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剛】人民的天下:《詩經·七月》的王業

《七月》序雲(yun) “陳王業(ye) 也”,然而《七月》詩中既無王侯將相,亦無文治武功,隻有衣食稼穡、四時農(nong) 事、桑麻狩獵,以及蟋蟀和倉(cang) 庚的鳴叫、采桑女的惆悵和年終祝酒的歡欣……一切有名的人物和載諸史籍的偉(wei) 大功業(ye) 都在此銷聲匿跡,隻有人民的生機遍布大地,象無名的野草一般蓬勃生長,洶湧蔓延。如此,乃是王業(ye) 也,非霸業(ye) 也。

【柯小剛】愛與起興:《詩經》情教發微

愛與(yu) 自由是現代人最為(wei) 珍愛的價(jia) 值,但也是被現代性扭曲得最為(wei) 嚴(yan) 重的古典遺產(chan) 。愛的欲望化、自由的功利化,正在使愛與(yu) 自由成為(wei) 奴役和自我奴役的最新形式。重讀古典也許有助於(yu) 反思今天的偏見何以遮蔽本源,以及古人的洞見何以富有啟發。

【柯小剛】焦循論“異端”及其對當代儒學的啟發意義

通過《論語》《孟子》《中庸》經義(yi) 梳理,焦循指出“攻乎異端”的本義(yi) 在兼存不同意見、權衡兩(liang) 端而用其中的中庸之道,以及通過“執兩(liang) 用中”而達至的“一以貫之”“善與(yu) 人同”的溥博通達,而不是在後世儒學中常見的那種教條主義(yi) 的、片麵排外的狹隘傾(qing) 向。

【柯小剛】齊家如何平天下?張祥龍對特朗普的預見和對黑暗森林法則的破解

今天重讀張老師的《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很慚愧地發現,這本書(shu) 雖然是我自己向他約稿並出版於(yu) 我主編的“經典書(shu) 寫(xie) ”叢(cong) 書(shu) 中,但當我再次翻開此書(shu) ,卻發現幾乎就像沒讀過一樣。

【柯小剛】他的時間終結了,他的時間剛剛開始:張祥龍《尚書·堯典》闡釋及其政治···

人類政治生活之美,無如《尚書(shu) ·堯典》所示者;《尚書(shu) ·堯典》之美,無如張祥龍先生所解者。《尚書(shu) 大傳(chuan) 》載孔子對顏淵曰:“《堯典》可以觀美。”其美,人皆見之;而其美之何以美,非張祥龍先生之解,至今猶然蔽之不顯矣。

【柯小剛】至情至性:重溫張祥龍老師最後的論學影像

是啊,人生的癡情……在張老師那裏,恐怕沒有比對孔子的癡情更癡的癡情了,連最後的歲數都一樣……

【柯小剛】兒童教育與愛的主體間性:《詩經·子衿》中的你我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次是真的快三個(ge) 月了,自從(cong) 那天在學校裏見最後一麵以來。聽說明天兒(er) 童節,上海的部分學校部分年級要恢複麵授教學了。此時讀《子衿》,上海的老師們(men) 應該會(hui) 有很多感觸罷?

【柯小剛】杜甫詩的儒家解讀

儒家之為(wei) 儒家的根本規定在於(yu) 天人之際的仁性感通,這與(yu) 詩之為(wei) 詩的本質有著本原性的深刻關(guan) 聯。從(cong) 儒家思想出發重讀杜甫,思考何謂“詩史”,可以克服西方詩學加諸中國詩歌傳(chuan) 統的“抒情詩”偏見。

【柯小剛】間性的覺知:庖丁解牛的觸覺與心齋的聽覺

“聽之以氣”是一種間性的覺知。普通覺知是對象化的物之覺知,情隨物遷,是謂“聽之以耳”;其次有心靈的“格式塔”,可以先天圖式補足整全,看到現象背後的真實,但也難免師心自用,是謂“聽之以心”;如果既非對象化於(yu) 物,亦非執著於(yu) 我,而是在物我之間建立隨機生發的對話,使物我相生,時時覺知於(yu) 其“間”,且以“間”覺之,與(yu) 之共鳴共振共感,···

【柯小剛】無名的天下:《詩經·黍離》中的春秋微言

若沿著“家國天下的關(guan) 係”這一思想線索,就會(hui) 發現《王風》諸篇恰好處在一個(ge) 行將變革的時代轉折點,不僅(jin) 家國天下之間的關(guan) 聯在鬆動,國之為(wei) 國的本義(yi) 以及國所負有的天下之義(yi) 也已然喪(sang) 失。而《春秋》有著與(yu) 《王風》相似的曆史處境。在這個(ge) 意義(yi) 上,《詩》之降王為(wei) 風,《春秋》之借始於(yu) 文王正月,皆是出於(yu) 天下之義(yi) 的問題意識。進而可知,《黍離···

