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光】《君子社會》、《政社博弈》簡介、目錄、後記

欄目:新書快遞
發布時間:2014-03-06 22:18:57
標簽:
康曉光

作者簡介:康曉光,男,西元一九六三年生,遼寧沈陽人。現任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著有《君子社會(hui) ——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研究》《陣地戰——關(guan) 於(yu) 中華文化複興(xing) 的葛蘭(lan) 西式分析》《中國歸來——當代中國大陸文化民族主義(yi) 運動研究》《仁政——中國政治發展的第三條道路》《起訴——為(wei) 了李思怡的悲劇不再重演》《NGOs扶貧行為(wei) 研究》《法倫(lun) 功事件透視》《權力的轉移——轉型時期中國權力格局的變遷》《地球村時代的糧食供給策略——中國的糧食國際貿易與(yu) 糧食安全》《中國貧困與(yu) 反貧困理論》等。

編者按:近日,由南都公益基金會(hui) 資助的《君子社會(hui) ——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研究》及其姊妹篇《政府-社會(hui) 組織博弈研究》在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正式出版。書(shu) 的作者康曉光教授一直以國家發展和民族複興(xing) 為(wei) 己任,在全球化視野和現代化背景下研究中國命運和民族走向,先後與(yu) 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仁政》、《中國歸來》及《行政吸納社會(hui) 》等數部著作。這兩(liang) 本新書(shu) 繼續秉承了康教授宏大的視野、憂國憂民的情懷、以及立足本土、客觀嚴(yan) 謹的學術精神,內(nei) 容厚重、文風犀利,設計簡約,將會(hui) 一如既往地帶給讀者一場思想上的饕餮盛宴。



 《君子社會(hui) :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研究》

康曉光 著


康曉光: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wei) “政治發展與(yu) 政治穩定” 、“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 、“儒家憲政”、“非政府組織”。 


代表作為(wei) 《儒家憲政論綱》、《仁政》、《行政吸納社會(hui) 》、《起訴》。論文發表於(yu) 《戰略與(yu) 管理》、《社會(hui) 學研究》、《中國軟科學》、《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hui) 科學季刊》、《開放時代》、Modern Chin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ocial Research、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兩(liang) 次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重塑中國的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


政社關(guan) 係是當下中國最為(wei) 根本、最為(wei) 尖銳、最為(wei) 緊迫的問題之一。作者康曉光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yu) 政社關(guan) 係的研究。本書(shu) 對中國當下的政社關(guan) 係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成因、解決(jue) 之道進行了研究分析,並提出了如何實現政社關(guan) 係理想藍圖的策略和步驟。


相比作者之前關(guan) 於(yu) 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研究的著作,《君子社會(hui) 》研究的視野向"更加宏觀"的方向延伸。它不僅(jin) 把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置於(yu) 民族國家之內(nei) ,把中國置於(yu) 世界之內(nei) ,把現實置於(yu) 曆史之中三個(ge) 方麵來研究。還用憲政框架分析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在憲政框架下開展實證研究、規範研究和對策研究。並以全球視野觀察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將其看作東(dong) 西方"冷戰"在中國國內(nei) 的反映,看作是全能主義(yi) 模式與(yu) 公民社會(hui) 模式衝(chong) 突與(yu) 融合的產(chan) 物。本書(shu) 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為(wei) "衛道"--遵循中華文化精神,重塑中國的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


作者強調,在全球化時代,如何建立良好的政府與(yu) 社會(hui) 組織關(guan) 係,我們(men) 不能無視其他民族的經驗,要善於(yu) 向別人學習(xi) ;不能切斷曆史,背叛自己的文化傳(chuan) 統,要從(cong) 傳(chuan) 統中汲取資源,建造自己的未來。本書(shu) 的研究高度重視文化變量,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的建構功能,在民族文化中發掘建構未來中國的政社關(guan) 係的資源,並將未來的政社關(guan) 係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礎之上。


