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文集 - 伟德平台体育
【林安梧】敬挽方克立先生

克讓允恭 論知行 中體(ti) 西用須乘馬;立國安邦 迴天地 古往今來有新儒。

【林安梧】大白其情、敬畏生命:「新冠病毒肆虐」的哲學省思

天下蒼生能回到本位,病毒也回到本位,都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le) 其俗」。天地自然的共同體(ti) 、血緣人倫(lun) 共同體(ti) 、政治社會(hui) 共同體(ti) 、文化教養(yang) 共同體(ti) ,人們(men) 在「天地親(qin) 君師」的四個(ge) 共同體(ti) 的場域結構之中,大白其情,敬畏以之,也就能安身立命。

【林安梧】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

讀《論語》一定要回到我們(men) 的生活世界裏去。在現代的社會(hui) 中,信息是堆積的、知識是構造的、智慧則是生命的生長。《論語》重要的不是概念的定義(yi) ,而是當下親(qin) 切地要我們(men) 自己去體(ti) 認。

【林安梧】“存有三態論”:生命儒學的哲學建構

“生命”概念可以說是儒學最核心的內(nei) 容,這無疑是大家所認定的。中國人談存在、價(jia) 值、實踐、知識,可以說都是從(cong) “生命”作為(wei) 原初點而展開的。

【林安梧】邁向「多元他者」的一個可能:論「覺性」與「信靠」 ——從《論語》與《···

本論文旨在經由沈清鬆先生這些年來所提「多元他者」這一重要哲學語匯,去反思儒教與(yu) 基督宗教的根本論題,並且試圖經由「慷慨」與(yu) 「外推」等方法展開論述。

【林安梧】新儒學之後與「後新儒學」:以「存有三態論」為核心的思考

「存有三態論」融攝儒、道、佛三教及西方宗教哲學,而以「存有的根源」、「存有的開顯」與(yu) 「存有的執定」三者為(wei) 體(ti) 係建構支柱,它重視在現代化(外王)的曆程中重新調適公民正義(yi) 與(yu) 心性修養(yang) (內(nei) 聖)的方法途徑。一方麵恰當的調適而上遂於(yu) 「道」,另方麵則具體(ti) 而落實於(yu) 「生活世界」之中,在「多元」中調理出「一統」。

【林安梧 謝文鬱】《中庸》是一個圓融周浹的儒教教化係統?

儒教是教化意義(yi) 為(wei) 主的宗教,和基督宗教是強控製的宗教不同,基督教強調的是對於(yu) 絕對的、超越的人和神的一種信靠,但是儒教強調的是內(nei) 在的覺性,它是覺性的宗教,差別太大。覺性的宗教重點在於(yu) 怎麽(me) 樣做功夫,讓那覺性彰顯出來,所以有一個(ge) 非常重要的修養(yang) 功夫論的問題。

【林安梧】中國哲學研究的“話語”與“方法”——關於“經典詮釋” “生活世界”及“本體探源···

關(guan) 於(yu) 中國哲學研究之話語,其所涉及的有“古典話語”“現代話語”,此兩(liang) 者又分別涉及於(yu) “生活話語”“學術話語”,如此一來,就有“古典生活話語”“古典學術話語”“現代生活話語”“現代學術話語”四個(ge) 向度。

【林安梧】敬悼餘敦康教授

敦禮樂(le) ,明易理,入太和,寂然不動。 康詩酒,妙重玄,法自然,感而遂通。

【林安梧】深仁厚澤:敬悼蔡師仁厚先生,虔誠祝禱中華文運

蔡仁厚先生是我的恩師,從(cong) 師問學四十餘(yu) 年。蔡老師不隻是我學問上的老師,而且是我生命中的導師。雖然,在隸屬上,我是牟宗三先生指導的博士,但沒有楊德英老師(蔡師母)的教導,一個(ge) 十五歲的青少年,不會(hui) 走向儒學及中國文化研究之途,反而他可能走向的還是科學之途。

【林安梧】儒教釋義:儒學、儒家與儒教的分際

儒教是教,不折不扣,是沒有爭(zheng) 議的,他確是一個(ge) 宗教,隻是這樣的一個(ge) 宗教是有別於(yu) 西方一神論的宗教,他是覺性的宗教、可大可久的宗教。這個(ge) 宗教當然具有教化意義(yi) 。但是記住所有的教化意義(yi) 在中國來講都是內(nei) 透到我們(men) 生命的源頭,上透到宇宙造化根源。

林安梧主講“中國哲學研究的困境及其克服之道”,南京大學東林學術講壇第二期舉辦

林教授由中國哲學合法性、話語與(yu) 權力的問題引出當代中國哲學研究的困境。這一困境主要表現在兩(liang) 方麵,一是經典閱讀的缺乏,二是學術話語的貫通問題。

【獨家】專訪林安梧:“聖誕節”應該叫“耶誕節”,儒教是覺性的宗教

西方的重點在“神”不在“聖”,必須回歸常態;耶誕節過度的濃鬱,其實是西方文明(基督教文明)在整個(ge) 中國的話語權更勝;儒教是覺性的宗教,基督教是信靠的宗教;應該把“天地君親(qin) 師”牌位立起來,塑造神聖教化空間;文化認同危機最主要是來自於(yu) 話語權的不平衡,要通過彼此交談對話來解決(jue) ;必須對現代性給出一個(ge) 新的反思,防止以“全球化”之···

【林安梧】音吐清響,明亮洞達——評議《論語新識》

《論語新識》,讀之覺其元氣充沛,淋漓盡致,有充實之美,有光輝之大,有大而化之之聖,亦有知其不可知之之神來之筆。有文獻之佐證,有曆史之考證,有科學之驗證,有邏輯之辯證,有心性之體(ti) 證。此五證,吾所強調者。劉強先生此著作,作為(wei) 一部平常講論之作,充分將此五證都體(ti) 證出來,我個(ge) 人認為(wei) 非常難能可貴。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