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笑非】無小人無夷狄辨

朱子雲(yun) :“今人以為(wei) 陽不能無隂,中國不能無夷狄,君子不能無小人,故小人不可盡去。觀剛長乃終之言,聖人豈不欲小人之盡去耶?但所以決(jue) 之者自有道耳。”

【吳笑非】封建釋義

天子封建諸侯,乃封建之正義(yi) 。與(yu) “歐洲封建主義(yi) ”截然不同。中國之封建,是天子策命諸侯,諸侯之權威受之天子,並尊奉天子正朔與(yu) 禮樂(le) 。

【吳笑非】經學

周之所教,詩書(shu) 禮樂(le) 。樂(le) 自成童,禮自既冠,日日行之,無言之教也。易則專(zhuan) 門之學。故周之教人,所以成心性者,在詩書(shu) 。書(shu) 述天命與(yu) 德,詩述教化與(yu) 哀怨。故周之成人,如《左傳(chuan) 》之君子,深信中國(遺憾的是,信中國已不等於(yu) 信天子),行其恩怨。

【吳笑非】忠君與為人民服務

我們(men) 知道,談解經的人,很多不想受到古注(尤其家法)的束縛。那麼問題來了。

【吳笑非】改經校勘一例

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照]明徳。

【吳笑非】禮體與天理

鄭康成曰:“統之於(yu) 心曰體(ti) ,踐而行之曰履。”

【吳笑非】儒生的定位是普世價值

中國人之於(yu) 宗教的態度,本質上是由這些年大家應當意識到了,西方所謂普世價(jia) 值,本質上是英語民族的民族主義(yi) ,是海洋國家的世界霸權,別說普世,連歐洲,連基督教世界都不足以代表。性善論決(jue) 定的。

【吳笑非】天命、正統、合法性

天命,《易》《書(shu) 》《詩》所述也。

【吳笑非】廣性善論

中國人之於(yu) 宗教的態度,本質上是由性善論決(jue) 定的。

【吳笑非】“移注”與“一門深入”辨

“移注”是王季謙先生門下解經的方法,特點是同時參考多個(ge) 注本,抄錄自己選擇的注解。如果是負責的教師,會(hui) 要求選用古代注本,或至少以古注為(wei) 主。

【吳笑非】仁政之境

我們(men) 可以把墨家看做對儒家某些方麵的“改良”,但其中的動力是什麼?

【吳笑非】有麟齋《春秋歸例》序

昔武帝問治亂(luan) 於(yu) 申公,對曰:“為(wei) 治者不在多言。”史公謂天子默然。果默然乎?申公以《穀梁》《魯詩》授江公,江公與(yu) 董子並事武帝。時丞相公孫弘亦受《公羊》,故董生文勝,江公吶口。果吶口乎?能教衛太子善《穀梁》,魯榮廣勝眭孟,而丞相韋賢、長信夏侯勝、侍中史高,竟申其學於(yu) 宣帝,召蔡千秋為(wei) 郎中,至於(yu) 尹更始、蕭望之、劉子政,議···

【吳笑非】儒家主張的國體政體

國體(ti) 、政體(ti) 應當是近代翻譯概念,由於(yu) 中西概念體(ti) 係背景不同,所以我也搞不清到底什麼意思。所以這裡隻是籠統理解為(wei) 關(guan) 於(yu) state(類似中文政權,但不等同於(yu) 國)即politics(類似中文政策,但不等於(yu) 政)的概括觀念。當然,本篇藉助西方概念,但主要不討論西方形態。

【吳笑非】性體情用辯

漢儒無體(ti) 用之論,必言之,則“體(ti) ,成形也”(《行葦》箋)。

【吳笑非】製而遺道 ——尊周書院問答

《春秋》所要表現的,毋寧是周禮如何一步步被蹦壞,從(cong) 宣公初稅畝(mu) ,成公作丘甲,到哀公用田賦,隻是公穀並未記錄細節。但大家也不要以為(wei) 《左傳(chuan) 》想記錄細節,《左傳(chuan) 》還有個(ge) 僖公年間的作爰田,《外傳(chuan) 》作轅田,但並無解釋。所以不是公穀以為(wei) 史實不重要,而是在周禮文本、列國史書(shu) 尚可得聞的時代,三傳(chuan) 先師都沒有解釋的需要,這是昔日的···

【吳笑非】裒多益寡

鄭康成:謙,君子以捊多益寡,稱物平施。注:捊,取也。

【吳笑非】地邑民居必參相得 ——未來國際經濟之原則

《王製》:“凡居民,量地以製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也。”

【吳笑非】口率出泉

《小司徒》疏:“《禮雜問誌》雲(yun) :‘稍縣都鄙地有公邑之民,口率出泉於(yu) 王也。邦國都無口率之賦,唯有軍(jun) 賦,革車、匹馬、士徒而已’,是也,故此鄭引《司馬法》證之。”

【吳笑非】種族歧視與階級意識

本文是就法國媒體(ti) 剛剛報道的種族歧視事件的評論,題目是要肯定馬先生關(guan) 於(yu) 種族、階級觀念的基本原理。但是,要說明的是,馬先生的這一觀念過於(yu) 粗糙,拿來就用是沒營養(yang) ,甚而有害的,需要更細緻的歷史考察。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