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數年,作為(wei) 一種消失已久的傳(chuan) 統思想範疇,家國天下之說、修齊治平之論再次進入當代人的視野,重新成為(wei) 流行的政治和學術話語。這種情形表明了傳(chuan) 統思想的豐(feng) 富性與(yu) 當代性,同時也展現了曆史與(yu) 現實聯係的多種可能性。而如何看待和處理這種曆史與(yu) 現實的關(guan) 聯,對於(yu) 論者和讀者都是一個(ge) 嚴(yan) 肅的問題。
現代性不但是一項未完成的事業(ye) ,也是一個(ge) 開放的事業(ye) 。因此,對於(yu) 現代性也好,現代中國也好,社會(hui) 實踐主體(ti) 的思想能力、認識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批判力和想象力怎麽(me) 樣,肯定是很重要的。法治也是這樣。作為(wei) 一種製度安排,一種秩序類型,法治無疑是“現代中國”的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要實行法治,實現它特有的功能,需要滿足的條件很多。就中···
從(cong) 中國現實出發,把中國的法治運動放在一個(ge) 更大的曆史和社會(hui) 變遷的背景下觀察和理解,由社會(hui) 行動者自己提出的主張入手,通過梳理相關(guan) 觀念、思想、理論和實踐的脈絡,發現這些主張內(nei) 在的理路,揭示其中隱藏的緊張,進而深化我們(men) 對於(yu) 當下中國社會(hui) 及其政治和法律進程的理解。
本書(shu) 是梁治平先生四十年的學術心得,文字淨雅,言必有據。作為(wei) 恢複高考後的第一代大學生,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第一代學者,梁先生的學術經曆既是其上下求索、探尋發現的過程,亦是大變革時代的一份側(ce) 記。
本書(shu) 擇取“天下”“為(wei) 公”“民本”“家國”“禮法”五種觀念,由語詞演變、觀念結構、意義(yi) 係統及製度形態諸方麵入手,探究其含義(yi) ,追溯其源流,揭示其古今之變,期以展現古代中國人的致治理念與(yu) 實踐,同時為(wei) 今人認識傳(chuan) 統和再思中國提供更多可能。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