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明書院甲辰年年會回顧

甲辰年臘月十八、十九(西曆2025年1月17、18日),欽明書(shu) 院年會(hui) (總第六屆)在成都東(dong) 郊三聖鄉(xiang) 紅砂村舉(ju) 行,四川大學丁元軍(jun) 老師、曾海軍(jun) 老師與(yu) 來自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寶雞、長沙、貴陽、廈門、泉州及四川各地師友二十餘(yu) 人參加。

2024年,傳統文化書院、私塾、國學機構走向何方?

2024年1月1日,首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創業(ye) 者大會(hui) 在鄭州舉(ju) 行。今天是4月1日,在這90天裏,我一直在思考的是傳(chuan) 統文化機構在嶄新的2024年到來之際的出路。

【陳衛平】學術中國化的轉向與十年來的儒學研究新向度

從(cong) 2013年習(xi) 總書(shu) 記在考察曲阜時提出對包括儒學在內(nei) 的傳(chuan) 統文化要“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到今年6月他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強調“第二個(ge) 結合”的重大意義(yi) ,這是近十年儒學研究的基本遵循。今天座談會(hui) 的主題是“近十年來儒學研究趨勢的回顧與(yu) 前瞻”,我這裏主要以近20年來學術中國化的轉向為(wei) 背景,疏理十年來儒學研究的新向度。

【黃玉順】近十年來儒學研究的客觀評估

今天的座談會(hui) ,主題是“近十年來儒學研究趨勢的回顧與(yu) 前瞻”。這看起來時間跨度不長,其實是一個(ge) 大題目,因為(wei) :它涉及的是儒學研究的一種重大轉變;這種轉變,如果不能說是“時代性”的,也是“曆史時段性”的,這取決(jue) 於(yu) 怎樣理解“時代”概念。

【劉豔偉 鄧洪波】三十年來書院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三十年來,學者們(men) 在書(shu) 院文獻的影印、點校、專(zhuan) 題資料匯編等方麵,取得了很大成就,對書(shu) 院誌、書(shu) 院課藝、書(shu) 院講義(yi) 等書(shu) 院文獻的研究,亦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尚有不少書(shu) 院文獻深藏圖書(shu) 館中,有待進一步的發掘、整理;書(shu) 院文獻的研究依舊停留在較淺層次,需轉換視角與(yu) 研究方法,尋找新的切入點。

【師永偉】近三年來書院研究綜述

2014-2016年間,書(shu) 院研究繼續保持不斷攀升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這三年間共出版學術著作29部,發表博士學位論文4篇,碩士學位論文100篇,期刊論文超過1000篇,報紙類文章69篇,研究範圍不斷拓展,其中書(shu) 院對當代教育的啟示、區域書(shu) 院研究、現代書(shu) 院研究等成為(wei) 學界關(guan) 注的焦點。但當前書(shu) 院研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劉明明 鄧洪波】2021年書院研究綜述

2021年書(shu) 院研究接續以往的發展趨勢,研究成果仍然較豐(feng) 碩。

【王帥 鄧洪波】2017年書院研究綜述

2017年,書(shu) 院研究延續了之前的熱度,並取得了更加豐(feng) 碩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本年共有相關(guan) 研究著作24部,博士學位論文3篇,碩士學位論文32篇,期刊論文432篇,報紙類文章34篇。研究內(nei) 容除了傳(chuan) 統的書(shu) 院研究方向,如教育學、曆史學、文學、建築學等方麵外,圖書(shu) 館、旅遊、互聯網技術、藝術設計、美學等專(zhuan) 業(ye) 也進入了書(shu) 院研究的熱潮中,擴···

【趙偉 鄧洪波】2016 年書院研究綜述

2016年是書(shu) 院研究成果豐(feng) 碩的一年。據統計,本年度共發表期刊論文401篇,學位論文5篇,又有20部相關(guan) 著作出版。其中,以曆史學界、教育學界為(wei) 主幹力量進行的傳(chuan) 統書(shu) 院史研究是其中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了書(shu) 院教育、藏書(shu) 、刻書(shu) 、祭祀、學田、文獻、改製、建築等內(nei) 容。同時,受當前“書(shu) 院複興(xing) ”運動及高校書(shu) 院製改革的影響,當代書(shu) 院研究領域···

【肖嘯 鄧洪波】2015年書院研究綜述

2015年書(shu) 院研究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成果頗豐(feng)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出版書(shu) 院類著作26部,發表博士學位論文1篇、碩士學位論文38 篇、期刊論文263 篇、會(hui) 議論文4篇、報紙文章60篇。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於(yu) 書(shu) 院的探討愈發激烈,傳(chuan) 統書(shu) 院的研究不斷深入,新史料的挖掘和運用日臻成熟,對當代書(shu) 院研究的角度也更加豐(feng) 富多元。但是,在目前研究成果中隨···