內(nei) 容簡介 


政府與(yu) 社會(hui) 組織的關(guan) 係(以下簡稱“政社關(guan) 係”)是當下中國最為(wei) 根本、最為(wei) 尖銳、最為(wei) 緊迫的問題之一。政社關(guan) 係問題是一個(ge) “節點”,許多問題與(yu) 之相關(guan) ,如社會(hui) 再組織問題、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問題、政治體(ti) 製問題。它是這些問題的原因,又是這些問題的結果。 


本書(shu) 的研究視野不囿於(yu) 政社關(guan) 係的狹窄空間,而是把研究的視野拓展到民族國家,並進一步在空間維度上拓展到全球範圍,在時間維度上拓展到過去和未來。這是因為(wei) ,政社關(guan) 係是民族國家的構成要素,深受憲政特質的影響;中國處於(yu) 全球化時代,深受外部世界的影響;同時中國也是曆史性的實在,深受傳(chuan) 統文化的影響。 


本書(shu) 研究政社關(guan) 係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現狀與(yu) 問題的成因、問題的解決(jue) 之道,以及走向理想藍圖的策略和步驟。 


本書(shu) 首先界定了政社關(guan) 係類型,然後依據經驗資料描繪出了以“衝(chong) 突與(yu) 協作並存,但衝(chong) 突大於(yu) 協作”為(wei) 基本特征的政社關(guan) 係全景圖。本書(shu) 把這一圖景理解為(wei) 社會(hui) 訴求與(yu) 政府意願相互衝(chong) 突、融合、妥協的結果,也就是來自西方的公民社會(hui) 模式與(yu) 改革開放之前的全能主義(yi) 持續較量的結果。本書(shu) 將這一切概括為(wei) “行政吸納社會(hui) ”。行政吸納社會(hui) 並不是理想狀態,客觀上也不是穩定的狀態。打破僵局需要“頂層設計”,要而言之,一是返本開新,創造性地開發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資源,建立符合中國國情、滿足時代要求的公民文化;二是兌(dui) 現憲法已經承諾的公民權利,特別是保障公民的政治權利,建立公正、有效的公共治理模式;三是開放公共服務空間,充分發揮社會(hui) 組織提供公共物品的潛能,建立政府—社會(hui) 組織優(you) 勢互補的合作模式。本書(shu) 將這樣的社會(hui) 稱之為(wei) “君子社會(hui) ”,並將其視為(wei) 中國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的理想藍圖。 


表麵上看,本書(shu) 在研究“中國的”政社關(guan) 係問題,其實所做的是中西文明的對話。這種對話表現為(wei) 文化主導方案(君子社會(hui) )與(yu) 市場主導方案(公民社會(hui) )和行政主導方案(行政吸納社會(hui) )的對話。本書(shu) 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為(wei) “衛道”——遵循中華文化精神,重塑中國的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

 

篇章結構 


為(wei) 了有效地表述研究成果,根據研究對象、工作目標、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的特征,設計了本書(shu) 的篇章結構。 


第一章是全書(shu) 的“導論”,其任務包括:(1)提出問題,探討問題的特征;(2)確定研究任務和工作目標;(3)建立研究方法論,闡明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4)製定研究方案,並介紹研究方案實施情況;(5)介紹本書(shu) 的篇章結構。 


第二章的任務是對政社關(guan) 係的現狀進行描述,具體(ti) 任務是:(1)建立相關(guan) 概念的工作定義(yi) ,如政府、社會(hui) 組織、政社關(guan) 係;(2)對政社關(guan) 係進行分類;(3)分門別類地對政社關(guan) 係進行經驗描述;(4)分析決(jue) 定政社關(guan) 係類型的變量及其作用機製;(5)在此基礎上,構建政社關(guan) 係的整體(ti) 圖景,從(cong) 整體(ti) 上對政社關(guan) 係現狀進行係統描述。 


第三章的任務是解釋政社關(guan) 係現狀,即對第二章描述的狀況及揭示的困局進行解釋。政府主張的是行政吸納社會(hui) 方案,社會(hui) 組織傾(qing) 向於(yu) 公民社會(hui) 方案。這兩(liang) 種方案存在嚴(yan) 重的衝(chong) 突,從(cong) 而造成了政府與(yu) 社會(hui) 組織的嚴(yan) 重衝(chong) 突。這兩(liang) 種相互衝(chong) 突的方案,一個(ge) 直接來自國外,一個(ge) 受到外部力量的深刻影響。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國外的力量塑造了國內(nei) 的衝(chong) 突。 


