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王學典、楊朝明:儒學生活化尤其要進入官場

欄目:演講訪談
發布時間:2016-12-01 21:05:29
標簽:

儒學生活化尤其要進入官場

來源:《齊魯晚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十一月初一日乙卯

          耶穌2016年11月29日

 

 

     


第130期齊魯大講壇,陳來(中)、王學典(右)作了主題演講,楊朝明(左)擔任主持。

 

11月27日,齊魯大講壇+互聯網+外文傳(chuan) 譯項目啟動儀(yi) 式暨第130期高端講座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儒學講堂舉(ju) 行,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與(yu) 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王學典蒞臨(lin) 本次活動,分別以“認識儒學價(jia) 值的新視野”和“儒家文化和中國的改革”為(wei) 題,作了主題演講。此期齊魯大講壇由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朝明擔任主持。

 

儒學該如何生活化呢?談及這個(ge) 問題,陳來教授首先提到了曲阜剛剛閉幕的百姓儒學節,他認為(wei) 這個(ge) 儒學節就是讓儒學走進百姓、儒學生活化的一種方式。“在泗水縣,有一些大學老師跟當地的社區工作者一起,做了一些像儒學講堂這一類的工作,經常跟老百姓一起,講他們(men) 生活裏邊的觀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陳來認為(wei) ,儒學生活化有很多方式,而在濟寧地區,像曲阜、鄒城、泗水等地,都已經開展了許多生活化的嚐試。

 

王學典認為(wei) ,儒學生活化是一個(ge) 非常大的命題,他特別強調儒學尤其應該進入官場,“做官的人,你有沒有君子人格?這在《論語》中說的就是自身不正何以正人。”這個(ge) 社會(hui) 的風尚,是由處在領導地位的官場人物的風尚、精英人物的風尚來引領的,所以如何在官場培養(yang) 君子人格,“我個(ge) 人感覺比在老百姓中普及儒學,在當前來講可能更為(wei) 迫切、更為(wei) 重要。”

 

現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怎麽(me) 從(cong) 時代的需要,來看儒學的這些理念,以及它的意義(yi) 。在經過了對儒學思想的不斷反思之後,許多專(zhuan) 家、學者如今都普遍拋出了這樣一個(ge) 問題。陳來教授在講座中分析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多次講話中,指出了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yi) 和現代價(jia) 值。在此次講座的交流中有人提出,山東(dong) 曾出現過孔孟顏曾等許多有著傳(chuan) 統家風、家訓的世家,他們(men) 均產(chan) 生於(yu) 農(nong) 耕時代,而如今在一個(ge) 開放的、流動性很高的社會(hui) 裏,優(you) 秀的家風該如何傳(chuan) 承與(yu) 發揚呢?

 

陳來認為(wei) ,今天我們(men) 有必要找到傳(chuan) 統文化新的傳(chuan) 承和傳(chuan) 播方式,“我們(men) 要實現創造性轉化,比方說利用新的媒體(ti) 等。”他特別強調,創造性轉化包括內(nei) 涵和形式兩(liang) 個(ge) 方麵,在內(nei) 涵方麵對傳(chuan) 統價(jia) 值賦予它新的意義(yi) ,形式方麵找到今天人們(men) 喜聞樂(le) 見的傳(chuan) 播方式,從(cong) 而激活這些思想文化的元素。

 

“在現代社會(hui) ,家風依然重要。”對於(yu) 傳(chuan) 統的家風、家訓,王學典首先給予肯定。他直言,直到今天家庭仍然是每個(ge) 人生活的基本單位,是無可取代的。“家庭為(wei) 基本單位,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所以家庭的風氣是什麽(me) ,是否是個(ge) 健康的、向上的或者其他風氣,對我們(men) 每個(ge) 人的成長至關(guan) 重要。”

 

儒家思想如何融入現代社會(hui) 價(jia) 值體(ti) 係?王學典在現場提出了一個(ge) 新思路,那就是“把傳(chuan) 統文化,特別是其中的儒家思想進行社會(hui) 科學化處理與(yu) 冶煉,使這一文化、這一思想的精華進入到現代指標體(ti) 係和現代思想框架當中去,從(cong) 而使其對現代的治國理政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yi) ”。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