【蘭軍 何君揚 鄧洪波】2013年書院研究綜述

2013年書(shu) 院研究延續了近幾年來持續攀升的態勢。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出版書(shu) 院類著作21部,發表博士論文1篇、碩士論文24篇、期刊論文344篇、會(hui) 議論文2篇、報紙文章27篇。其中傳(chuan) 統書(shu) 院如何發揮其當代價(jia) 值成為(wei) 學界關(guan) 注的焦點問題;從(cong) 社會(hui) 文化史等多學科視角考察書(shu) 院的立體(ti) 實態逐漸成為(wei) 書(shu) 院研究的主流趨向;隨著現代書(shu) 院的蓬勃興(xing) 起,對其···

【鄧洪波 趙瑤傑 姚嶽】2012 年書院研究綜述

2012年書(shu) 院研究成果蔚為(wei) 大觀,據不完全統計,出版學術著作17部,發表博士論文2篇,碩士論文26篇,期刊論文318篇,會(hui) 議論文6篇,報紙文章36篇。

【鄧洪波 趙路衛】2011年中國書院研究綜述

2011年書(shu) 院研究成果頗豐(feng) ,據不完全統計,發表相關(guan) 文章240餘(yu) 篇,出版著作5部,完成博士學位論文1篇,碩士學位論文8篇。這些論著圍繞書(shu) 院改製研究、書(shu) 院傳(chuan) 統與(yu) 當代教育研究、教會(hui) 書(shu) 院研究、書(shu) 院曆史個(ge) 案研究、書(shu) 院與(yu) 地方社會(hui) 關(guan) 係研究、書(shu) 院與(yu) 文學、學術研究、書(shu) 院藏書(shu) 研究、書(shu) 院研究綜述、海外學者對書(shu) 院的研究等九方麵呈現其研究成果。···

“荀子性樸論章句學研討會”學術綜述

2023年4月7—9日,第二屆琅琊論壇荀韓主題“荀子‘性樸’論章句學研討會(hui) ”在青島靈山灣畔舉(ju) 行。本次會(hui) 議由青島黃海學院承辦,華南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青島黃海學院、孟子研究院、蘭(lan) 陵縣政協等聯合主辦,清華大學教授廖名春、曲阜師範大學教授林桂榛為(wei) 本次會(hui) 議總召集人。

【潘承玉】紹興與當代陽明文化

陽明心學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首批曆史文化名城紹興(xing) 的精神財富。王陽明(1472—1529)出生於(yu) 明代紹興(xing) 府餘(yu) 姚縣(今寧波市餘(yu) 姚市)。餘(yu) 姚的鄰邑,紹興(xing) 府上虞縣(今紹興(xing) 市上虞區),是諸多文獻資料可證的王氏祖居地。

屈子書院講壇第35期開講: 張學智談王陽明的《大學》詮釋

10月14日上午,屈子書(shu) 院講壇第35期在汨羅屈子書(shu) 院沅湘堂開講。北京大學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張學智先生與(yu) 線下線上41萬(wan) 多觀眾(zhong) 分享了《王陽明的<大學>詮釋》。講座由鳳凰網湖南頻道全程直播,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教授、屈子書(shu) 院執行院長王琦擔任嘉賓主持。

孔子研究院課題組發布“近十年儒學發展狀況”報告(全文)

近十年來,中國大陸儒學從(cong) 推動“以現代化(西方化)為(wei) 綱”到“以本土化(中國化)為(wei) 綱”的學術轉型入手,力促儒學重新回歸主流話語體(ti) 係,開展了許多創造性新實踐,取得了諸多代表性新成果,形成了眾(zhong) 多標誌性新高地,開創了中外儒學交流互鑒的新局麵,世界儒學的中心重新回歸中國大陸。

【張依盟 張春宇】架起文明交流互鑒之橋

以“中西文化交流與(yu) 互鑒”為(wei) 主題的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論壇在維也納國際中心舉(ju) 辦;來自全球數十個(ge) 國家和地區政企學研各領域的數百名高級別代表,相約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與(yu) 國際儒聯合作,開展“青年漢學家培養(yang) 計劃”……近年來,山東(dong) 著力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等文明對話品牌,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

【張賀 肖家鑫】總書記在這裏說文化傳承發展·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

“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xing) 盛為(wei) 支撐的,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wei) 條件。”

習近平的文化足跡|曲阜“三孔”:儒風千載文脈傳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中華文化傳(chuan) 承、中華文明永續,強調“我們(men) 一定要重視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總書(shu) 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引用《論語》等儒學經典,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今天,人們(men) 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時的足跡,徜徉在占地約240畝(mu) 的孔府,感受九進院落、三路布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