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漢民】儒家道統是源自上古的華夏文明體係——道統論探源

宋儒道統論的思想淵源在先秦儒學。孔子為(wei) 了傳(chuan) 承三代先王之道,通過整理、傳(chuan) 記六經,建構了從(cong) 伏羲、堯、舜到周公的傳(chuan) 道脈絡。孔子及早期儒家建構的儒家之道,主要是通過為(wei) 六經作傳(chuan) 、記、序來表達的。溯源先秦儒家的傳(chuan) 記之學,其道統思想主要包括三個(ge) 方麵:確立先王之道的核心價(jia) 值、追溯先王之道的人物譜係、整理先王之道的文獻典籍。

【朱漢民】宋學的內聖轉向與《四書》學身心工夫

北宋前期的宋學學者均以複興(xing) 儒家內(nei) 聖外王之道為(wei) 目標,但是,隨著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宋學主流對王安石的政治批判和學術懷疑進一步加深,他們(men) 逐漸更為(wei) 強調內(nei) 聖的重要性和根本性。宋儒反對走王安石從(cong) 《五經》尋求富國強兵的外王路線,轉向從(cong) 《四書(shu) 》中尋求內(nei) 聖工夫。宋代士大夫的內(nei) 聖追求推動了宋學思潮的轉向,與(yu) 此同時也推動了《四書(shu) 》···

【朱漢民】宋儒道統論與宋代士大夫主體意識

為(wei) 了弘揚儒家士大夫主體(ti) 意識,宋儒提出並努力解決(jue) 下列幾個(ge) 問題:在儒、佛、道三教並盛之時,哪家是中國文化的正統?在儒學學統四起之際,哪一派是儒學的正統?在道統與(yu) 政統、儒生與(yu) 君王的共治結構中,該誰主導文化秩序與(yu) 政治秩序?

【朱漢民】中國高層應高度關注書院申遺,並列入國家文化發展戰略

書(shu) 院是比較缺乏強有力政府行政資源的,這是和其他的申遺不太一樣。書(shu) 院的特點是散落在各地,而且它的保護單位完全不一致。所以這兩(liang) 個(ge) 是我們(men) 的缺陷,書(shu) 院散落在不同的省級文物單位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被不同的部門管理,比較分散,就很難形成一個(ge) 合力來做這樣一件事情。

【朱漢民】今天傳統書院如何繼續發揮文化教育功能?

中華文化是一種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其最大特點是重視教育。中國書(shu) 院經曆了1000多年的辦學曆程,是中華文化的典範,凝聚了中華人文精神傳(chuan) 統,形成了一套具有濃鬱文化特色的書(shu) 院精神和書(shu) 院製度。它不僅(jin) 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遺產(chan) ,而且還具有很強的文化生命力。當我們(men) 今天在思考和呼喚中華文化傳(chuan) 承創新的時候,書(shu) 院應該而且正在成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

【朱漢民】文化複興與書院中國

在傳(chuan) 統文化複興(xing) 的當代中國,傳(chuan) 統書(shu) 院也在悄悄興(xing) 起。中國古代書(shu) 院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機構,承載了悠久的中華文化傳(chuan) 統,對文明的傳(chuan) 承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從(cong) 世界文明的宏觀視野考察,中國書(shu) 院不僅(jin) 僅(jin) 是世界教育體(ti) 係中的一種類型,體(ti) 現出中華文化的獨特模式與(yu) 人文價(jia) 值,對當代文化複興(xing) 將會(hui) 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朱漢民】文化複興,書院大有可為

11月24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chuan) 播局指導,光明網、湖南大學承辦的“文脈頌中華•書(shu) 院@家國”網絡傳(chuan) 播活動在湖南長沙嶽麓書(shu) 院正式啟動。在“複興(xing) 傳(chuan) 統文化的影響力——書(shu) 院何以‘以文化人’”名家講壇上,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樓宇烈、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顏炳罡、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國學研究院院長朱漢民先後發表演講。現摘其中精彩···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