帆】孔子研究院:做好儒學研究 推動交流互鑒

從(cong) 山東(dong) 曲阜孔廟正門南行500米,有一座古樸典雅的建築,這便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儒學研究專(zhuan) 門機構——孔子研究院。它與(yu) 處於(yu) 同一條中軸線上的曲阜孔廟、孟廟遙相呼應,成為(wei) 以儒家文化為(wei) 代表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標誌性建築。

【鄧洪波 趙偉】書院與中華文明的傳承和傳播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華文明獨具色彩,光輝燦爛,綿延數千載而不間斷,依靠的正是中華民族對文化、教育事業(ye) 的格外重視。傳(chuan) 說在三皇五帝時代,就誕生了中國最早的“大學”——“成均”,成為(wei) 後世傳(chuan) 頌不已的理想教育形式。

跟著“Z世代”,打卡千年書院 ——城南書院

“從(cong) 湖南走出去的傑出人物,他們(men) 都喜歡吟詩作對,就是因為(wei) 他們(men) 身體(ti) 力行,把湖南的楹聯影響擴大到全中國。湖南作為(wei) 楹聯大省,楹聯創作的傳(chuan) 承,是生生不息的,從(cong) 陶澍,到曾國藩、左宗棠,再到毛澤東(dong) 。”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黨(dang) 組副書(shu) 記李躍龍在接受綜合廣播記者采訪時說。

跟著“Z世代”,打卡千年書院——淥江書院

如今的大學校園內(nei) ,學生們(men) 在教室內(nei) 或實驗室裏上下求索,追尋夢想,那你可知古時的學子們(men) 又是如何求學習(xi) 文、書(shu) 寫(xie) 青春的嗎?古時,眾(zhong) 多求學的青年人會(hui) 在書(shu) 院中拜師習(xi) 文,各抒己見,碰撞觀點。

【李偉波】清初漳南書院的實學學風

書(shu) 院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教育機構,在唐宋至明清的千年曆史中,書(shu) 院作為(wei) 官學教育的有效補充,是古代士人讀書(shu) 、講學、著述的重要場所。書(shu) 院曆來是儒家思想傳(chuan) 承與(yu) 傳(chuan) 播的陣地,包括講學、育人、藏書(shu) 、祭祀等,發揮著重要的社會(hui) 教化和學術交流功能。

【劉渝西】朱元璋給曆代16位皇帝建了個群,乾隆為什麽要擴到188位?

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nei) 大街上有一座氣派如故宮的院子,院子裏的大殿有著故宮乾清宮一般的規格等級,4通雍正、乾隆皇帝所立的禦碑以及刻寫(xie) 著6種文字的下馬碑,表明這裏不是普通的古建築。

天下書院 四海歸仁 ——《天下書院宣言書》發布

在第八屆全國書(shu) 院高峰論壇上,天下書(shu) 院正式啟動。來自海內(nei) 外的一百位多位學者、專(zhuan) 家、書(shu) 院山長、院長共同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

【朱清】考亭書院: 朱子理學集大成之地

南北宋之交,權貴腐敗,儒學式微。

端溪史話:夏日夜遊,題詩得綠亭,廣東學政翁方綱何以厚愛這所書院?

“學政”,全稱“提督學政”,亦稱“督學使者”,俗稱“學台”。學政掌一省之學校、士風、文風之政令。

中國書院的古韻新聲 ——北外“新漢學計劃”博士生到四海孔子書院研學

2023年11月7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工作處組織的來自8個(ge) 國家的11名“新漢學計劃”博士生到四海孔子書(shu) 院研學,此次研學活動以中國古代教育為(wei) 主題,融合曆史知識學習(xi) 與(yu) 傳(chuan) 統課程體(ti) 驗。四海孔子書(shu) 院馮(feng) 哲講解了唐代以來書(shu) 院從(cong) 萌芽、繁榮、廢止再到複興(xing) 的發展史,並分享了書(shu) 院的核心教學內(nei) 容——考德、背書(shu) 、習(xi) 禮、歌詩、演樂(le) 。課程結束後···

走進北京國子監:跨越七百餘年 共赴文脈之約

魚躍龍門櫸木尺、前程似錦主題香囊、獨占鼇頭文創雪糕......現年28歲的北京市民徐大海與(yu) 朋友走進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文創空間(下稱文創空間),在此選購心儀(yi) 的文創產(chan) 品。這是他們(men) 在現代社會(hui) 觸摸曆史、感受古風雅韻和時代氣息的一種方式。

【李建發 餘賢紅】“書院之首”:鹿鳴高詠共弦歌

在江西廬山五老峰東(dong) 南麓、鄱陽湖西北畔,素有“天下書(shu) 院之首”之稱的白鹿洞書(shu) 院,已矗立千餘(yu) 年。唐代李渤兄弟馴養(yang) 白鹿、隱居讀書(shu) ,南唐設立“廬山國學”,定現名於(yu) 北宋,光大於(yu) 南宋朱熹,元明清仍辦學不絕;先後集聚李善道、朱熹、陸九淵、李夢陽、王守仁等大儒先賢……白鹿洞書(shu) 院,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道靚麗(li) 風景,也是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一個(ge) ···

鵝湖書院:千年辯韻,激蕩思想之翼

靜界紅鵝去不回,悠悠千載白雲(yun) 堆。26日上午,“千年學府探文明”記者團一行來到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踏訪一座聞名遐邇的古老書(shu) 院——鵝湖書(shu) 院。據明朝嘉靖二十七年的碑文記載,鵝湖書(shu) 院與(yu) 嵩陽書(shu) 院、嶽麓書(shu) 院、白鹿洞書(shu) 院齊名,被譽為(wei) “天下四大書(shu) 院”。

【馮達文】我在嶺南書院當山長

年逾八十,精神矍鑠。依然奔波多地,活躍在不同的講堂上,不斷思考和梳理教與(yu) 學的成果。這樣的情境正是馮(feng) 達文現在的生活日常。作為(wei) 清遠嶺南書(shu) 院·江心島書(shu) 院的山長,也是全省21個(ge) 嶺南書(shu) 院的首位山長,馮(feng) 達文的這一職務在其職業(ye) 生涯中看起來是略顯跳脫的。但了解馮(feng) 達文的人方知,這一身份正是“馮(feng) 達文風格”之下的選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