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強】經傳正名與經學範式的轉型

就經學史研究而論,經傳(chuan) 正名是必要的,因為(wei) 通過正名可以呈現經書(shu) 係統的變動曆程,由此探索經學範式的更新機製及其內(nei) 在理路。但就經學的賡續和發展而言,增益經目是必要的,因為(wei) 經書(shu) 係統的擴大不僅(jin) 意味著增加了新文本,而且意味著對傳(chuan) 承經書(shu) 的道統譜係及道體(ti) 內(nei) 涵的重新詮釋,這有助於(yu) 創構新的經學範式並推動新思想的啟蒙。

黃燕強 著《“原儒”與“回歸原典”——經子關係的視域》出版暨序言、後記

本書(shu) 關(guan) 注轉型時代的思想世界,著重探討近代的“經子關(guan) 係”命題,並圍繞“原儒”和“回歸原典”兩(liang) 大主題而展開,通過比較康有為(wei) 、章太炎、熊十力等對儒家的探源及其創構的新經書(shu) 係統,由此呈現近代經學與(yu) 子學之間的交往互動,據此闡述康、章、熊等對經子之學在現代轉型的沉思,進而觀照中國哲學及其學科的建構是如何回應“中國向何處去”“中國···

【黃燕強】“原儒”視域下的“中國哲學史”探源 ——熊十力晚年思想定論

“儒”和“儒學”的溯源問題,關(guan) 係到如何界定中國文化思想的本源及其宗脈。熊十力《原儒》一書(shu) 在探尋儒學的本源時,闡述了他對“中國文化向何處去”“中國向何處去”等時代問題的省思。熊十力的“原儒”既以儒學為(wei) 正統,又嚐試融通儒學(經學)與(yu) 諸子學,從(cong) 而建構一種具備現代性的新學統,由此開出科學、民主、平等等價(jia) 值觀念。

【黃燕強】“經子關係”義涵及其哲學意蘊

“哲學”和哲學學科是西方的舶來品,在四部之學向七科學製轉型的過程中,當人們(men) 回歸傳(chuan) 統思想而提煉哲學的素材或“找哲學”時,通常訴諸傳(chuan) 統的經部和子部之學,馮(feng) 友蘭(lan) 用“子學時代”和“經學時代”作為(wei) “中國哲學史”的敘述框架,就是典型的例證。由此,經子之學的互動與(yu) 融通構成了中國哲學思想發展演變的內(nei) 在機製,而傳(chuan) 統的現代轉型在很大程度上···

【黃燕強】康有為“原儒”及其經子關係論

原儒不能局限於(yu) 考證“儒”的本義(yi) ,還要探究“儒家”作為(wei) 一種思想的起源,以及儒學在先秦的授受源流。同時,古今學者的“原儒”包含經子關(guan) 係命題,因思想立場、研究方法的不同,各人對經子關(guan) 係的認識存在差異,研究者必須結合學術思想史來考察經子關(guan) 係在各個(ge) 曆史時期的形態,不能用某一命題籠統地概括之。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