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齊義虎作者簡介:齊義(yi) 虎,男,字宜之,居號四毋齋,西元一九七八年生於(yu) 天津。先後任教於(yu) 西南科技大學政治學院、樂(le) 山師範學院。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和儒家憲政問題,著有《經世三論》。 |
書(shu) 名:《經世三論》
作者:齊義(yi) 虎 著
叢(cong) 書(shu) 名稱:儒生文叢(cong) (第三輯),伟德线上平台出品,任重主編
出版單位:知識產(chan) 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9月
【內(nei) 容簡介】
什麽(me) 是好的生活?文明與(yu) 野蠻的界限在哪裏?荀子真的主張君主專(zhuan) 製嗎?西方真的文明嗎?歐美政治模式真的不可超越嗎?……本書(shu) 作者以赤誠的情懷,憑借古典智慧的啟迪,以究天人、通古今的氣魄和格局,帶給您不一樣的分析和回答。
【作者簡介】
齊義(yi) 虎,男,字宜之,居號四毋齋,1978年生於(yu) 天津。西南科技大學政治學院教師,複旦大學政治學碩士。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製度史。曾在《哲學門》《原道》《複旦政治學評論》《儒學與(yu) 古典學評論》《天府新論》等書(shu) 刊上發表文章十餘(yu) 篇。
代序: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和解共生
齊義(yi) 虎
經過30多年的探索與(yu) 實踐,中國的改革事業(ye) 逐漸跨入深水區,亟需頂層設計的戰略指導。如果說鄧小平時代的“不爭(zheng) 論”是為(wei) 了在實踐中摸索前進,那麽(me) 今天的中國已經迫切需要一場“大討論”來總結過往的經驗教訓,為(wei) 接下來的改革凝聚共識、指明方向。近日,王小東(dong) 先生撰文稱“儒家思想不能主導中國改革”,從(cong) 否定的角度觸及了這一話題。
在王先生看來,儒家思想之所以不能主導中國改革主要有兩(liang) 點理由:一是講究尊卑長幼的儒家禮製已不合乎平等、獨立、自由的現代價(jia) 值觀;二是在現代這個(ge) 國際競爭(zheng) 的“大爭(zheng) 之世”,儒家的保守性敵不過西方強國不擇手段的進攻性,“可與(yu) 守成”而“難與(yu) 進取”。前者是對儒家之“體(ti) ”——價(jia) 值性的否定,後者是對儒家之“用”——有效性的否定。三言兩(liang) 語之間使儒家體(ti) 用雙廢,可謂一招斃命。不過細想一下卻未必如此,以上兩(liang) 點不僅(jin) 不是儒家的致命缺點,或許恰是其克治中國乃至人類當下時弊的製勝法寶。
在中國,不論激進者還是溫和者,其本質都是現代派,隻不過在西方價(jia) 值觀的先後排序和實現手段上有所分歧罷了。作為(wei) 現代派,他們(men) 共持對於(yu) 傳(chuan) 統的輕蔑立場:激進者要徹底打倒傳(chuan) 統來為(wei) 現代化開路,溫和者也不過勉強承認傳(chuan) 統曾有過一點曆史進步意義(yi) 罷了。
這種恃今傲古的片麵性造成了現代派的思想盲區,他們(men) 隻看到現代化的豔麗(li) 外表,卻看不到現代性的內(nei) 在危機,於(yu) 是將所有問題都歸結為(wei) 現代化不充分的結果。其深層次的思維根源是進化論的線性曆史觀。從(cong) “五四”直到今天,現代派一直都在夢想著“科學萬(wan) 能論下的民主烏(wu) 托邦”,但這其實隻是遙不可及的西洋幻境,並非植根大地的中國夢。
中國的改革事業(ye) 是人類現代化進程的一部分,故反思改革必須從(cong) 反思現代性的人類總體(ti) 高度來展開,否則便無法把握中國改革的正確方向。其實西方早已出現後現代主義(yi) ,隻不過他們(men) 對現代性的反思多是無力的哀歎和惆悵,缺乏積極有效的克治手段。麵對現代性的迷思,前現代思想與(yu) 後現代主義(yi) 一樣,都可以成為(wei) 一種批判和矯正的力量。儒家以其幾千年政教文明的深厚積澱,無疑具有擔此重任的能力。
儒家思想不過日用倫(lun) 常之道,但正因為(wei) 其平常,才能超越時代、萬(wan) 古不變。故儒家思想不存在過時的問題,而是貫通古今、與(yu) 時偕行。相比之下,現代普世價(jia) 值好似一堆抽象空洞的華麗(li) 辭藻,懸浮於(yu) 腦而未契乎心,看上去很美,實則既未“造道”遑論“有德”,不過是誇誇其談的意識形態口號罷了。
