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陽書院與道統傳承 ——韓星先生在書院論壇上的發言

第八屆全國書(shu) 院高峰論壇已於(yu) 日前圓滿落幕,海內(nei) 外百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參會(hui) ,共同探討了如何在完成文化生命之傳(chuan) 承的同時,讓書(shu) 院“活”起來,並精神性地繼承,創新性地活化,立足書(shu) 院的現代性,擴大與(yu) 發揮書(shu) 院的教化作用。

韓星 著《孝經全解》出版

《孝經》是儒家“十三經”中最獨特的一部:字數最少,今本《孝經》不足1800字;中心內(nei) 容非常明確,以孔子與(yu) 其門人曾參談話的形式專(zhuan) 門講孝道。就是這樣一部“小而輕”的經典,卻不僅(jin) 在儒家學術思想體(ti) 係和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價(jia) 值,而且在中國古代社會(hui) 生活中發揮了巨大而深遠的曆史作用。孝道思想從(cong) 漢代開始已全麵深刻地影響了社會(hui) 大眾(zhong) ···

【韓星】“和平性”為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今年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韓星】天下歸仁

進入21世紀,全球化步伐加快,多元文明日益接近,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著一場新的考驗。一些西方學者提出了“文明衝(chong) 突論”,認為(wei) 西方文明將與(yu) 儒教文明和伊斯蘭(lan) 文明發生衝(chong) 突。但也有學者認為(wei) ,儒家思想不僅(jin) 不是造成任何衝(chong) 突的根源,相反為(wei) 化解各種衝(chong) 突提供了基本理念。避免文明衝(chong) 突的基本途徑是文明對話,可以通過闡發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現代價(jia) 值以···

【韓星】董仲舒對先秦儒家仁愛思想的傳承和發展

作為(wei) 漢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對先秦儒家仁愛思想的傳(chuan) 承和發展在儒學曆史上具有重要貢獻。《春秋繁露·俞序》說“孔子明得失,見成敗,疾時世之不仁,失王道之體(ti) ”,指出孔子作《春秋》的主旨是批判當時社會(hui) 缺乏仁愛。董仲舒認為(wei) ,《春秋》以仁為(wei) 本體(ti) ,倡揚德治仁政,反對武力服人,“《春秋》之所惡者,不任德而任力,驅民而殘賊之;其所···

【韓星】建議四川宜賓修複唐君毅舊居,建立唐君毅紀念館

唐君毅學術麵對近代以來歐風美雨的衝(chong) 擊,一生守護和弘揚中華文化,“為(wei) 人和學問,都代表了中國文化中最優(you) 秀的部分”(金庸評語),應該讓人們(men) 了解他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現代傳(chuan) 承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所產(chan) 生的深遠影響,提升宜賓的文化內(nei) 涵。

【韓星】《西漢德運考——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史》序

李培健是我在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工作時帶的中國文化史方向碩士研究生,他為(wei) 人誠摯,做事踏實,學習(xi) 刻苦,具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是個(ge) 做學問的料。

韓星 著《論語之道》出版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語行事的一部書(shu) ,被認為(wei) 是中國人的“聖經”,是中國兩(liang) 千多年中國人修心養(yang) 性、治國平天下的基石。不把這本書(shu) 讀懂、讀通、讀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幾千年的傳(chuan) 統文化。怎麽(me) 研讀《論語》?古來各種《論語》的注釋很多,當今也有許多《論語》譯注的書(shu) 。

【韓星】“中庸之強”的四重境界

我們(men) 都希望自己是個(ge) 強者,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富強,但是怎麽(me) 理解“強”?什麽(me) 是有意義(yi) 、有價(jia) 值,應該追求的“強”?

【韓星】痛悼張祥龍先生

負笈遊學會(hui) 通中西印參悟古今智驚聞賢哲其萎 杏壇設教論衡孔老易複見天地心痛悼鴻儒遽歸

【專訪】韓星教授:重建道統,傳承學統 ——兼談中國書院文化精神,視頻及全文

非常感謝韓星教授的精彩講座:重建道統、傳(chuan) 承學統——兼談中國書(shu) 院文化精神。韓教授追本溯源,條分縷析,把道統、學統與(yu) 書(shu) 院三者的關(guan) 係講得非常清楚明了。提出了在禮崩樂(le) 壞,學絕道喪(sang) 的時代背景下進行主體(ti) 性建構,民族性凝聚的設想。是一次彌足珍貴意義(yi) 深遠的公眾(zhong) 演講。

