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蜜林】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的內在邏輯

2023年6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之間的內(nei) 在關(guan) 係如何?在我看來,深入探討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之間的邏輯關(guan) 係,對於(yu) 認識中華文明的內(nei) 在特性、領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有著非常···

【任蜜林】政治視野下的民性:春秋時期人性論新探

現有材料來看,春秋時期對於(yu) 人性的討論大多是在政治視野下進行的,即從(cong) 君民關(guan) 係的角度予以探討。因此,春秋時期的人性論並非著眼於(yu) “性”本身,而是有著明確的政治意圖。這種政治視野下的“民性”論有其局限性,這既是孔子之前人性論的主流,也是孔子人性論思想形成的前提與(yu) 基礎。

【任蜜林】孔子“性相近”說的曆史詮釋與思想新論

從(cong) 《論語》及相關(guan) 材料來看,孔子所說的“性相近也,習(xi) 相遠也”,強調人性的先天情感和後天學習(xi) 之間相輔相成的關(guan) 係。在孔子看來,人一出生就處於(yu) 家庭關(guan) 係、人際關(guan) 係、政治關(guan) 係之下。這種關(guan) 係首先表現為(wei) 家庭關(guan) 係,這說明人天生就具有孝悌等情感,這也是實現仁的前提和基礎;但僅(jin) 僅(jin) 具有這種先天情感還是不夠的,隻有通過後天的學習(xi) 才能成就···

【任蜜林】“《易》為之原”與“天人之道”——劉歆易學思想新論

在“《易》為(wei) 之原”思想的指導下,劉歆對“五經”的順序作了調整,把《周易》置於(yu) 首位。劉歆提出“《易》為(wei) 之原”的思想,與(yu) 其認為(wei) 《周易》是一部關(guan) 於(yu) “天人之道”的著作有關(guan) 。在“天人之道”思想的指導下,劉歆創作了“三統曆”,其目的是以天統指導人統。劉歆創建的以“三統曆”為(wei) 核心的係統,不僅(jin) 體(ti) 現了其律曆學思想,而且反映了其對宇宙萬(wan) 物、社···

【任蜜林】《洪範五行傳》新論

《洪範五行傳(chuan) 》是一篇闡釋《尚書(shu) ·洪範》的重要文獻。從(cong) 西漢尚書(shu) 學的傳(chuan) 承來看,其作者應該是夏侯始昌。受到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洪範五行傳(chuan) 》把《洪範》的“五行”“五事”“皇極”等與(yu) “災異”結合起來,建構了一套以“六”為(wei) 標準的陰陽五行係統。其思想體(ti) 係不但對後來的尚書(shu) 學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對於(yu) 詩學、禮學的發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任蜜林】三家《詩》思想淵源之蠡測

魯《詩》與(yu) 荀子思想有著密切關(guan) 係,因此,其在解《詩》的時候突出了禮的地位。齊《詩》則源自以《公羊》為(wei) 代表的齊學,所以有著濃厚的陰陽五行思想色彩。韓《詩》則同時受到荀子與(yu) 陰陽家兩(liang) 方麵思想的影響,這也是其既有荀子“天人相分”思想,又有天人感應、陰陽災異思想的原因所在。從(cong) 保持先秦《詩》義(yi) 的原貌來看,魯《詩》的貢獻最大。···

【任蜜林】董仲舒在兩漢經學中的地位

董仲舒在兩(liang) 漢經學中有著奠基性的地位。正是因為(wei) 他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思想才使得儒家由先秦的一家之學變為(wei) 西漢政治的獨尊之學,從(cong) 而對兩(liang) 漢經學的發展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這種影響一方麵表現在儒家經學出現了繁榮興(xing) 盛的局麵,另一方麵則表現在儒家經學對於(yu) 當時的政治實踐也產(chan) 生了重要的影響。

【任蜜林】讖緯與古文經學關係之再檢討——以劉歆為中心

從(cong) 思想內(nei) 容來看,讖緯與(yu) 今文經學關(guan) 係更為(wei) 密切,而其與(yu) 古文經學的關(guan) 係則給人以相互敵對的印象。其實,讖緯與(yu) 古文經學的關(guan) 係非常複雜。在東(dong) 漢之前,古文經師對於(yu) 讖緯基本上持讚同態度,在思想上還影響了讖緯,如劉歆的很多思想在讖緯中都有體(ti) 現。王莽一方麵利用“符命”和讖緯為(wei) 自己篡奪政權積極製造輿論,另一方麵在政治改製上則主要依靠···

【任蜜林】《中庸》影響《易傳》論

從(cong) 天道論上來看,《中庸》以“誠”言天道,《易傳(chuan) 》則以“陰陽”言天道。這種以“陰陽”解釋“天道”的思想明顯地受到戰國時期陰陽家的影響。從(cong) 工夫論上來看,《易傳(chuan) 》的工夫論隻有在《中庸》天道論的基礎上才能得到恰當的理解。在文字表述方麵,《中庸》“性命”“道德”等詞皆未連用,而《易傳(chuan) 》則明確提到“性命”“道德”等詞,按照詞語由單音詞到···

【任蜜林】早期儒家人性論的兩種模式及其影響

在早期儒家人性論思想中,除了人性善惡問題外,還有人性、物性異同關(guan) 係的問題。其大致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種模式:一種是人性、物性相同模式,以《中庸》為(wei) 代表;一種是人性、物性相異模式,以孟子為(wei) 代表。在宋明以前,孟子的人性論模式居於(yu) 主流地位。由於(yu) 受到佛教、道教的刺激,從(cong) 宋明以後《中庸》的人性論模式開始受到重視。兩(liang) 種模式本來屬於(yu) ···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