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興(xing) ”……讚禮聲在福建省福州文廟四周環繞。7月3日正值農(nong) 曆六月初一日,一場被稱為(wei) “釋菜禮”的特色傳(chuan) 統禮儀(yi) 在擁有千年曆史的福州文廟內(nei) 再現。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與(yu) 世界多元文化發生碰撞,中國傳(chuan) 統節日麵臨(lin) 外來節日文化競爭(zheng) ,在“古今斷裂”和“中西競爭(zheng) ”多維文化生態格局下,越來越多的人們(men) 開始把端午節作為(wei) 一個(ge) 旅遊、休閑、娛樂(le) 、以及購物的日子來過,而知止堂義(yi) 學連續11年策劃端午活動,希望通過活動告訴孩子們(men) ,端午不是粽子節,是寄托我們(men) 中國人情感、體(ti) 現我們(men) 民···
5月27日上午,由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設在韓國首爾的孔子文化中心與(yu) 成均館儒道會(hui) 總本部共同組織的韓國儒林人士文化交流團一行17人在曲阜孔廟舉(ju) 行了莊重的祭孔儀(yi) 式。
5月6日,逢夏曆四月初二,是亞(ya) 聖孟子生日,孟子故裏鄒城孟廟內(nei) 莊嚴(yan) 肅穆、隆重熱烈,一年一度的紀念孟母孟子大典正在這裏舉(ju) 行。
在成人禮環節,同學們(men) 身著漢服,向先賢行禮,向老師行禮,向父母行禮,感謝他們(men) 啟智求真、無私奉獻、山海恩情。全體(ti) 學子在學生代表的帶領下莊嚴(yan) 宣誓,在昂揚有力的宣誓聲中,感悟著青春、責任、力量。用激情喊出了“無愧今日,無悔明天”的心聲。
鄒城市已連續13年成功舉(ju) 辦母親(qin) 文化節,本屆母親(qin) 文化節以“揚母教精神樹家國情懷”為(wei) 主題,以舉(ju) 辦文化活動為(wei) 載體(ti) ,充分發掘鄒魯文化底蘊,彰顯孟子思想、孟母品牌影響力,塑造鮮明城市形象和高尚城市精神,增進鄒城與(yu) 各地的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期間,還將舉(ju) 辦紀念孟母、孟子活動、“新時代新家風新征程”高端論壇、“孟子故裏儒風鄒城”雙招···
春風孕繁華,夏日啟良辰。5月6日,時值立夏,在孟子2391周年誕辰到來之際,“祝福祖國,感恩母親(qin) ”萊蕪第三屆“中華母親(qin) 節”在濟南市萊蕪區蓮河學校隆重舉(ju) 行。
清明時節尊祭先祖,德孝之風綿延中華。4月5日,農(nong) 曆己亥年清明節,“第二十九屆洪洞大槐樹文化節尋根祭祖大典”在洪洞大槐樹景區祭祖廣場隆重舉(ju) 行。來自全國18個(ge) 省市的大槐樹移民後裔代表及社會(hui) 各界人士近萬(wan) 人齊聚一堂,共同祭奠大槐樹移民先祖。省政協副主席李思進、市政協主席張建平出席祭祖大典。
3月30日上午,清風日朗、春意融融。2019己亥年上海清明祭奠孔子釋典禮(祭孔大典)在上海文廟隆重舉(ju) 行。本次大典由中華孔子學會(hui) 孔子後裔儒學促進會(hui) 、世界孔子後裔聯誼總會(hui) 上海孔氏宗親(qin) 會(hui) 、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hui) 、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hui) 孔子文化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上海文廟、孔子薈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等單位和組織共同舉(ju) 辦。有來自上海、江蘇、安徽···
