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侯小兵作者簡介:侯小兵,獨立評論人,現居杭州。 |
不應整體(ti) 否定民間國學教育
作者:侯小兵(首都師範大學儒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表
原載《環球時報》
時間:甲午年八月廿四
近日,一些國內(nei) 知名媒體(ti) 相繼對私塾、國學班等民間讀經活動進行專(zhuan) 題報道,指出這些活動開展二十多年來存在的很多問題,並予以嚴(yan) 厲批評,但對這一主要由民間推動的社會(hui) 潮流的積極意義(yi) 付之闕如,有失偏頗。
近百年來,以民國初年廢除讀經為(wei) 標誌,傳(chuan) 統教育逐漸被西式教育所取代。但正如其他領域對西式製度的移植一樣,排斥本國文化傳(chuan) 統的近現代教育體(ti) 製也呈現種種異化,突出表現為(wei) 教而不育。學校以知識傳(chuan) 授為(wei) 主,對學生的人格培養(yang) 、道德教育則忽而略之,結果是培養(yang) 了大批如北大錢理群教授所說的“精致的利己主義(yi) 者”。民間國學教育的興(xing) 起,本質是對這種異化教育的反動,是對本國文化傳(chuan) 統的自覺繼承。要實現民族文化的複興(xing) ,拋棄百年來的文化激進主義(yi) ,重建對傳(chuan) 統文化的溫情與(yu) 敬意乃是前提。就此而言,民間的國學教育可謂文化複興(xing) 的先行者。
當然,民間國學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毋庸諱言。在巨大社會(hui) 需求之下,打著國學教育名目牟利的各種機構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從(cong) 業(ye) 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教育方式的簡單化等,都讓其頻頻被詬病。這些問題提示我們(men) :經過二十多年自發生長,的確有必要在反思基礎上推動民間國學教育朝著更健康方向發展,卻不應因此對民間國學教育整體(ti) 加以否定。
筆者認為(wei) ,推動民間國學教育進入新的階段應逐漸激活官方的作用。首先,現存的民間國學機構主要以兒(er) 童基礎教育為(wei) 主,公立教育機構則可以借鑒台灣的經驗,在義(yi) 務教育中增加傳(chuan) 統文化經典的分量,將目前民間國學教育的部分功能加以吸收,逐步建立優(you) 良的國民基礎教育。其次,與(yu) 民間合作逐步建立行業(ye) 性的自律組織,在辦學資質、從(cong) 業(ye) 人員資格等方麵對民間國學教育機構進行規製,設立一定標準,改善目前存在的亂(luan) 象。再次,重建民間書(shu) 院傳(chuan) 統,推動民間國學教育的升級。
從(cong) 曆史上看,官辦教育之外,民間書(shu) 院是國家教育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補官辦教育之不足,成為(wei) 文化學術中心。如能恢複該傳(chuan) 統,使民間書(shu) 院成為(wei) 輸出高素質人才的活水,對於(yu) 經曆文化斷層之後的傳(chuan) 統文化複興(xing) ,應是極為(wei) 有益的。
經曆百年激烈反傳(chuan) 統後,以民間國學教育為(wei) 標誌之一的文化複興(xing) 漸露端倪。在此一陽來複之際,我們(men) 不應對恢複自身文化傳(chuan) 統充滿疑慮、裹足不前,而應以建設性、創造性的實踐來推動民族文化複興(xing) 。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