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王陽明在江西廬陵的抗疫措施

王陽明在任期間,廬陵縣遭遇到了一場罕見的大瘟疫。王陽明臨(lin) 陣不亂(luan) ,泰然應對,成功阻擊了廬陵縣這場瘟疫大災,表現出卓越的社會(hui) 治理才能,為(wei) 他後半生的政治軍(jun) 事生涯打開一個(ge) 良好的局麵,奠定了重要基礎。  

【張明】王陽明裔孫在貴陽

偶然得知1949年貴大有王姓畢業(ye) 生是王陽明裔孫,不禁十分好奇,於(yu) 是搜考清末貴州文化名人資料,果然發現晚清“西南巨儒”鄭珍、莫友芝的交友圈中,有來自浙江山陰的王姓父子。他們(men) 在晚清貴州政界和學界十分活躍,捐贈陽明遺像,重刻珍稀古籍,在貴州掀起一股王學熱潮。他們(men) 在貴州活動的時間,由道光年間延續到光緒年間,前後長達40餘(yu) 年。

【張明】王陽明裔孫在貴陽

他們(men) 在貴州活動的時間,由道光年間延續到光緒年間,前後長達40餘(yu) 年。他們(men) 就是王陽明的裔孫——王惠、王介臣父子。這是王陽明貶謫貴州300多年之後,王陽明裔孫在貴州有明確記載的活動痕跡。本文將王惠、王介臣父子事跡梳理出來,為(wei) 學界朋友提供一些線索;至於(yu) 王惠、王介臣父子是否與(yu) 後來貴大王姓畢業(ye) 生有關(guan) ,尚待進一步深入考證。

【張明 伍國葦 張寒梅】“貴州經驗”:論王陽明民族觀的形成與實踐

王陽明中年被貶謫貴州,由此開始對少數民族與(yu) 土司治理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夷夏平等”的民族觀。王陽明將此民族觀運用於(yu) 當時貴州重大事件的處理上,積累了較為(wei) 成熟的“貴州經驗”,對貴州產(chan) 生直接良好影響。王陽明“夷夏平等”民族觀和“貴州經驗”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學術價(jia) 值和現實借鑒意義(yi) 。

【張明 王建明】“成色”與“分兩”:陽明心學視域下的德藝觀

陽明心學既是主張知行合一的行動哲學,也是強調德性修養(yang) 的心靈哲學。王陽明通過黃金的“成色”和“分兩(liang) ”隱喻,形象地論證了“德性—才藝”的關(guan) 係問題。在陽明心學視域下,德性與(yu) 才藝是一體(ti) 成就的,德性的修養(yang) 自然會(hui) 帶來才藝的養(yang) 成,而才藝的養(yang) 成也會(hui) 促進德性的成就;在才藝的培養(yang) 上,王陽明主張“隨才成就”和“素位而行”。

【張明】王陽明黔中再傳弟子馬廷錫及其家族考證

馬廷錫是王陽明在貴州著名的黔中王門再傳(chuan) 弟子,其心學之傳(chuan) 得於(yu) 當年王陽明在黔中的及門弟子蔣信。馬廷錫的心學活動涉及貴州、四川、湖南三省,早年問學求道、任官行道,中晚年廣交王門後學,在貴州講學長達三十餘(yu) 年之久,繼王陽明、蔣信之後,在貴州掀起第三次心學高潮,將黔中王門推進到成熟階段。馬廷錫及其子、孫三輩均有功於(yu) 陽明心···

【張明】黔中王門孫應鼇學行及著述考略

孫應鼇係王陽明在貴州的再傳(chuan) 弟子,是黔中王門的集大成者,代表黔中王學的最高成就。清代著名學者萬(wan) 斯同讚雲(yun) :“奮起荒徼,以學行知名,為(wei) 黔中人士之冠。”貴州學者莫友芝亦稱:“以儒術經世,為(wei) 貴州開省以來人物冠;即以詞章論,亦未有媲於(yu) 先生者也。”目前,孫應鼇已經成為(wei) 黔中王門研究的熱點,通過對孫應鼇學行和著述的考證,可為(wei) 當前黔···

【張明】貴州鄉賢嚴寅亮生平事跡及其曆史影響

嚴(yan) 寅亮是清末至民國年間貴州著名書(shu) 法家、教育家、社會(hui) 活動家。作為(wei) 貴州一代名賢,嚴(yan) 寅亮影響於(yu) 當時,留名於(yu) 後世。深入研究嚴(yan) 寅亮的生平活動與(yu) 貢獻,對於(yu) 傳(chuan) 承貴州鄉(xiang) 賢精神,建設地方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現實價(jia) 值和啟發意義(yi) 。

【張明】貴陽“陽明書院”源流述略

從(cong) 曆史源流上考察,明代200年的“陽明書(shu) 院”、清代近200年的“貴山書(shu) 院”,與(yu) 迄今已有110餘(yu) 年曆史的“貴州大學”,乃有一脈相承之關(guan) 係;換言之,“貴州大學”是明代“陽明書(shu) 院”、清代“貴山書(shu) 院”,以及清末民國“貴州大學堂”在貴州發展演變的必然結果。由此可見,貴州大學與(yu) 陽明心學在貴州的發展演變具有一脈相承的關(guan) 係,因此,貴州大學是一所具···

【張明】清代黔中大儒陳法的理學思想及其教育成就

陳法是清代貴州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他21歲中進士,為(wei) 官三十餘(yu) 年,後被流放充軍(jun) ,遇赦回黔後,一意講學,主講“貴山書(shu) 院”近二十年,為(wei) 貴州文化教育發展作出重大貢獻。陳法的理學思想及其教育成就,在全國範圍內(nei) 具有一定重要地位和影響,對當今教育改革仍然具有一定啟發作用和參考價(jia) 值。

【張明 管華香】王陽明與貴州貴陽

貴陽是王陽明始論“知行合一”之地。本文梳理王陽明的在黔詩文史料和貴州地方文獻,通過詩文證史的方法,對王陽明在貴陽事跡進行了考論,恢複了王陽明在貴陽的具體(ti) 行蹤,補充和糾正《王陽明年譜》對王陽明漏載和誤載之處。

【張明】對中國曆史文化的溫情與敬意——張新民先生的史學研究之路(上)

張新民先生從(cong) 事史學研究近四十年,在地方誌、陽明學、區域史、黔學、清水江學、文獻學、文化史、思想史等領域取得豐(feng) 碩成果。本文對張新民先生的史學成就進行初步總結,以展示他對中國曆史文化的溫情與(yu) 敬意。

【張明】黔中王門孫應鼇“仁本”心學思想探析 ——以《四書近語》為中心的研究

孫應鼇是王陽明第二代弟子,係黔中王門集大成者,一生著述頗豐(feng) ,多達二十餘(yu) 種。《四書(shu) 近語》是孫應鼇關(guan) 於(yu) “四書(shu) 學”和心學理論的代表作,在陽明後學中建立起頗具特色的“仁本”心學思想體(ti) 係,包括“仁本論”、“求仁論”、“工夫論”。通過對《四書(shu) 近語》一書(shu) 的研究,具體(ti) 探析孫應鼇“仁本”心學思想的內(nei) 涵、特點,及其在陽明後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