特別的是,本次春期釋奠還將舉(ju) 行與(yu) “儒林獨立抗爭(zheng) ・巴裏長書(shu) 運動”百年紀念活動相關(guan) 的工作說明會(hui) 和資料展示會(hui) 。這場“儒林獨立抗爭(zheng) ・巴裏長書(shu) 運動”是有137名儒林人士參與(yu) 署名,且有500餘(yu) 名儒林人士因日製鎮壓而遭受牢獄之災的代表性儒林獨立抗爭(zheng) 事件。
鍾鼓齊鳴禮樂(le) 舞,春仲上丁敬先師。3月11日,正定縣文廟舉(ju) 行己亥春期釋奠禮,來自省內(nei) 外的儒門同道、傳(chuan) 統文化愛好者、孔子後裔及省會(hui) 部分大中小學的學生500餘(yu) 人參加了典禮。
2019年2月24日,汾陽中學高三學生走進汾州府文廟,舉(ju) 行“祭先賢傳(chuan) 文脈學子心中國夢汾陽中學2019屆高考百日誓師大會(hui) ”。
溫州孔廟坐落在浙南產(chan) 業(ye) 集聚區沙城街道煙台中路,始建於(yu) 明代,1992年重建,2009年8月28日對外正式開放。溫州孔廟春秋祭祀是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孔廟每年都舉(ju) 行春祭大典,但每年都會(hui) 精心準備,力求更莊重、更有可看性、更有文化味。
臘日祭孟活動始於(yu) 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曆史。自孟母三遷祠重新修建完工後,每年農(nong) 曆臘月初八,孟氏宗親(qin) 都會(hui) 在孟母三遷祠舉(ju) 行祭祀孟母活動,今年已是第22年舉(ju) 辦祭祀活動。
孔廟祭孔,現在已經成為(wei) 兩(liang) 岸三地、東(dong) 亞(ya) 乃至歐美一些國家每年一大盛事。當然,部分孔廟逐步恢複了春秋二祭,越來越與(yu) 曆史上傳(chuan) 統的祭孔相貼近。而且,隨著國家政府對孔子、儒學的高度重視,祭孔的影響力也越來愈大。在祭孔如火如荼進行之際,我們(men) 有必要對孔廟祭孔的曆史文獻以及現代論著做一查考,以便為(wei) 當前孔廟祭孔活動及研究提供重要···
祭孔大典的禮樂(le) 儀(yi) 式操演具有“重演”禮樂(le) 文化記憶繼而作用於(yu) 當地的文化結構,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當地人的價(jia) 值觀和道德觀的作用。通過對台北祭孔大典的分析可以發現傳(chuan) 統儀(yi) 式承載華夏兒(er) 女的社會(hui) 記憶和文化認同,對於(yu) 了解社會(hui) 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yi) 。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是一種以“禮”為(wei) 特質和表征的文化。“禮”是一個(ge) 內(nei) 涵豐(feng) 富、外延廣泛的概念,所有行為(wei) 、儀(yi) 節、典章製度、倫(lun) 理道德等都屬於(yu) “禮”的範疇。在孔子的思想體(ti) 係中,“禮”是政治思想和社會(hui) 倫(lun) 理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中國古代社會(hui) 製度重要的理論基礎和價(jia) 值標準。
此禮就《大唐開元禮》“學生束脩”斟酌損益,保留終請而許以及東(dong) 西受束脩、南北受禮,以見敬慎。惟前期就位,從(cong) 便改師在東(dong) 階上、學生在門東(dong) 為(wei) 師在東(dong) 階上、學生在東(dong) 階下,仍正南北位。
農(nong) 曆戊戌年冬至祭孟大典22日在孟子故裏山東(dong) 鄒城舉(ju) 行,海內(nei) 外孟氏後裔及社會(hui) 各界人士齊聚孟廟,追思亞(ya) 聖先師孟子。
12月21日,戊戌年冬至祭孟大典在孟子研究院舉(ju) 行。活動由孟子研究院、“學孟子·行善舉(ju) ”誌願者協會(hui) 、孟子思想研究會(hui) 等單位聯合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