第四章的任務是提出解決(jue) 問題的方案。按照第一章建立的研究框架,分別從(cong) 公共管理學維度和政治社會(hui) 學維度提出關(guan) 於(yu) 未來的主張,同時探索足以支撐未來中國的政社關(guan) 係的理念、價(jia) 值觀和行為(wei) 規範。如果說公民社會(hui) 屬於(yu) 市場主導方案,行政吸納社會(hui) 屬於(yu) 行政主導方案,那麽(me) 我們(men) 可以把本書(shu) 提出的解決(jue) 方案——君子社會(hui) ——稱之為(wei) “文化主導方案”。 


在第五章,跳出政社關(guan) 係,運用憲政分析框架對三種方案進行比較。比較它們(men) 的經濟基礎、公民權利、政府權力,並通過這種比較加深我們(men) 對政社關(guan) 係的理解。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03 第一節 問題 

0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4 第三節 研究方案 

19 第四節 本書(shu) 的篇章結構 


第二章 現狀分析 


22 第一節 概念辨析:政府與(yu) 社會(hui) 組織 

34 第二節 政社關(guan) 係的定義(yi) 、分類及描述框架 

37 第三節 政社關(guan) 係與(yu) 博弈策略 

50 第四節 社會(hui) 組織行為(wei) 與(yu) 政社關(guan) 係 

59 第五節 政社關(guan) 係全景 


第三章 解釋 


69 第一節 大背景 

81 第二節 社會(hui) 的訴求 

95 第三節 政府的回應 


第四章 解決(jue) 方案 


123 第一節 總體(ti) 戰略 

140 第二節 公共管理學維度 

179 第三節 政治社會(hui) 學維度 

213 第四節 文化維度 


第五章 比較 


250 第一節 經濟基礎 

255 第二節 權利法案 

265 第三節 政府權力與(yu) 政府職能 


後記 

詳情點擊:

https://www.nporuc.org/displaynews.php?id=433&type=2

購書(shu) 鏈接:

https://www.globalpublishing.com.sg/chinese/bookshop/g303.html


《政府—社會(hui) 組織博弈研究》    

康曉光、蔣金富 著

蔣金富 


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wei) “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非營利組織管理”和“非營利項目評估”。


走向理想的政社關(guan) 係


《政府—社會(hui) 組織博弈研究》是康曉光教授和蔣金富博士一起完成的學術作品,也是《君子社會(hui) 》一書(shu) 的姊妹篇。


政府與(yu) 社會(hui) 組織關(guan) 係,特別是雙方的互動或博弈,是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的核心內(nei) 容。相比《君子社會(hui) 》對政府與(yu) 社會(hui) 組織的宏觀研究,本書(shu) 在更加微觀的方向上,開展了政社博弈研究。本書(shu) 發展了行政吸納社會(hui) 理論,不僅(jin) 對政社關(guan) 係進行實證研究,創建了政社博弈理論模型,還致力於(yu) 經世致用,解決(jue) 現實問題,進行了政社關(guan) 係的規範研究,對現狀做出了價(jia) 值判斷,提出了政社關(guan) 係的理想模式以及走向理想模式的途徑、步驟和策略。


內(nei) 容簡介 


政府與(yu) 社會(hui) 組織關(guan) 係,特別是雙方的互動或博弈,是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的核心內(nei) 容。對於(yu) 社會(hui) 組織,政府既要利用它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又要限製它挑戰政府政治權威的能力。這就塑造了政府與(yu) 社會(hui) 組織之間既有合作又有衝(chong) 突的關(guan) 係格局。 


作為(wei) 《君子社會(hui) ——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研究》一書(shu) 的姊妹篇,本書(shu) 在更加微觀的方向上,開展了政社博弈研究。 


本書(shu) 發展了行政吸納社會(hui) 理論,其最重要的理論貢獻是創建了政社博弈理論模型。該模型的創新之處體(ti) 現在五個(ge) 方麵:


(1)不僅(jin) 討論了政府如何對待社會(hui) 組織,還討論了社會(hui) 組織如何對待政府,而行政吸納社會(hui) 理論僅(jin) 僅(jin) 討論了政府如何對待社會(hui) 組織;


(2)不僅(jin) 把社會(hui) 組織策略納入研究視野,還研究了雙方的互動。


(3)行政吸納社會(hui) 理論根據政府的雙重職能和社會(hui) 組織的雙重屬性,從(cong) 政府的“理性經濟人”假設出發,推導出政府會(hui) 根據社會(hui) 組織的政治挑戰性和服務的性質,決(jue) 定如何限製和支持社會(hui) 組織。在此基礎上,本項研究進一步明確界定了政治社會(hui) 學維度和公共管理學維度,用來指示社會(hui) 組織行為(wei) 的政治挑戰性和公共服務的有用性,並提出了衡量挑戰性和服務有用性的方法。


(4)與(yu) 以往那些零碎、局部的研究不同,本項研究建立了全麵、係統的政社博弈理論模型。該理論模型確定了更完整的變量集合;建立了策略描述框架,從(cong) 合作性-對抗性的視角,歸納了雙方的策略;揭示了雙方互動的決(jue) 策邏輯。它更好地體(ti) 現了中國的政府、社會(hui) 組織及其互動的本質特性。


(5)基於(yu) 政社博弈理論模型建立了政社“多次博弈”的描述和解釋模型,並用案例驗證了多次博弈模型的描述和解釋能力。

 

此外,原有的行政吸納社會(hui) 理論屬於(yu) “實證研究”,局限於(yu) 對現狀的描述和解釋,沒有對現狀進行價(jia) 值判斷,也沒有探討理想模式,沒有探討如何走向理想模式。在本書(shu) 中,不僅(jin) 對政社關(guan) 係進行實證研究,還致力於(yu) 經世致用,解決(jue) 現實問題,因此也對政社關(guan) 係進行了規範研究,對現狀做出了價(jia) 值判斷,提出了政社關(guan) 係理想模式以及走向理想模式的途徑、步驟和策略。   


篇章結構 


全書(shu) 由八章構成。第一章提出問題,確定研究目標,進行文獻綜述。第二章的主要任務是理論建構。首先界定相關(guan) 概念,然後建立理論模型,推導理論假設,介紹研究方案。第三章通過對經驗資料進行歸納確定政府策略集合。第四章通過對經驗資料進行歸納確定社會(hui) 組織策略集合。第五章對理論假設進行檢驗。首先運用對應分析方法對三個(ge) 假設進行檢驗;然後運用詳析分析方法進一步確認因果關(guan) 係,探尋真實、精確的因果關(guan) 係結構。第六章用本項研究建立的一次博弈模型解釋多次博弈案例,拓展理論理模型的適用範圍。第七章基於(yu) 理論模型揭示的因果關(guan) 係,針對雙方提出“理性的”對策建議。第八章是全書(shu) 的總結,主要任務是對本項研究的貢獻進行甄別。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02 第一節  研究背景 

03 第二節  文獻綜述: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 

11 第三節  文獻綜述:政社博弈 

29 第四節  研究的目標和任務 


第二章 研究方案 


32 第一節  概念界定 

33 第二節  政社博弈理論模型 

4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6 第四節  研究設計 


第三章 政府策略 


50 第一節  策略描述框架 

51 第二節  策略歸納 

54 第三節  策略描述 


第四章 社會(hui) 組織策略 


84 第一節  策略描述框架及策略歸納 

86 第二節  策略描述 


第五章 政社博弈理論模型統計檢驗 


118 第一節 變量、變量狀態、樣本賦值、統計檢驗方法 

120 第二節 假設一的檢驗 

146 第三節 假設二的檢驗 

165 第四節 假設三的檢驗 

194 第五節 假設檢驗結論 


第六章 政社博弈理論模型的拓展與(yu) 運用 


198 第一節 政社博弈理論模型的拓展 

201 第二節 一次博弈模型的運用 

210 第三節 多次博弈模型的運用 


第七章 對策建議:運用策略的策略 


226 第一節 共同遵循的原則 

230 第二節 給社會(hui) 組織的建議 

237 第三節 給政府的對策建議 


第八章 總結 


244 第一節 研究產(chan) 出 

245 第二節 理論貢獻 

247 第三節 不足與(yu) 期待 


後記 


詳情點擊:

https://www.nporuc.org/displaynews.php?id=434&type=2

購書(shu) 鏈接:

https://www.globalpublishing.com.sg/chinese/bookshop/g304.html


後記


十幾年來,我一直致力於(yu) 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研究。最先資助這一研究的是福特基金會(hui) ,亞(ya) 洲基金會(hui) 接力資助了進一步的研究。《行政吸納社會(hui) 》是那一階段研究的集大成,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


《君子社會(hui) 》和《政府-社會(hui) 組織博弈研究》是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研究的最新成果。較之《行政吸納社會(hui) 》,這次研究有很大突破。首先,研究的視野向“更加宏觀”和“更加微觀”的方向延伸。在更加宏觀的方向上,《君子社會(hui) 》把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置於(yu) 民族國家之內(nei) 來研究,把中國置於(yu) 世界之內(nei) 來研究,把現實置於(yu) 曆史之中來研究。用憲政框架分析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在憲政框架下開展實證研究、規範研究和對策研究;以全球視野觀察國家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將其看作東(dong) 西方“冷戰”在中國國內(nei) 的反映,看作是全能主義(yi) 模式與(yu) 公民社會(hui) 模式衝(chong) 突與(yu) 融合的產(chan) 物;重視本土曆史文化的價(jia) 值,把中國的曆史文化視為(wei) 未來理想藍圖的根基。在更加微觀的方向上,《政府-社會(hui) 組織博弈研究》開展了對政社博弈的精細研究,建立了政社博弈理論模型。其次,原有的行政吸納社會(hui) 理論屬於(yu) “實證研究”,局限於(yu) 對現狀的描述和解釋,沒有對現狀進行價(jia) 值判斷,也沒有探討理想模式,沒有探討如何走向理想模式。作為(wei) 學者當然期望自己能夠在理論上有所建樹,但是首要的目的還是經世致用,解決(jue) 現實問題。所以,在本項研究中,不僅(jin) 對政社關(guan) 係進行實證研究,也對其進行規範研究,對現狀做出了價(jia) 值判斷,提出了政社關(guan) 係理想模式,也提出了走向理想模式的途徑、步驟、策略。值得強調的是,建構“應然”不能閉門造車,在全球化時代,不能無視其他民族的經驗,要善於(yu) 向別人學習(xi) ;不能切斷曆史,背叛自己的文化傳(chuan) 統,要從(cong) 傳(chuan) 統中汲取資源,建造自己的未來。本項研究高度重視文化變量,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的建構功能,在民族文化中發掘建構未來中國的政社關(guan) 係的資源,並將未來的政社關(guan) 係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礎之上。


南都基金會(hui) 資助了本項研究。但是,《君子社會(hui) 》和《政府-社會(hui) 組織博弈研究》所表達的僅(jin) 僅(jin) 是我個(ge) 人的觀點,不代表南都基金會(hui) 的立場。


本項研究得以完成得益於(yu) 我的學生們(men) 的參與(yu) 。蔣金富負責執行案例調查。蔣金富、王瑾、張楊、許文文、田舒、王世強、周揚明參加了案例調查。在《君子社會(hui) 》的寫(xie) 作中,張楊參與(yu) 了調查資料分析工作。在《政府-社會(hui) 組織博弈研究》的寫(xie) 作中,蔣金富、盧憲英參與(yu) 了統計分析工作;蔣金富、許文文、張楊、胡楠、陳南方參與(yu) 了文獻綜述和調查資料分析工作。


感謝出版社和編輯。


在此,對上述為(wei) 本項研究做出貢獻的機構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謝!


康曉光

2012年12月12日

於(yu) 北京時雨園

責任編輯:泗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