同樣,所謂國際競爭(zheng) 也不過是現代性極端擴張的一部分。王小東(dong) 先生說“要挖掘兩(liang) 千多年前中國的‘大爭(zheng) 之世’的其他思想、文化資源”,說白了就是棄儒家而取法家。當年的秦國確實借助法家的改革走上了橫掃六國的統一偉(wei) 業(ye) 。但請別忘記,大秦帝國在短短的15年後也與(yu) 六國一樣灰飛煙滅了。毀滅別人的力量同樣能毀滅自己,古代的法家改革是這樣,今天的現代化改革依舊如此。中國若欲和平崛起,需要學習(xi) 的不是秦始皇而是周文王,這才是強而不霸的王者之道。
現代化本是為(wei) 人服務的,現在卻反過來成為(wei) 一種異化人、裹挾人的力量,實在有違初衷。王先生一邊主張平等、獨立、自由的普世價(jia) 值,一邊卻又偏愛法家爭(zheng) 霸的富強之術,這二者之間的矛盾不僅(jin) 凸顯了其個(ge) 人的思想糾結,更反映了現代性內(nei) 部的悖論和困境。
是故為(wei) 了矯正現代化的弊病,應對不斷惡化的貧富分化、環境汙染、道德淪喪(sang) 、唯利是圖等趨勢,使人類能役物而不役於(yu) 物,在現代化之外還需要傳(chuan) 統化的同時展開。傳(chuan) 統化與(yu) 現代化好比陰陽之和合化育萬(wan) 物,又如車之雙輪互相平衡,保證人類的發展合乎中道而不偏於(yu) 兩(liang) 端,走出一條充滿希望的新路。當然,健康的傳(chuan) 統化隻能是儒家化而非法家化。
【目錄】
上篇 政理思索
從(cong) 文明與(yu) 野蠻談起 /3
什麽(me) 是好的生活 /9
兩(liang) 種政治概念 /17
荀子政治思想辯白 /29
政治美學與(yu) 美學政治 /89
古今中西之政治得失 /95
自由與(yu) 自知 /109
自由主義(yi) 批判 /124
自由主義(yi) 與(yu) 國家主義(yi) /127
一樣卻又不一樣的死 /134
中篇 儒學致用
“一”與(yu) “多”和“言”與(yu) “意” /141
無用之用是為(wei) 大用——評蔣慶先生之《儒學的時代價(jia) 值》 /145
離奇的到底是誰 /152
現代化困境下的儒法調和——評熊十力先生的《韓非子評論,與(yu) 友人論張江陵》 /160
再論儒家安頓女性 /167
鄉(xiang) 賢製的定位 /172
從(cong) 富人走向貴族——君子的投資之道(一) /174
賭場還是道場——君子的投資之道(二) /178
下篇 文教諫言
彼此尊重才有文明和諧 /185
關(guan) 於(yu) 文明寬容 /187
民間讀經教育的問題與(yu) 出路 /189
百姓和政府需要什麽(me) 樣的官 /191
祭祀與(yu) 踏青偕行 /195
我無為(wei) 而民自正 /198
當羸弱的心遭遇威猛的龍 /201
一次跪拜引發的口水戰 /203
拆了孔廟,何以“文昌” /206
祭祀孔子,重振斯文 /208
“孔子”的位置在哪裏 /210
後記 /212
【後記】
本書(shu) 原名《經世四論》,分為(wei) 論理、論學、論政、論教四個(ge) 部分,每部分文章九篇,共計三十六篇。後由於(yu) 種種原因,有所刪減,又有所補充,遂改編為(wei) 《經世三論》。這些文字寫(xie) 作時間不一,且長短不齊、風格各異,在內(nei) 容上也有義(yi) 理、學術、政治、教化的區別,但其背後卻有著一個(ge) 共同的核心,這就是經世安邦的問題。自從(cong) 上初中時起,我所縈所思即在此,二十餘(yu) 年間之讀書(shu) 、學習(xi) 與(yu) 思考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的。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文字不過是以不同的形式對同一個(ge) 問題持續思考的記錄罷了。我不敢保證這本書(shu) 能對讀者有多大的啟示,但它確實是我個(ge) 人以公誠之心獨立思考的產(chan) 物。作為(wei) 一名儒生,我更希望能通過這些文字與(yu) 大家分享我內(nei) 心的關(guan) 懷和赤誠,讓我們(men) 大家一起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為(wei) 了我們(men) 的祖國,為(wei) 了我們(men) 的時代,為(wei) 了天下的蒼生!
