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剛】儒家經典與“第二個結合”

要實現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第二個(ge) 結合”),自然應當從(cong) 經典入手,對經典中的“天下為(wei) 公、講信修睦、民為(wei) 邦本、為(wei) 政以德、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等觀念,進行深入闡釋和現代發揚,從(cong) 而使馬克思主義(yi) 更加中國化,也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更加現代化。

【舒大剛】全麵恢複經學教育,真正落實新時代的文化自信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men) 在教育中如何貫徹經典教育?山東(dong) 省教育廳廳長的發言中提到要實施 “山東(dong) 特色的課程體(ti) 係”,這個(ge) 很好!為(wei) 此我建議,山東(dong) 可以率先推行中小學經典誦讀,增強經學教育的力度,為(wei) 全國教育探索路徑,做出榜樣。如果山東(dong) 省公務員考試和幹部培訓,都增加經典的內(nei) 涵,這樣對真正落實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就更加重要而有···

【舒大剛 汪璐】巴蜀《易》學價值重估

《周易》居六經之首,而易學有“在蜀”之稱。巴蜀《易》學曆史悠久,成果豐(feng) 富,據不完全統計,曆代巴蜀學人撰有《易》學著作370餘(yu) 種,現存者尚有160餘(yu) 部之多,構成中國《易》學史的一大奇觀。其中,揚雄《太玄》、衛元嵩《元包》、李鼎祚《周易集解》、陳摶《易龍圖》(存序)、蘇軾《東(dong) 坡易傳(chuan) 》、來知德《周易集注》等,無疑是中華《易···

【專訪】舒大剛:厚植傳統文化根脈,培養儒學高等人才

改革開放以來,四川大學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先後完成《漢語大字典》(徐中舒主編,與(yu) 湖北學人合作)、《全宋文》(曾棗莊、劉琳主編)、《儒藏》(舒大剛總主編)、《儒學文獻通論》(舒大剛主編)、《中國儒學通案》(舒大剛、楊世文主編)、《朱熹文集編年評注》(郭齊、尹波編注)等大中型成果

【舒大剛 餘洋】儒道淵淵 德教蕩蕩

古人認為(wei) 諸子學說各有其核心觀念,但用一二字統攝一家學說往往會(hui) 以偏概全。古人何以喜用一二字概括一家之學?首先,當然可說是行文簡潔的要求;其次,古人認為(wei) 諸子之學是“道術為(wei) 天下裂”的結果。《莊子·天下篇》就說,“天下大亂(luan) ,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於(yu) 是“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ti) ,道術將為(wei) ···

【舒大剛】讀書·教書·編書——六十二載憶人生

隻是回顧我這一路踉蹌地走來,雖然小有所得,但卻是播種得多,收獲得少。比之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我之所得,仍然是滄海涓滴,泰山鼠坻。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我們(men) 的成績,實在是微不足道!而今而後,便要集中精力,盡快將《儒藏》《巴蜀全書(shu) 》保質量地出版出來,還要將《中國儒學通案》《經學文獻通史》等修訂完畢,方不負眾(zhong) 人的追隨和自···

【舒大剛】《孟子通釋》出版感言

我和景林兄本是同門,現在又居於(yu) 同事之列。在此書(shu) 正式出版之前,我有幸先睹其貌。當時景林兄的這本書(shu) 是為(wei) 北京師範大學、山東(dong) 大學、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陝西師範大學、山東(dong) 師範大學等院校共同發起的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委托的儒學教材而作的。

【舒大剛 潘 悅】“行藏隻此驗天心” ——從《南嶽倡酬集》看朱熹、張栻心性論的異同

乾道三年(1167年)九月初,朱熹在弟子林用中陪同下,前往潭州(今湖南長沙)拜訪張栻,講學論道,詩文唱酬,遊山泛舟,往來於(yu) 州城與(yu) 嶽麓之間,盤桓兩(liang) 月之久;十一月,二人與(yu) 林用中同遊南嶽衡山,往來七日,行程200餘(yu) 裏,互相唱和,結集成《南嶽倡酬集》(下稱《倡酬集》)。

【舒大剛】《巴蜀全書》:中華文明尋根溯源新嚐試

文獻是文化的主要載體(ti) ,收集整理經典古籍是推動思想、學術進步的重要途徑。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資助《巴蜀全書(shu) 》旨在調查整理中華文化重要發源地——巴蜀地區的曆史文獻,為(wei) 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項目啟動10年來,相關(guan) 工作已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舒大剛】明代《孝經》學述論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ge) 由農(nong) 民起義(yi) 成功建立的正統王朝,朱元璋也是一個(ge) 由中國農(nong) 民自己扶植起來和塑造出來的皇帝。應當說,朱元璋在思想感情上還是一直保持著與(yu) 民同其憂樂(le) 情感的,他對具有“民本”思想的儒學也並不反感。為(wei) 爭(zheng) 取更多的反元力量,他一改蒙元時期尚武輕文、“九儒十丐”的局麵,從(cong) 舉(ju) 義(yi) 伊始即重視收羅儒生和利···

【舒大剛】孔氏南宗文獻整理的集大成之作 ——評《孔氏南宗文獻叢書》

漢代司馬遷說過:“天下君王至於(yu) 賢人眾(zhong) 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chuan) 十餘(yu) 世,學者宗之。”截止到當下,孔子後人,已傳(chuan) 80餘(yu) 世,真可謂“天下第一宗族”!除人們(men) 熟知的山東(dong) 曲阜“三孔”勝跡外,還有號稱“孔氏嫡裔”的浙江衢州孔氏“南宗”,構成“南孔”“北孔”雙峰並峙的文化奇觀。

【舒大剛 段博雅】多元互補:孔子儒學在西部的傳承發展

“西部儒學”是指在西部地域生長、傳(chuan) 承及發展的儒學,呈現出與(yu) 中原儒學、東(dong) 部儒學等同中有異、自具特色的儒學形態,是中國儒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學與(yu) 地域文化結合而形成的個(ge) 性化、多元化的重要表現。

舒大剛,馬琛 著《<儒藏>論衡:經典儒學與大眾儒學》出版

本書(shu) 為(wei) 舒大剛學術論集之一,選編的是作者學習(xi) 經典、編纂《儒藏》、研討儒學的論文。共31篇,分成四組。*組“儒藏論衡”6篇,第二組“經學叢(cong) 考”9篇,第三組“儒史鉤沉”9篇,第四組“當代儒學”7篇。四個(ge) 部分既各自獨立,又互相關(guan) 聯,反映了近20年作者所從(cong) 事的主體(ti) 工作的成果與(yu) 心得。

【舒大剛】發掘儒學道德規範的當代價值

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儒學就是關(guan) 於(yu) 道德修養(yang) 之學。對儒學所倡導的道德規範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於(yu) 加強當今社會(hui) 的道德建設具有重要意義(yi) 。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