柯小剛著《詩之為詩——詩經大義發微卷一》出版暨緒論節選

現代學科劃分常把《詩經》歸作文學、文獻學和曆史學的研究對象。於(yu) 是,《詩經》作為(wei) 經書(shu) 的意義(yi) 被遺忘,《詩經》所承載的詩教傳(chuan) 統亦因之而斷絕。本書(shu) 擬從(cong) 齊、魯、韓、毛四家詩說及宋明諸家《詩經》闡釋出發,結合當代問題意識,重新激活《詩經》經學闡釋的詩教義(yi) 涵,回應時代問題。通過大義(yi) 發微式的經典解釋工作,作者希望能把《詩經》···

【柯小剛】道與跡:《詩》《易》《春秋》的古今之思

回顧經典所載的“古今之變”關(guan) 鍵時刻,會(hui) 非常有助於(yu) 今天思考古典與(yu) 現代的關(guan) 係問題。回溯文明創始的最初時刻,亦將有助於(yu) 深化古今關(guan) 係的思考。所以,本文擬從(cong) 這兩(liang) 個(ge) 方麵做一點探索。

【柯小剛】孟子“苗喻”與活化古典的生命教育

一個(ge) 真正的教師對於(yu) 其所教育之事,對於(yu) 自己身心修養(yang) 的提高,以及對於(yu) 學生成長的生命關(guan) 懷,既要念茲(zi) 在茲(zi) ,無一息忘懷,又要從(cong) 容以待,待其自然生長,無一刻遽迫強求,這便是“勿忘勿助長”的中庸之道。孟子以“苗喻”來闡明的古典教育思想,其關(guan) 鍵要害便在於(yu) 此。

【柯小剛】全球化的蹇難:如何突破美國封堵?聽聽《易經》和孔子的忠告

從(cong) 全球化的曆史到逆全球化的對策,說來也簡單:就是當年人家要跟我們(men) 做生意,我們(men) 不幹,他就弄鴉片毒品和船堅炮利來打;今天我們(men) 要跟人家做生意,人家不幹,我們(men) 既不能販毒,也不應發動流氓戰爭(zheng) ,而是應該象孔子告誡的那樣,身處蹇難則“反身修德”,自強不息,徐以圖之,等待時機。唯其如此,才能給自己帶來最後的強大,給人類帶來最後···

【柯小剛】清明讀《凱風》:撫過棘刺的南風會痛嗎?

今天要分享的文章是多年前在同濟講《詩經·凱風》的講稿,以及去年在無錫國專(zhuan) 詩經會(hui) 講中的一些思考(點擊藍色鏈接可查看詳情)。以此紀念我的母親(qin) (參拙文《漂泊在家鄉(xiang) 的土地上》),以及,獻給天下所有劬勞而聖善的母親(qin) 。

【柯小剛】新型瘟疫與現代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中的殺人與瘟疫

該得到的尚未得到該喪(sang) 失的早已喪(sang) 失——海子

【柯小剛】正之的工夫:《論語·為政》讀解及書法經驗的印證

剛收到中山大學周春健兄寄來的四書(shu) 論文集,見刊拙文《正之的工夫:<論語·為(wei) 政>前八章讀解》,是前年在一門研究生課上寫(xie) 的。那年的課帶學生讀了《學而》《為(wei) 政》,分別形成兩(liang) 篇文章。

【柯小剛】活埋的永生:滬上紀念王船山誕辰四百周年座談會致辭

“活埋”的決(jue) 斷使船山的生命打成了一片。如此獲得的整全生命,無論長短,都是長久的。否則,即使長壽,也是短的。如此打成一片的學問,無論經史義(yi) 理漢學宋學,都是為(wei) 己之學。學而已矣,其樂(le) 無窮。否則,經史義(yi) 理相互齟齬,漢學宋學顧此失彼,支離破碎,“道術將為(wei) 天下裂”,“與(yu) 接為(wei) 構,日以心鬥”,苦不堪言。孔顏所樂(le) 何事?船山所埋何物?···

【柯小剛】安大簡《詩經》怎麽沒把淑女變成妖精呢?

最近關(guan) 於(yu) 安徽大學藏戰國簡《詩經》的文章刷屏。媒體(ti) 都在歡慶:又找到了新的證據,證明傳(chuan) 統經學的“道德化解釋”是不可靠的。

【柯小剛】“對我來說,學問和教育從來是同一件事情”

“對我來說,學問和教育從(cong) 來是同一件事情”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