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東海】為仁之本,行孝之道 ——東海客廳論孝道

孝德具有共通性,不少學派宗派都講孝,但大多講不到位,不知其道。例如耶教,其十誡中有一條就是要孝敬父母。但耶教的孝敬與(yu) 儒家的孝道存在本質區別。耶教強調,對父母的孝敬和對家人的愛,不能超過對耶穌的愛。馬太福音說:“愛父母過於(yu) 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er) 女過於(yu) 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餘東海】儒家待人接物的一個原則 ——東海客廳論批評

東(dong) 海客廳有廳友認為(wei) 蔣慶先生對民主事業(ye) 不僅(jin) 不支持,而且貶西方為(wei) 夷狄,大加喝斥。東(dong) 海特隆重提醒:蔣先生儒門前輩,弘儒辟馬,厥功至偉(wei) 。後生小子若不同意蔣先生觀點,不妨異議商榷,不得無禮輕薄!事君事父事師事長輩以及對朋友,禮有不同,精神相通,都離不開尊敬二字。

【餘東海】文化輕薄子,西化派雜家 ——東海客廳論胡適

論及胡適,說好聽點,名士風範;說難聽點,輕薄子耳。其輕薄表現於(yu) 學術,於(yu) 西方文化不求甚解,對儒佛道皆浮光掠影,喜歡信口雌黃。胡適“大膽懷疑,小心求證”之言很好,可惜自己做不到。對於(yu) 儒家,他懷疑倒非常大膽,求證卻毫不小心,常常亂(luan) 求一通,不通不通。當年曾為(wei) 其赫赫之名所動,購其《說儒》和《中國哲學史大綱》,一翻之下,大···

【餘東海】責備賢者的自由和責備賢者的資格 ——東海客廳論資格

言論自由和言論資格有別。例如,任何人都有責備賢者的自由,但絕大多數人沒有責備的資格。關(guan) 於(yu) 《春秋》責備賢者,須注意三點:一、責備是指出賢者的不足,前提是肯定賢者之賢;二、《春秋》責備的賢者非中道之賢;三、《春秋》是聖經,聖人所造。《春秋》責備賢者,即聖人責備賢者。

【餘東海】孔子可以超越嗎? ——東海客廳論儒佛道

孔子可不可以超越?一言以蔽之,其知識境界可以超越,其外王實踐境界可以超越,後人理當超越之。但是,其道德境界、即內(nei) 聖實踐無法超越。聖境無止境,不封頂,聖而不可知之謂神,但無論怎樣高明神聖,不外乎“從(cong) 心所欲不逾矩”。換言之,聖德聖境是生命最高境界,無法超越。超越聖人,還是聖人。 以為(wei) 釋尊和老子的道德境界超越孔子,那···

【餘東海】三民主義批判 ——兼論國民黨和台灣問題

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堪稱現代最佳史學巨著,然對元清評價(jia) 過低,亦是一病。清末以來,民族主義(yi) 、民粹主義(yi) 思潮泛濫成災,無限拔高民國、無度吹捧洪楊而極端惡評元清,已成朝野共識,民國諸儒亦難免受到一定影響。當然,比較國共兩(liang) 黨(dang) ,錢穆先生其病甚微。

【餘東海】美國和西方的精神矛盾 ——兼論耶教的全球性衰弱

作為(wei) 美國和西方兩(liang) 大文化體(ti) 係,人本主義(yi) 和神本主義(yi) 的矛盾具有原則性,是美西的內(nei) 在性和國家精神矛盾。

【餘東海】真理改良命運 ——仁本主義真理觀

真理即真正的理。真是真誠、真實,真則不偽(wei) ;正是正常、正確、正義(yi) ,正則不邪。真理包括道德真理、社會(hui) 真理和自然真理。真理可以被發現、實踐和弘揚,不能被創造。人類文明發展、曆史進步的過程,就是對各種真理發現、實踐和弘揚的過程,就是人類不斷趨向天理和天理不斷彰明光大的過程。

【餘東海】中國立場和中國價值

元亨同仁指出:“當前整個(ge) 思想文化領域最大的問題:以西解中、漢話胡說肆虐,缺乏以中國解釋中國、以中國解釋世界的智慧和能力。”