從(cong) 2012到2014再到2016,四年之間換了兩(liang) 家出版社,經曆了幾次的審稿與(yu) 篇目修訂,這本小書(shu) 終於(yu) 可以付梓了,由此可見出版過程之曲折與(yu) 艱難。其間我甚至想過放棄出版,感謝編輯江宜玲女士的堅持和努力付出,才讓它有機會(hui) 與(yu) 讀者見麵,雖然已不是完璧,難免有點遺憾。另外還要感謝伟德线上平台的任重兄,為(wei) 本書(shu) 的出版牽線搭橋、費心費力。本書(shu) 下篇部分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他的關(guan) 心督促下寫(xie) 成的。任重兄熱心儒學複興(xing) 事業(ye) ,以一人之力主編儒家郵報,嘉惠提攜同道更是不遺餘(yu) 力。近年來藉助於(yu) 網絡,各地的儒門同道開始慢慢結識,發現有一大批像任重兄這樣的人在踏踏實實地做著宣教的事業(ye) 。古語雲(yun) :積水成淵、積土成山。隻要我們(men) 儒生在各自工作領域都行動起來,互相取長補短、分工協作,儒學複興(xing) 就大有希望!
最後還要感謝生我養(yang) 我的父母。父親(qin) 和母親(qin) 都是淳樸的農(nong) 民,他們(men) 自己沒讀過多少書(shu) ,卻節衣縮食供我上學。記得上高中時我一人的花銷就占了家裏收入的一半,可以想見他們(men) 過得是怎樣的日子。但就是這樣的條件下,每次我周末回家,媽媽都還要想方設法給我做些好吃的,星期天返校時給我帶上香噴噴的炒菜和新烙的大餅。……如今我畢業(ye) 工作了,卻離他們(men) 很遠,平時都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每次看著父親(qin) 那日漸蒼老的臉龐和母親(qin) 那蹣跚變形的雙腿,我內(nei) 心都有說不出的愧疚。這本小書(shu) 雖然不成樣子,但我還是想把它鄭重地獻給他們(men) ——我深愛的爹娘!
在等待出版的過程中,2014年女兒(er) 出生了,使我享受到初為(wei) 人父的幸福,但這還隻是屬於(yu) 我個(ge) 人的門內(nei) 之樂(le) 。更為(wei) 可喜的是,習(xi) 近平主席執政以來,大刀闊斧地撥亂(luan) 反正、展開各項改革,對儒家傳(chuan) 統的溫情與(yu) 敬意亦表露無遺,讓我們(men) 對新中國第三個(ge) 三十年又充滿了希望,這是我作為(wei) 中國人的門外之樂(le) 。改革未止、思考不停,以經世為(wei) 誌的儒家將繼續指點江山、與(yu) 時偕行。通過我們(men) 這一代人的改革與(yu) 完善,希望我們(men) 的下一代可以過上複歸日用倫(lun) 常的太平生活,不再棲棲遑遑勞碌奔波,不再瘋瘋癲癲虛無癡狂,少一點刺激與(yu) 乖張,多一份從(cong) 容與(yu) 安詳。這也是我作為(wei) 一個(ge) 父親(qin) 對我女兒(er) 以及天下所有孩子的深深祝願。
齊義(yi) 虎
2016年9月7日改定於(yu) 綿陽四毋齋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