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明】麵對陌生人的世界——儒家倫理的現代調適

儒家是經過兩(liang) 千多年變遷發展的傳(chuan) 統,從(cong) 春秋戰國、秦漢、宋明到近代,在多次的蛻變中,有放棄,有接納,更有保留。今日的放棄(濫用熟人關(guan) 係)和接納(加強規則建設),是迎接變革(現代化與(yu) 全球化)的需要,但保留(仁愛精神)同樣是麵對時代的選擇。

陳少明 著《走向後經學時代》出版暨自序、目錄

這本文集中的大部分作品,主要寫(xie) 於(yu) 上世紀90年代。主題也非我今天常做的以經典為(wei) 對象的哲學分析,而是近現代思想史。這個(ge) 領域是我學術生涯的起點。從(cong) 80年代開始,思想解凍後,新思潮風起雲(yun) 湧。我是在那個(ge) 令人燥動不安的歲月,帶著年輕的熱誠進入這一領域的。在選編本書(shu) 時,依然能感受到當年的期盼與(yu) 憂慮。把自己在那個(ge) 年代學與(yu) 思的基本···

【陳少明】儒家倫理與人性的未來

人工嬰兒(er) 為(wei) 什麽(me) 容易產(chan) 生問題?人工嬰兒(er) 不是人生的,如果沒有父母的人類一定是人類的亞(ya) 品種,很關(guan) 鍵的一個(ge) 問題就是他本身對人的看法和我們(men) 對人的看法有可能有非常大的不一樣,即延長壽命導致改變生命的欲望和相關(guan) 的行為(wei) 。

【陳少明】儒學與自由——一個仍然有待商討的問題

近代以來,在儒學與(yu) 自由的關(guan) 係問題上,形成了兩(liang) 種常見的對立觀點,一種是視儒學為(wei) 自由的敵人,一種是以自由為(wei) 儒學的價(jia) 值。從(cong) 檢討這兩(liang) 種觀點入手,通過引入“情感-責任”的視角,重新分析儒學仁愛的思想內(nei) 涵,可以發現儒學的仁愛與(yu) 自由主義(yi) 的權利,是各自獨立、互不代替的價(jia) 值。無論今日還是未來,繼續闡述仁愛精神,對儒學和社會(hui) ,都是···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