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和“施琅龍卷風”(關山飛渡)

欄目:電視劇《施琅大將軍》
發布時間:2010-03-28 08:00:00
標簽:
 

文章提交者:關山飛渡 加帖在 貓眼看人 【凱迪網絡】 https://www.kdnet.net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

其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係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係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係統的極大變化。

最近,因為《施琅大將軍》的上映,人們驚訝地發現:中國的民族主義已經由對外轉向對內,而充當急先鋒的是一群名為網漢的人物。雖然把這種現象叫做“網漢龍卷風”有點誇大其辭,但討論一下其成因還是有意義的。

誰是造成“網漢龍卷風”的那一隻蝴蝶?當我們真正把鏡頭拉近時,卻發現我們要找的蝴蝶不是一隻,而是有好幾隻。其中我能看清的是我國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懷柔政策、外向型的民族主義、少數網民的極端言論和所謂的“漢服運動”。

由於各種原因,以公民個人自由和平等為基礎的社會機製還沒有建立起來,於是公民的身份往往要通過一些地域、單位、民族等等來確認,而這種社會機製又認為地放大了族群矛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政府仿效曆代王朝,在以元規則(見血酬定律)為後盾的前提下,對少數民族實行懷柔政策。雖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問題還是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不依法辦事,處處息事寧人,嚴重損害了一些地區漢族公民的權益,使得漢族民族主義有了生根發芽的土壤。另外,學術方麵的爭議和鋪天蓋地的帝王劇(如康熙大帝、漢武大帝等)也對網漢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實,一開始人們主要警惕的是外向型的民族主義,對網漢們並沒有給以足夠的重視。經過義和團的教訓之後,外向型的民族主義還是沒有擺脫極端主義的陰影,當前的表現主要是不紅青紅皂白地仇視日美(尤其是日本),而其中表現出來的對暴力和強權的崇拜、種族主義思想、悲情意識等被網漢們全盤繼承,隻不過其目標從日美轉移到了滿蒙等少數民族身上。

不過,當我們仔細分析的時候,推動網漢發展的直接原因卻是少數網民(包括一些知名學者)的極端言論,這些網民有的打著揭示曆史真相和懲惡揚善的旗號;有的因為研究宋明曆史而攻擊元清;還有的是一些懷有野心的人,想通過一些極端口號成為網絡上和現實中的名人;更多的是一些被鼓噪起來的憤青。這些網民和某些少數民族網民之間鼻涕相加,所過之處唾沫橫飛,髒話滿篇,成為當前網絡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所有的觀點和思想背後都有利益作祟,“網漢龍卷風”也不例外。許多網漢們看中了漢服背後的“巨大利益”,紛紛加入了推廣漢服的行列。鑒於現代社會服飾打扮已經成為了個人自由的選擇,他們不得不祭起漢民族主義的旗幟,煽動民族悲情,甚至攻擊旗袍和唐裝(很奇怪,他們為什麽對西服夾克很寬容)。

“網漢龍卷風”的說法太誇大其詞了,那麽,因為《施琅大將軍》充當了蝴蝶翅膀,能不能叫“施琅龍卷風”呢?這還是有點誇大其辭了。因為真正關注這次央視調查的,非網漢莫屬,再加上他們在其所轄的網站上號召多次重複投票,其調查結果很值得懷疑。

不管“網漢龍卷風”還是“施琅龍卷風”,都僅僅停留在網上,還沒有什麽嚴重的後果。然而當我們翻開中國和世界的近現代史,就發現民族問題是最容易引發蝴蝶效應的問題,中國的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法西斯的上台、印巴分裂、前蘇聯和南聯盟的崩潰……那一樣不是民族問題的蝴蝶效應?如果這種蝴蝶效應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那也罷了,假如這種蝴蝶效應弄得國家分裂內亂或是導致法西斯的上台,那麽宣傳民族主義的人都將是殺人犯、劊子手,包括那些自認為在宣揚正義和真相、鞭撻野蠻和罪惡的人。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