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誠文化心學側(ce) 記:心學會(hui) 講 我心光明
作者:小廝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九月初一日丙辰
耶穌2016年10月1日
秋高氣爽,豔陽高照,南方的天空,一覽無餘(yu) 。2016年9月24日周六上午搞完《黃帝內(nei) 經》與(yu) 秋季養(yang) 生講座活動,我們(men) 略有點疲憊的心尚未停歇,就提前有嘉賓聽眾(zhong) 來到了敬誠齋講堂。由於(yu) 上午活動遲到的比較多,我們(men) 有些許懈怠,還沒來得及泡茶,嘉賓老師們(men) 已經互相聊起來。
原來參加這次活動的都是多次和堂主有過心學交流的老夥(huo) 伴了。
很快堂主敬淩先生來了,他和東(dong) 海老師熱情交流起來,最先來的竟然是堂主經常念叨的知名大儒東(dong) 海先生。不到兩(liang) 點半的指定時間,已經陸續來了十來個(ge) 人,大家自然的交談,有來自地產(chan) 界的光頭史總,有專(zhuan) 程自桂林來的航空公司領導潘老師,有輔仁學堂堂主子仲,大學研究生榆先生,從(cong) 事企業(ye) 和論語講習(xi) 的黃老師,發改委嶽老師,書(shu) 法家千韻,企業(ye) 經理人劉總等等。由於(yu) 習(xi) 慣於(yu) 推後時間開展活動,我們(men) 的視頻投影儀(yi) 還沒校正,大家就熱烈的討論起來。
據堂主介紹,他的陽明心學活動早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展開,中間陸陸續續公益做了三年,這裏有一半人士三年前就是聽眾(zhong) 或嘉賓之一了。所以現在一聊起話題就直接進入心學專(zhuan) 業(ye) 的主題了。
主持人把本次活動分為(wei) 四大類,一是堂主敬先生簡述陽明心學精髓及當代意義(yi) ,二是東(dong) 海先生就致良知展開深入演講,三是大家縱談心學心得,四是分享心學乃至整個(ge) 國學在現實中如何推進。
敬先生說,他在2013年初開始推進陽明心學在廣西的活動,如今已經三載,雖然沒有大的突破,但他本人特別喜歡和開心,樂(le) 此不疲,因為(wei) 他認為(wei) 是有意義(yi) 的事,是可以給當今時代帶來思想解放和智慧提升的事,這就是偉(wei) 大的事業(ye) 。他介紹說心學是儒學的靈性境界,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提升,陽明先生是500年來的大聖人,也是曆史上罕有的符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值得我們(men) 現代政治領域、商業(ye) 、文化思想圈共同推廣的人物,它永遠不會(hui) 過時,因為(wei) 聖賢之道可以伺奉一萬(wan) 年而不疑惑,隻是在工夫上和具體(ti) 方法上各有變易而已。他說陽明心學有強調道德踐履的致良知哲學體(ti) 係,生命體(ti) 驗的人生磨練體(ti) 係,勝在心戰的兵政鬥爭(zheng) 思想體(ti) 係,敬誠無礙的聖賢導師教育體(ti) 係四大部分組成,然後分述了其中的重點部分。
他的觀點獲得一致認同。
然後東(dong) 海先生就致良知體(ti) 係進行深度講解,他說他在十幾年前的第一本書(shu) 名叫《大良知學》,他認為(wei) 良知是救世良藥,良知是最好的護身符,良知是社會(hui) 進步和安寧的基礎條件,因此對良知的呼喚也將是永恒的,致良知的事業(ye) 也是偉(wei) 大的。就良知兩(liang) 個(ge) 字他就主講了近半個(ge) 小時,有力的展示了他的博學和智慧。
接下來大家對陽明心學進行分述。
來自桂林的潘鷹老師說,陽明心學和其他道家或者佛家的區別,要從(cong) 宇宙論、世界觀、認識論、工夫論等各種方向來進行求同存異。這樣就可以得出心學的精髓到底在哪裏。我們(men) 還有一個(ge) 主題認識,認識客觀規律,比如說手機,如何操作與(yu) 道德無關(guan) ,但操作好壞與(yu) 良知有關(guan) 。所以良知不全是屬於(yu) 道德的東(dong) 西。因此良知就是一個(ge) 智慧之心,對我們(men) 一個(ge) 善惡念頭覺察到然後進行判斷的東(dong) 西,我們(men) 要采取怎樣的措施,比如說:我有一顆孝心,很想孝敬父母——
後麵還有很多,比較專(zhuan) 有名詞,我沒聽懂,哈哈。
來自發改委的嶽老師說,一直在好好學習(xi) ,我敢知道哪天自己已經知道聖賢的境界了嗎?所以說這個(ge) 過程是循環的,在工作中會(hui) 發現很多事情是無法半天格物致知的,你每天都在格物,然後格的事都是亂(luan) 七八糟,每天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知而你無知。想問一個(ge) 問題:你怎樣去麵對別人的無知,如何讓自己坦誠靜下來還能夠讓自己保持致良知,能夠覺察與(yu) 別人有衝(chong) 突時用什麽(me) 方式解決(jue) ——很多時候,我們(men) 都知道,但是又經常忘記了,所以呢?經常到這裏來坐坐,來學習(xi) ,不斷的強化自己了解的良知的部分。