【韓星】仁者無敵——儒家的戰爭觀簡述

孔子作《春秋》就以“春秋大義(yi) ”評判和譏刺不合禮法,不合道義(yi) 的戰爭(zheng) 和罪惡。他不主張對外侵略和征服,而提出“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國與(yu) 國之間應以“和為(wei) 貴”(《論語·學而》。

【韓星】你的目光

我看見 你的目光孤獨無助 憂傷(shang) 黯然 迷茫慘淡 你的目光刺痛了我 也刺痛了所有人最柔軟的部分

【韓星】從曆史的視角看禮教

對於(yu) 禮教,須從(cong) 曆史的觀點來看,回到源頭加以考察,剖析其深刻內(nei) 涵,衡定其曆史地位,以儒家經典為(wei) 依據,講清楚其內(nei) 涵與(yu) 地位、意義(yi) 和價(jia) 值以及後來的異化。應當在深刻反思其發展演變曆史的基礎上,正本清源,返本開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仁為(wei) 本,仁禮並建,構建具有自由、平等精神,充滿人文關(guan) 懷的新時代的新禮教。

【韓星】經學視野下《大學》詮釋史的學術回顧與問題反思 ——讀張興《經學視野下的···

張興(xing) 博士的《經學視野下的〈大學〉學史研究》在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出版了,這是在他畢業(ye) 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的一部學術專(zhuan) 著,是在經學的視野下對漢代以來《大學》詮釋學術史上幾個(ge) 重要階段、重要人物和重要問題所作的學術史梳理,初步形成了《大學》學史研究的框架。

【韓星 張鐵誠】中國文化的道統重建——以牟宗三為例

現代新儒家重建道統,形成多元道統觀,而牟宗三是“哲學家道統觀”的集大成者。他以“生命的學問”發揮道統之說,通過對儒家元典的創造性詮釋和對宋明理學思想體(ti) 係的重新梳理,以儒家德性之學為(wei) 核心,借鑒康德哲學來建構儒家道德形上學,且道統、學統與(yu) 政統三統並建,進而實現儒學的現代轉型。

【韓星】《養德經邦:當代書院學人訪談錄》序

拜讀《養(yang) 德經邦:當代書(shu) 院學人訪談錄》書(shu) 稿,杜華偉(wei) 老師采訪了10多位當今書(shu) 院研究者、推動者和山長,可以說展示了當代中國大陸書(shu) 院發展的最新成就,對書(shu) 院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和參考價(jia) 值。現在各地叫書(shu) 院的各類機構越來越多,形式多樣,模式不一,有的以企業(ye) 家為(wei) 對象,屬於(yu) 商業(ye) 模式運營;有的以青少年為(wei) 對象,屬於(yu) 公益行為(wei) ;有的以···

【韓星】挖掘清明節文化意蘊,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清明本來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而清明節作為(wei) 我國重要的傳(chuan) 統節日,是一個(ge) 祭祖和掃墓的節日。清明祭祀禮俗曆史悠久,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據史書(shu) 記載,清明禮俗源於(yu) 先秦,形成於(yu) 秦漢,《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

【韓星】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考論及其現實意義

朱熹知南康軍(jun) 修複白鹿洞書(shu) 院,自任洞主,製定《白鹿洞書(shu) 院揭示》。提出五教之目、為(wei) 學之序、修身之要、處事之要、接物之要等一係列書(shu) 院教育的教規,作為(wei) 實際生活與(yu) 思想教育的準繩,為(wei) 學生指明了書(shu) 院教育的基本內(nei) 容,教學生如何為(wei) 學窮理、修身養(yang) 性、為(wei) 人處世、待人接物,用以規範和約束書(shu) 院師生的言行舉(ju) 止,勸善規過,修身養(yang) 性,提升品格

【韓星】德禮教刑——《尚書》的治理體係

《尚書(shu) 》中蘊涵著豐(feng) 富的治理思想,本文概括為(wei) 德為(wei) 政本、敬德保民;明德慎罰、刑以弼教;以刑輔禮、先教後罰。由《尚書(shu) 》可以看出,禮製的內(nei) 在精神是道德,德治、禮治為(wei) 刑罰之本,德治、禮治、禮製與(yu) 刑法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辯證關(guan) 係。孔子在《尚書(shu) 》的基礎上形成了德禮政刑四位一體(ti) 的儒家治道總體(ti) 構架,為(wei) 今天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