【餘東海】寬容民眾和寬嚴結合

尊賢嘉善,容眾(zhong) 矜不能,既是君子風範,也是王道精神。《論語·子張》記載,關(guan) 於(yu) 交友之道,子夏是“可者與(yu) 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是“君子尊賢而容眾(zhong) ,嘉善而矜不能。”其實,論交友,子夏更正確。容眾(zhong) 和矜不能,即包容眾(zhong) 人和憐憫無能,這不是交友之道,而是愛民之道。容眾(zhong) 就是寬容民眾(zhong) 。

【餘東海】大惡無後論

大惡無後是一個(ge) 道德定律和曆史規律,此律主要義(yi) 是大之惡人沒有後嗣,血統和家庭無法久傳(chuan) ,即俗話說的斷子絕孫。引申義(yi) 有二:一、大惡之人沒有後福,其事業(ye) 沒有後繼;二、古往今來所有成氣候的邪惡勢力都沒有後福、後續和未來。

【餘東海】儒法不兩立

儒法不兩(liang) 立,思想上相互對立,實踐中相互排斥。儒家本來重視法律,禮製本來涵蓋法治,故不需要借助法家作為(wei) 補充。法家(秦法家)反對仁義(yi) ,其法是悖道缺德的惡法,於(yu) 政治和社會(hui) 有百弊而無一利。儒法互補論,完全不成立,理論實踐都不成立。

【餘東海】民主是價值也是工具——儒眼看民主

或問:民主是價(jia) 值還是工具?東(dong) 海答:民主是價(jia) 值也是工具。就主權在民而言,民主是價(jia) 值;就維護人權和人民主權而言,民主是工具。

【餘東海】小醇而大疵——荀子的兩大錯誤

韓愈《讀荀》說:“孟氏醇乎醇者也。荀與(yu) 揚,大醇而小疵。”說孟子是義(yi) 理精純的醇儒,正確;說荀子“大醇而小疵”則錯。荀子是小醇而大疵。荀子思想駁雜,問題和錯誤不少,大疵有二。

【餘東海】孔子為什麽反對鑄刑鼎?

“晉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晉國將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者也。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遵其道而守其業(ye) 。貴賤不愆,謂度也。文公是以作執秩之官,為(wei) 被廬之法,以為(wei) 盟主。今棄此度也而為(wei) 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貴?何業(ye) 之守也?貴賤無序,何以為(wei) 國?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晉國亂(luan) 製,若之何其為(wei) 法乎?”

【餘東海】陳來先生的兩個錯誤

陳來先生在《統合孟荀與(yu) 儒學創新·序》中有兩(liang) 個(ge) 觀點是錯誤的。

【餘東海】為什麽日本不向美國複仇?

有這麽(me) 一個(ge) 問題:美國原子彈轟炸日本,日本似乎並不仇恨,並且頗為(wei) 親(qin) 美。為(wei) 什麽(me) ?或以為(wei) 日本實力不足,不得不韜光養(yang) 晦,假意示好;或認為(wei) 日人崇拜武力,欺軟怕硬欺弱怕強,沒有複仇的膽量和魄力。都是誤判。

【餘東海】關於馬克思主義與儒學之我見——與田辰山先生商榷

田辰山先生《馬克思主義(yi) 與(yu) 儒學融通的底層邏輯》一文,是某友去年3月函我而讓我點評的。東(dong) 海大不以為(wei) 然,略予批判。而今此文早已公開發表於(yu) 《文化軟實力》等處,網上多處可以搜到,已沒有保密的必要。故將當時的批語公開。是非曲直,公諸天下。功我罪我,任之而已。

【餘東海】學富中西一代豪——悼王康君

在王康心目中的文化地位,道家高於(yu) 儒家,俄羅斯文化和西方文化又高於(yu) 中華文化,歸宗耶教是遲早的事。甚感遺憾,可以理解。在我心目中,王康不是儒者,卻是一個(ge) 優(you) 秀的儒家學者,更是一代豪傑,值得我、值得所有有誌之士尊重和懷念。

【餘東海】庚子雜詩(上)

己亥年臘月至庚子年四月中旬(西曆1月下旬至5月上旬),避疫於(yu) 故鄉(xiang) 遂昌龍洋鄉(xiang) 埠頭珜村,後路過寧波又居樂(le) 學堂數日,共得詩若幹,總題為(wei) 《庚子雜詩》。明裏暗裏用了不少新舊典故,以後有暇再注,亦歡迎明人代為(wei) 注解。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