文蘭(lan) 老師是最為(wei) 活躍的發言者之一,她言辭犀利,還蠻有西方哲學底蘊,她做的是一個(ge) 教育機構,她說自己研究了很久的德國人智學,然後她認為(wei) 人智學和中國的心學很相關(guan) ,因此返回來讀心學著作。她說儒家心學和佛道是相通的,也就是說整個(ge) 東(dong) 方的儒釋道的東(dong) 西都是有變化的,如果沒有變化就不能稱為(wei) 中國學,她認為(wei) 中國學講的就是一個(ge) 變化學。
做IT的劉曙生先生是心學講座的常客,同時他還研究佛道,他說,像儒家聖人學說,和佛學的目的和出發點不一樣,我一直在思考儒釋道在中國是如何融合的,有很多方法,在智慧上的理解。特別是我們(men) 講的心學,佛主要是心對心,主講的是心。……覺察客觀實象,思想很清晰,但在我這的理解,它的心學是無善無惡之體(ti) ,與(yu) 佛家境界相似的地方,包括它的動心,心法………
做企業(ye) 的杜先生說,很多東(dong) 西都是理論指導實踐,沒有理論哪有實踐。也不是說理論與(yu) 實踐是並行的,有些東(dong) 西是從(cong) 實踐來的,有些東(dong) 西是從(cong) 理論反過來的。所以說它就像一個(ge) 圓圈一樣,理論和實踐的互用構成了人們(men) 做事的基礎。心學,他理解為(wei) 用心做事。
黃先生是做國學培訓的老師,擅長《弟子規》《論語》等國學經典,他認為(wei) 一切學說要能運用到各行各業(ye) 中,它的智慧才圓滿,要得到各行各業(ye) 的認可,它才有生命力,不管你學什麽(me) ,你能越學越能把工作家庭經營好,越學修養(yang) 越好,越學越懂為(wei) 人處世,越學越能運用於(yu) 生活中去幫助更加多的人,越學越能解決(jue) 你心中的困惑和煩惱,那你就學對了,這也是我們(men) 儒家提倡的入世精神。
做學堂的子仲老師帶著三歲的孩子出席了,他的孩子特別聽話。他說,我覺得儒釋道這三家都有聖人,或者說儒家有聖人,道家是仙,佛家是聖佛,我覺得都非常高,但是還是一個(ge) 如何做到的問題,心學的魅力也許開啟了知行合一的實踐門徑。
書(shu) 法家周千韻大師,他比較感興(xing) 趣的是心學如何與(yu) 藝術掛鉤,心學在整個(ge) 中國文化五千年到底是處於(yu) 什麽(me) 位置,他希望通過心學學習(xi) 達至藝術當中去。因此他多次暢言國學的傳(chuan) 統問題。
同樣在桂林從(cong) 事國學文化活動的沈迪先生是一個(ge) 充滿憂患意識的人,他說他最大的感悟是我們(men) 很多國學研究者嚴(yan) 重脫離了生活,都變成了空中樓閣,所以經過這麽(me) 多年的努力,我們(men) 的收獲才一點點少得可憐。
地產(chan) 老總史先生很謙遜的摸摸他的光頭說,我是來學習(xi) 的,向敬淩學習(xi) 的,我一直學習(xi) 這個(ge) 陽明心學對我有什麽(me) 用,每次回去我都會(hui) 想,對我取得了什麽(me) 效果,我喜歡這種氛圍,大家爭(zheng) 論起來氛圍蠻好的。
同樣做地產(chan) 的何先生他說自己是研究莊子的,堂主問,怎麽(me) 沒見你發言,他說,我來了啊。我說,在裏麵睡覺呢?他就笑嘻嘻地說,道家和心學都不要去講,要去運行,看看我,來過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來過,但是我真的來過了,神龍見頭不見尾,這才是真正的文化。
最後東(dong) 海老師說,儒學盛世已經快要來臨(lin) ,大家要多學習(xi) 交流,以迎接更好的文化中國。
三個(ge) 小時好快,作為(wei) 初學者的我有瞬間的恍惚,腦子老是縈繞“格物致知”這些比較少見的名詞上,一時尚不知終究何意。試問堂主敬淩,堂主說,格物很簡單啊,比如做飯,放米的多少,水的多少,火候的把握,幾時揭開蓋子最好,在你做了多個(ge) 嚐試之後,發現某個(ge) 時間段某個(ge) 量多少恰好做出來的飯最好。這個(ge) 過程就是格物,得出最好的狀態就是做飯的良知狀態,把最好的做飯方式推及更多的人,就是致良知。有些人需要試驗一萬(wan) 次才知道如何做好飯,這是理學的實踐思維,有些人一邊實踐一邊抓住重點,能在比較短的時間抓住核心,這就是心學,心學就是通過煉心盡量縮短探索的路程,以把更多的時間應用到生命實踐和社會(hui) 實踐當中去,如此而已。
哦原來如此,我忽地覺得心底有一絲(si) 光亮射出,原以為(wei) 大家爭(zheng) 論了一個(ge) 下午的哲學都與(yu) 我們(men) 無關(guan) ,原來心學一直就在我們(men) 普通人身邊啊。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